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前浪”的贊美為何不被“后浪”買賬?
李世佳
①2020年青年節(jié)前夕,一段不到4分鐘的視頻《后浪》引發(fā)了熱烈的媒體討論。60后演員何冰的“獻給新一代的演講”誠懇而真摯,長輩對年輕一輩的肯定和贊頌也是令人動容的?,F(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確實帶給了年輕人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機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是,視頻的初衷是“來一場不同代際間的平等對話”,卻似乎缺少了“后浪”的視角——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樣化的“后浪”的視角,這也許是導致視頻引發(fā)的激情澎湃漸漸消退之后,引來更多爭議的最根本原因。
②以“前浪”的視角來贊美“后浪”,為何依然有人不買賬?心理學上有發(fā)展利益假說,父母與成年子女有著更多的利害關系,因此,父母會以更加積極但是帶有偏見的方式來感知他們與成年子女的關系。這種過度積極的偏見很可能讓父母高估他們與成年子女的親密關系反過來加劇兩代人之間的不理解和矛盾。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年輕人(20-39歲)的基礎發(fā)展任務是解決親密性的問題,而中年人(40-64歲)的首要發(fā)展任務則是解決世代性的問題。因此,年輕人更感興趣的是如何與同齡人建立有意義的親密關系,以及如何建立個人的價值觀體系;而中年人的主要興趣則正好相反,他們更關心如何加強與成年子女的關系,維護他們自己已經(jīng)建立好的價值觀體系,并將這些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傳承下去。
③這些相互矛盾的關注重點對代際關系產(chǎn)生著重大影響。對于年輕一代來說,他們更加關注自身的獨立性,并認為中年父母的養(yǎng)育角色已經(jīng)結束。相反,中年父母在這個階段往往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質(zhì)資源,他們 認為投入這些資源來對子女進行指導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并且對自己的人生也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年輕一代傾向于將外部控制降到最低,而中年一代則傾向于將他們對于年輕人的影響力最大化——所以以中年人視角為出發(fā)點的演講,即使是飽含著誠意和善意,本來就很難被所有年輕世代所接受。父母的出發(fā)點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但是兩代人的人生經(jīng)歷和價值觀畢竟不同、主要關注點也不同,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他人,即使自己已經(jīng)最大努力做到了真誠,也很難讓他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鳴。
④_____,代際誤解和文化沖突(即代溝)是人類發(fā)展的常態(tài),通常情況下,每一代人都會創(chuàng)造并且欣賞新的音樂、舞蹈、時尚、技術和詞匯,以顯示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和獨立性,并有別于上一代人。因此,年輕一代幾乎總是在挑戰(zhàn)和改變現(xiàn)有的文化,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可能將上一代人打上一系列標簽,例如過時、死板、高高在上和不合群。上一輩人則可能對這些“時髦的年輕人”不屑一顧,對這些在他們看來過于標新立異的年輕文化感到困惑甚至厭惡。這就是典型的和世代有關的刻板印象。這種看法往往是消極和過分概括的:某個群體中有一個成員表現(xiàn)出了某種令人不快的特點,刻板印象卻會使人們先入為主的認為這個群體中的所有成員都具有這種特點。在這種世代相關的刻板印象中,年輕一代總是離經(jīng)叛道的,年長一代總是頑固不化的:有趣的是,年輕一代終會變成年長一代,代表新生力量的一代也終將會被時光的流逝、文化和技術的變革沖到代際鴻溝的另一端。
⑤《后浪》的初衷也許是想要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它創(chuàng)作了一個懂得“羨慕、尊敬、感激”年輕一代的“前浪”,也塑造了一個能夠自由選擇、愛玩會玩、內(nèi)心強大、家境優(yōu)渥的“后浪”的形象。可事實上,“后浪”依然是“前浪”眼中那個離經(jīng)叛道的形象,只是這次能夠被更加寬容和開明的“前浪”所理解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進步,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能夠代表多少“前浪”,“你們”又究竟能夠代表多少“后浪”呢?更關鍵的問題是,“前浪”能夠?qū)捜莸氖羌彝ケ尘啊⒔?jīng)濟狀況、教育水平、人生軌跡、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的所有“后浪”,還是只有視頻中所塑造出來的那些“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后浪”呢?無論如何,用一個人或幾個人的特點來給整個群體貼上標簽都是荒謬的。即使是對積極形象的一味贊美和過分代表,也可能因為建立在缺乏溝通交流理解的基礎上,很可能讓人們忽視了年輕人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和困擾。我們終究還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樂,有憂愁困苦,有對現(xiàn)在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憂慮。如果“前浪們”不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這些年輕人的壓力 ,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消除代溝。
