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90-110份、魚腥草40-60份、薏苡仁40-60份、桔梗10-20份、白茅根40-60份、甘草10-20份、金銀花20-30份、白芨10-20份、黃芪10-30份、干姜10-20份、牛膝10-20份、葶藶子10-20份。
[0005]一種治療肺膿腫的中藥,優選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
冬瓜子100份、魚腥草50份、薏苡仁50份、桔梗15份、白茅根50份、甘草15份、金銀花25份、白芨15份、黃芪20份、干姜15份、牛膝10-20份、葶藶子15份。
[0006]本發明所述的原料藥均為干品,在中藥店及市場有售。
[0007]本發明所述中藥可按常規的中藥制備方法制成口服液、膠囊劑或粉劑。
[0008]本發明中各原料藥的功效如下:
冬瓜子:味甘,性微寒,入脾,小腸經。能化痰,利水。治痰熱咳嗽,肺癰,腸癰,淋病,水腫,腳氣,痔瘡,鼻面酒鈹。
[0009]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0010]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具有健脾滲濕,除痹止瀉的功效。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痹拘攣、脾虛泄瀉。
[0011]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
[0012]白茅根: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唆,咳嗽。
[0013]甘草: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能。
[0014]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
[0015]白芨:味辛、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等功效。
[0016]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0017]干姜: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
[0018]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填精、活血通經、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能舒筋活血。
[0019]葶藶子:味辛、苦,性寒。歸肺經,心經,肝經,胃經,膀胱經。具有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腫;泄逐邪的功效。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癰;水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之喘腫;瘰疬結核。
[0020]本病中醫屬于“肺癰”范疇,為邪正交爭,正氣拒則突發高熱,衛氣不固,津液外泄是為汗,邪氣深入于內則畏寒。熱毒之邪乘襲,邪熱壅肺,津液被陽火煎熬,或熱損肺絡,瘀熱內積郁而轉生為膿,導致樞機不利,故咳漱,咳唾濁沫、粘液痰、膿性痰以及痰中帶血或咯血。脾主運化和四肢,為氣血生化之源,今脾虛無力轉輸貫通周身,致使肢體無以營養,故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減退,胃納不香。中醫治療采用清熱解毒散結、活血消癰、化瘀排膿,補虛養肺為主。
[0021]本發明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基礎上,精選出12種原料藥進行配比,用于治療肺膿腫,具有清熱解毒、消淤散結、消癰排膿、健脾滲濕、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補腎填精的功效,針對肺膿腫效果全面。本發明原料易獲取,成本低,療效好,且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
【發明內容】
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0023]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肺膿腫的中藥,按如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冬瓜子90克、魚腥草40克、薏苡仁40克、桔梗10克、白茅根40克、甘草10克、金銀花20克、白芨10克、黃芪10克、干姜10克、牛膝10克、葶藶子10克,用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150毫升,10天為一療程。
[0024]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肺膿腫的中藥,按如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冬瓜子100克、魚腥草50克、薏苡仁50克、桔梗15克、白茅根50克、甘草15克、金銀花25克、白芨15克、黃芪20克、干姜15克、牛膝10-20克、葶藶子15克。
[0025]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肺膿腫的中藥,按如下重量稱取各原料藥:冬瓜子110克、魚腥草60克、薏苡仁60克、桔梗20克、白茅根60克、甘草20克、金銀花30克、白芨20克、黃芪30克、干姜20克、牛膝20克、葶藶子20份,用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150毫升,10天為一療程。
[0026]典型病例
1.龍某,男,57歲。患者主訴咳嗽、氣喘、胸痛、略吐膿血痰I月余。在當地診所中西醫治療10余天,無效,即往某大醫院住院治療,診為肺部感染、肺膿腫、膈下膿腫,經過住院治療10余天后,雖發熱減輕,但其他主癥未見明顯好轉。患者現咳嗽,咯吐膿血腥痰,胸痛,脅痛,動則喘促氣短,陣發煩熱,口苦咽干,納差,精神委靡,面色灰暗,形體消瘦,舌苔黃厚而膩,脈弦滑。胸部X線片示左側胸部見大片濃密陰影,胸膜增厚,為慢性肺膿腫、膿胸。服用本發明實施例3中藥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50毫升,6天后偶有咳嗽,咯吐濃痰,胸痛,脅痛明顯消失,10天后不再咳嗽,30天后癥狀明顯好轉。
[0027]2.康某,女,43歲。主訴咳嗽,咳痰10天,咯濃痰,黃色,無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自己按感冒治療無效;入院診斷為肺膿腫。不想用抗生素,服用本實施例2的中藥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20毫升,10天后癥狀消失。
[0028]3.張某,男,45歲,因診斷為肺膿腫和膿胸入院,出院后情況好轉,但并沒有安全康復,時有咳嗽,咯吐濃痰。服用本實施例2的中藥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20毫升,10天后不再咳嗽。
[0029]4.高某,男,28歲,身體一向很好,充滿活力。因發高燒,咳嗽不停,還吐出大量濃痰,身體感覺異常疲乏,不想吃東西,以為是感冒沒有太在意。后來癥狀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患了肺膿腫,不想用抗生素,服用本實施例2的中藥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20毫升,10天后癥狀消失。
【主權項】
1.治療肺膿腫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冬瓜子90-110份、魚腥草40-60份、薏苡仁40-60份、桔梗10-20份、白茅根40-60份、甘草10-20份、金銀花20-30份、白芨10-20份、黃芪10-30份、干姜10-20份、牛膝10-20份、葶藶子10-2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肺膿腫的中藥,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冬瓜子100份、魚腥草50份、薏苡仁50份、桔梗15份、白茅根50份、甘草15份、金銀花25份、白芨15份、黃芪20份、干姜15份、牛膝10-20份、葶藶子15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肺膿腫的中藥,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冬瓜子90-110份、魚腥草40-60份、薏苡仁40-60份、桔梗10-20份、白茅根40-60份、甘草10-20份、金銀花20-30份、白芨10-20份、黃芪10-30份、干姜10-20份、牛膝10-20份、葶藶子10-20份。本發明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基礎上,精選出12種原料藥進行配比,用于治療肺膿腫,具有清熱解毒、消淤散結、消癰排膿、健脾滲濕、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補腎填精的功效,針對肺膿腫效果全面。本發明原料易獲取,成本低,療效好,且無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