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是指血液在循環過程中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它是反映人體循環系統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在臨床上,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是血液在心臟收縮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最高壓力,舒張壓是血液在心臟舒張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最低壓力。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持續攀升,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已達 2.9 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 20% 左右,其中,城市高血壓患者比例高于農村,20-40歲成年人中,城市高血壓患病率超過 25%。
新血壓標準已公布,不再是120/80,你的血壓可能不在正常范圍內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心臟協會(AHA)等權威機構對高血壓標準進行了重新定義,新的血壓標準已經不再是傳統的 120/80mmHg。
過去,120/80mmHg 被認為是正常血壓范圍,而如今,這一標準已經被新的血壓標準取代。
新的血壓標準將血壓分為正常、正常高和高血壓三個范圍,具體數值如下:正常血壓范圍:收縮壓小于 120mmHg,舒張壓小于 80mmHg。
正常高血壓范圍:收縮壓在 120-139mmHg 之間,舒張壓在 80-89mmHg 之間。
高血壓范圍:收縮壓大于等于 140mmHg,或舒張壓大于等于 90mmHg。
這一新的血壓標準旨在更好地反映現代人的心血管健康狀況,從而更準確地判斷和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去,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較為簡單,很多高血壓患者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血壓已經超過正常范圍,而新的標準則將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聯系起來,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導。
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血壓標準并不意味著以前的標準就不再適用,對于一些年齡較大、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的人群,可能仍可以使用傳統的 120/80mmHg 標準。而對于年輕人、肥胖人群以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人群,則需要密切關注新的血壓標準,及時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
可能致高血壓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高血壓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壓患者,其他成員患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因此,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壓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血壓檢測,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二、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不規律、偏食、高鹽、高脂肪等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特別是過多攝入鹽分,會導致體內鈉離子過多,進而引起血壓升高,因此,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對于預防高血壓非常重要。
三、缺乏體育鍛煉缺乏體育鍛煉也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身體代謝異常,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適量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四、心理因素長期處于緊張、壓力狀態下,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緩解壓力,對預防高血壓也有一定的作用。
五、肥胖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肥胖會使身體代謝異常,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來源:預防疾病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