淑女,男人移情別戀的“根源” |
(婉林推薦) |
如果不出意外,一個女人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要在婚姻生活中度過,因此對一個女人而言,為人妻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為人女,為人母。“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也是為什么女人要比男人更重視婚姻的質量。一個女人從小就被父母言傳身教要當一個淑女,一旦嫁人就要學會做一個賢妻,如果做了母親還應當是良母,淑女、賢妻、良母幾乎貫穿了一個中國女人的一生。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概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中國的男人雖然在情場上愿意跟美女過招,但在娶妻這個關鍵問題上普遍還是對淑女一往情深。淑女往往意味著良好的家教和美好的賢德。既然情投意合兩情相悅,接下來這日子應當過得舒心和愜意。可偏偏淑女們卻似乎總是“遇人不淑”。 在我做過的很多情感節目中,同樣的情景總是在輪番上演:淑女們嫁為人婦后一心相夫教子,想做個標準的賢妻良母,她們賢良淑德忍辱負重,她們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結果呢?不僅未曾換來丈夫任何的心存感激和憐香惜玉,反倒成了對方審美疲勞和移情別戀的根源。 一位被千萬富翁休掉的原配夫人對我說,三十年前,她是大學畢業的局長千金,人見人愛,她老公只不過是高小畢業的普通工人,一無所有。憑著這份愛,她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他。婚后,兩人一起白手起家。老公發達前,她是老婆兼秘書,里里外外吃喝拉撒全都大包大攬,甚至還幫著老公出門應酬,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老公發達后,就改成秘書兼老婆了,無私奉獻的結果就是被無情拋棄。 顯然,這是一出“羊愛上狼”的悲劇,在這場婚姻中,她只是個盲目的付出者,一只低眉順眼的溫順羔羊。她不懂得婚姻需要彼此對等的付出,她只知道一味地迎合丈夫的需求,甚至替他應酬,幫他喝酒。當一個女人甘做魚肉,就不要怪人家是刀俎了。在節目現場,我毫不客氣的指出:你對丈夫的殷勤周到,你對家庭的全情投入,他其實并不領情,因為你的付出已經嚴重超出了妻子的底線,更多像個母親去撫養一個嬌縱的兒子。 夫妻關系需要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的,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心知肚明,如果你毫無原則,他也不會尊重你。最后,在時光的催逼下,你由“公主”變成“保姆”,他卻從“奴隸”到了“將軍”;當你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之時,他卻倒進了別的女人的臥房,此時,你若干年的賢惠、辛勞在他和“小三兒”打情罵俏的笑聲中早已灰飛煙滅。這就是淑女的悲哀,這就是賢妻良母的悲劇所在。為什么如今陳世美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也是給慣出來的。埋頭做賢妻的結果就是被丈夫“嫌棄”。 一個女作家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女人一賢惠婚姻準完蛋,什么賢妻良母,說得好聽!不就是一‘老媽子’嗎,哪個男人會對‘老媽子’有性沖動?!” 女作家的話顯然有點偏激,賢妻良母并不等于老媽子,但至少提醒了一點:女人在婚姻中的付出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底線的。如果超出了這個底線,你就會患上“良家婦女綜合癥”。 妻子對丈夫太好,過于遷就丈夫忍讓丈夫,丈夫反而不會去珍惜,甚至會把自己當成頤指氣使的老爺,把你看成呼來喝去的女仆,這就是所謂良家婦女綜合癥。 曾經有一首歌非常流行:“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相愛容易相處太難,不是你的就別再勉強---” 很簡單的歌詞,很通俗的旋律,為什么會一度傳唱率如此之高,因為它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女人心底的那層憂傷:如果你總是“心太軟”,總是“太委屈”,總是不問收獲的全然付出,你已經out了。 仔細想想,你在婚后的生活中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患上“良家婦女綜合癥”?即便你沒結婚,但你將來是不是也會走入這個怪圈?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謂淑女雖然是男人最想娶的對象,也是男人最容易厭倦和嫌棄的對象,醒醒吧,女人要學會對自己“狠”,也對最愛的那個男人“狠”一點!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經典文章》提醒您:文章摘自《淑女已經成了男人移情別戀的“根源”》,轉載請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