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同樣是漢朝皇帝陵園,為何東漢陵墓的規模遠比西漢小

來源:歷史D學堂(ID:lishi1600)

作者:軍事帥哥

漢朝是我國歷史延續4個世紀的大一統強勢帝國,“強漢盛唐”至今都被國人津津樂道。

然而,當我們研究兩漢的皇帝陵園,我們就會發現:東漢皇帝陵園的規模比西漢皇帝陵園小。這個“小”在陵園封土的規模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層原因呢?

茂陵 (漢武帝陵寢)

  • 第一 害怕皇室陵園被盜掘。

西漢時期,厚葬觀念非常明顯,皇家陵園“視死如生”。根據《晉書》的記載:西漢天子登基一年后就開始修建陵園,天下賦稅的1/3都用于陵園的修建,皇家陵園對國家財富的占有比例是非常驚人的。陵園修建好后,整個封土堆積如山,又叫做“山陵”,其外形很像覆斗,又叫做“方上”。封土堆下就是地宮,地宮按黃腸題湊結構打造而成,其隨葬品是極其豐富的。

漢武帝的茂陵就是西漢皇陵的典型代表,茂陵從公元前139年開始修建,到公元前87年竣工,前后修建53年。茂陵封土堆高46.5米,頂端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米。其底邊周長954米。整個封土堆顯得莊重威嚴,體現出漢武盛世的雄渾霸氣。考古學家在茂陵的封土周圍發現了大量陪葬坑,陪葬坑里有野生動物的骨骼。根據史料記載,劉徹駕崩安葬茂陵后,地宮內的陪葬品多得放不進去。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西漢的皇帝想把生前的奢侈生活完好無損的帶到另一個世界,但盜墓者的行動卻讓西漢皇帝們無法在地下安眠。根據《后漢書·光武帝紀》的記載:王莽政權滅亡后,農民起義軍席卷西漢陵園,陵墓內的寶藏被哄搶,現場一片混亂。

農民起義軍的行動讓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非常吃驚,為了防止百年后自己的陵園被盜掘,漢光武帝萌生了“薄葬”的想法。公元50年,劉秀在有關陵墓的問題上給大臣們說:“霸陵獨完受其福,豈不美哉!今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正如劉秀所言,漢文帝的霸陵在農民起義軍的盜掘行動中幸免于難,這和霸陵的薄葬是密不可分的。或許是漢文帝的“薄葬”理念,以及霸陵在農民起義軍盜掘行動中幸免于難這件事刺激了劉秀,讓劉秀在自己百年后拋棄厚葬觀念,實施薄葬。劉秀作為開國皇帝做出“薄葬表率”,劉秀以后的歷代皇帝,不管執政水平如何,其駕崩后也都薄葬。

霸陵 (漢文帝劉恒陵寢)

  • 第二 劉秀的“節儉”思維。

西漢后期,外戚專權宦官亂政,皇帝生活醉生夢死,強生2個世紀的西漢帝國轟然倒塌。而光武帝劉秀白手起家,經昆陽之戰定鼎天下,最后稱帝統一全國。稱帝后的劉秀吸取西漢滅亡的教訓,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嚴防外戚干政。在治國方略上,劉秀倡導儒學,提倡“勤儉治國”。在經濟上,劉秀恢復了文景之治時期賦稅制度“三十稅一”的舉措。在陵墓修建上,劉秀更是把“勤儉”做到了實處——劉秀的原陵,無論是封土大小還是整體規模,都比西漢的帝陵小很多。

劉秀之后,不管是勵精圖治的漢明帝、漢章帝和漢和帝,還是玩弄權術,任用宦官亂國的漢桓帝、漢靈帝,東漢歷代皇帝的陵墓都比西漢皇帝陵墓小。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

  • 第三 豪強制約。

西漢歷代皇帝打壓豪強,豪強對皇權的制約就比較少,皇帝就能根據自己的意愿修建陵墓。而漢光武帝劉秀依靠豪強建立東漢政權,受豪強的制約,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為所欲為,東漢皇陵也無法像西漢皇陵那樣修建出宏偉壯麗的陵園。