⑥打破代溝的嘗試是值得肯定的,盡管《后浪》在內(nèi)容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首先年長世代對年輕世代的肯定需要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而不是居高臨下的“你們比我們當年好多了,還有什么不滿足”——畢竟,對現(xiàn)狀的永不滿足才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其次,用那些在網(wǎng)絡時代混的風生水起的年輕人來代表所有年輕人,卻忽視了每個群體內(nèi)的個體多樣性,從一種刻板印象跳到另一種刻板印象,這并不能算是進步。事實上,沒有人是生來就心理強大的,我們的經(jīng)歷、教養(yǎng)、家庭資源、社會關系等一系列因素決定了我們是否有在壓力下迅速恢復的心理韌性。我們可以提倡和鼓勵年輕人通過發(fā)展積極的壓力應對方法和學習更多的心理保護知識來提高心理韌性。我們也應該看到,那些真正對“后浪” 滿懷“羨慕/敬意/感激”的“前浪”們,正在努力建設國家,爭取讓“后浪”們的壓力更小,為他們的生活保駕護航:而這一切,我相信“后浪”們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才是一個健康社會最美好的“長江后浪推前浪”。
(有刪改)
[注]①2019年來自中共中央黨校的一篇論文中提到了當代年輕人的三種主要生活壓力,包括就業(yè)難、購房難、子女上學難。文中還提到了引起年輕人普遍焦灼情緒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養(yǎng)老問題、來自工作單位、社會交往、社會轉(zhuǎn)型與變遷等的壓力。
4.第2段中“買賬”的意思。
5.對于第1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4分鐘”強調(diào)了視頻的時長,凸顯其引發(fā)的影響。
B.介紹本文話題背景,增強了問題的趣味性和時效性。
C.照應標題的同時,統(tǒng)領全文并引出后文的內(nèi)容分析。
D.充分肯定后再點明缺陷,先揚后抑,評價全面公允。
6.下列選項適合填入第4段橫線上的是( )?并說明理由。
A.更重要的是 B.進一步看
7.下列選項表述最符合第4段所說的“刻板印象”的一項是( )
A.老年人少有豁達而時髦的,大多數(shù)保守甚至頑固。
B.宅、佛、低欲望且過于自我,是00后的新特征。
C.黑人素質(zhì)低,白人傲慢,黃種人不關心公共事務。
D.男性喜歡科技與體育,女性樂意談論育兒與美容。
8.結合全文及注釋,推斷《后浪》里“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nèi)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贊美與鼓勵”一句引起部分年輕人的反感的原因。
閱讀答案:
4.認可或接受這種贊美。
5.A
6.B 理由:第二段談兩代人相互矛盾的關注重點對代際關系產(chǎn)生重大影響,第四段談這種矛盾在人類歷史上的普遍性,用“進一步看”表達出拓寬視野的深入思考。這兩段不是次要與重要的關系,所以A項不當。
7.B
8.多重生活壓力之下,部分年輕人面對難以解決的客觀困難,感到憂困和迷茫,難免有對社會的批評,但是《后浪》武斷的給“嘲認和否定”的人貼上“弱小”的標簽,缺少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共情或問情,居高臨下的說教,無視“后浪”群體中命運各異的個體的實際情況,無視不滿和批評的積極價值,強求肯定評價。
【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重要詞語含義的內(nèi)涵的能力。
由第2段中首句“以'前浪’的視角來贊美后浪”結合第一段結尾部分“視頻的初衷是“似乎缺少了'后浪’的視角——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樣化的'后浪’的視角,這也許是導致視頻引發(fā)的激情澎湃漸漸消退之后,引來更多爭議的最根本原因”可知,“不買賬”指的是“后浪”不接受“前浪”的贊美,所以,“買賬”的意思是認可或接受這種贊美。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A.時效性多用于新聞類文體,本文第1段開頭引用4分鐘的視頻《后浪》主要是引入話題,吸引讀者興趣,并未體現(xiàn)時效性。.
故選A。
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段落之間的關系的能力。
第4段橫線位于首句,承接上文“這些相互矛盾的關注重點對代際關系產(chǎn)生著重大影響”,引出下文“代際誤解和文化沖突(即代溝)”更深入的思考。
A.“更重要的是”表明的是次要與重要的關系。
B.用“進一步看”可表達出深入思考的意思。
故選B。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前半句“老年人少有豁達而時髦的”肯定性評價不當,“豁達”與時代無關,不符合第4段所說的“刻板印象”。
B.“宅、佛、低欲望且過于自我,是00后的新特征”兼顧世代和消極,符合第4段中“刻板印象”的特征。
C.“黑人素質(zhì)低,白人傲慢,黃種人不關心公共事務”是以種族劃分,不符合第4段中的時代特征。
D.“男性喜歡科技與體育,女性樂意談論育兒與美容”是以性別區(qū)分,不符合第4段中所說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