  • 第四 東漢皇帝找不到西漢修建陵園的資料,這使得東漢皇家陵園的修建“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莽之后,長安被農民起義軍攻克,長安宮殿變成廢墟,有關西漢王朝典章制度的資料檔案在大火中化為烏有,記載西漢皇家陵墓的工程圖等資料沒保存下來。

總而言之,東漢皇帝找不到西漢陵墓修建的工程圖,再加上害怕陵園被盜掘,“勤儉”思維制約,豪強制約等原因的影響,東漢皇陵就沒法還原出西漢皇陵的壯麗宏偉,東漢皇陵的整體規模就比西漢皇陵小得多。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說完了東漢皇陵規模比西漢皇陵小得多的原因,我們再來看看東漢皇陵的“小”是如何體現的?

  • 第一 陵園面積縮小。

西漢皇陵普遍有內外兩重陵園,總面積240萬到289萬平方米。東漢陵園為一重陵園,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的朱倉M722陵園(漢順帝憲陵)規模進行測算,東漢陵園的面積不到20萬平方米。

  • 第二 封土變小。

西漢陵園的封土很大,整體為方形封土。其底邊長一般在135到240米之間,高25到46.5米。東漢陵園封土縮小,為圓形封土,直徑一般在70米到140米左右,高度在10米到17米之間,其封土規模相當于西漢的諸侯王。東漢皇帝提倡節儉和薄葬,在封土規模和陵園面積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第三 帝后同穴合葬。

西漢帝王陵墓為帝后葬在一個陵園,但不葬在一個地宮。而東漢帝王陵墓為帝后葬在同一個地宮。這也符合東漢皇陵的“薄葬”傳統。

漢順帝 劉保(115年~144年9月20日),東漢第八位皇帝,漢安帝長子

  • 第四 地宮大小發生變化。

根據西漢史書記載,西漢皇陵地宮大而深,皇陵地宮以“黃腸題湊”的形式連接的天衣無縫。西漢帝陵地宮上口的邊長普遍在138米,深度距離地面27米左右。而經過考古挖掘的東漢帝陵漢順帝憲陵,墓室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5米,深5.7米,其地宮上口的面積不足西漢帝陵地宮上口面積的1/26。

漢順帝是東漢第8位皇帝,其登基后將權力交給宦官,后期又有外戚掌權,國家上下民不聊生。這位治國荒唐的皇帝,本應該給自己的豪華的陵墓。但從漢順帝陵考古發掘的額情況我們就能看出,盡管漢順帝生前治國很荒唐,但他的墓葬并沒有違背東漢皇家陵園的“薄葬”傳統。治國荒唐的漢順帝,其陵墓尚且遵循薄葬,其他東漢皇帝陵墓的遵循薄葬傳統也就無可爭議了。

東漢開始,皇帝的陵園面積縮小,封土縮小,這標志著皇帝后事的處理已經從“厚葬”逐步變成“薄葬”。而東漢帝陵的圓形封土,也對后世帝王陵墓的修建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論東漢帝陵形制的淵源》 梁云 王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古代十大帝陵
探訪東漢開國皇帝的陵墓,近兩千年劉秀地宮封土,居然冒青煙了!
黃河邊發現氣派皇陵,為何2000年來沒被盜?兩點原因讓人敬而遠之
中國歷代皇陵(三)
各朝代皇帝的陵墓都啥樣?(上)
北宋陵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砀山县| 道真| 西宁市| 黄大仙区| 尼木县| 徐闻县| 淮南市| 赫章县| 宁国市| 台东市| 宜兴市| 留坝县| 桂阳县| 景宁| 扬中市| 会泽县| 吕梁市| 鲁山县| 乌鲁木齐市| 永兴县| 湛江市| 安吉县| 天等县| 乐都县| 都江堰市| 饶阳县| 阜新市| 延津县| 九江市| 项城市| 云阳县| 六枝特区| 元朗区| 福泉市| 香格里拉县| 南汇区| 芜湖市| 新昌县| 金塔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