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講堂》第四期之一:古琴簡介時長:15'52''
來源:騰訊視頻
《弘道講堂》第四期之一:古琴簡介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與大家分享《道與古琴》,這是我今天講的課題,非常感謝騰訊道學頻道,提供這么好的平臺,在這里聽我分享《道與古琴》。有很多人對《道與古琴》不是很了解,也有些人對古琴比較了解,我是七八歲跟我祖父接觸古琴,對古琴比較了解,從小就有接觸,就比較熟悉。在這里,開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道家思想與古琴的形制,我們可以先從古琴的構造結構先了解一下。
古琴的結構
這里是一張古琴的圖片,這張古琴是我自己制做的取名玄意。古琴,在古時候稱為瑤琴、玉琴或者七弦琴,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彈撥樂器。在孔子時期就非常盛行。孔子教詩書禮樂,“樂”大部分講的就是古琴。有一部電影,就是講孔子,孔子他有彈琴的鏡頭,他彈琴甚至可以充饑,大家如果看過這個電影的話,對這些鏡頭是非常熟悉的??鬃邮且晃灰魳芳遥髁撕芏嗲?,像中國十大名曲里有一曲《幽蘭》是現存最古老的有曲譜形式的琴曲,《幽蘭》相傳是孔子之作。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四千多年,據《史記》記載,琴的出現不晚于堯舜時期,在20世紀初,為了區別于西方樂器,因為還有很多琴,所以在前面加一個古字稱之為“古琴”。古琴在古時候不是稱作這樣的名稱。中國的樂器里面它的名稱是一個字的就很大部分是我們正宗的華夏樂器,比如說琴、簫、鼓、瑟、鐘,名字是一個字,是比較正宗的華夏樂器。有人說琵琶、二胡都是外來民族的樂器,不一定絕對正確,但這是華夏民族與外來樂器的區別。
琴一般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也有人說象征著周天360度,琴上面是圓的,下面是平的,形狀象征著天圓地方。整體琴的形狀,以人的形狀,也有說以鳳的形狀,它有頭,有頸,有腰,有尾,也有足。大家看這張琴它對應人跟鳳。古琴最初是只有五根弦,大家看這個圖,這個圖上面琴有七根弦,周文王加一根,周武王加一根,后來成為七弦琴。后來也有一些皇帝說,周文王可以加一根,周武王可以加一根,那我也加一根。也有出現過八弦琴,十三弦琴, 但彈琴的人不同意,七弦琴已經足夠用了,所以后來七弦琴就定下來了。五弦琴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它的對應的關系就是這五根弦的對應關系,當然還有說五弦對應君、臣、民、事、物,這是儒家的一個對應方法。這里有一個特別的曲目《廣陵散》,它的定弦是非常特殊的,是第二根弦跟第一根弦音是相平的,說臣跟君是相同的,所以很多儒家琴譜不收錄《廣陵散》,認為這首琴曲的定弦方式不符合儒家的法制、禮制。
琴上面,大家可以看到,側面有很多的點,稱之為“徽”。13個點,象征13個月,因為農歷還有一個閏月。古琴有三種音色,第一是泛音,第二是散音,第三是按音。泛音法天,非常清澈明亮;按音法人,因為人是多變的,散音象征著地非常渾厚。我給大家演示一下,泛音非常清澈響亮,像水滴一樣的聲音。散音是空弦音,非常渾厚象征著地;還有按音,我們人性情是多變的,感情也是多變的,所以會是這樣的,這是按音,所以古琴由這三種音色構成。古琴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泛音最多的樂器。這一點非常具有特色。
在道教的《太平經》上說:“元氣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為天也,分而生明而成地,名為二也;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所以古琴天地人三個音色也反映出道家的思想。這里有一個表是中國的十大名曲,大家可以看到十大名曲里《漢宮秋月》、《夕陽簫鼓》、《十面埋伏》不是古琴曲,其他的曲目全部都是古琴曲。所以說古琴,在我們中國的華夏的樂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還有琴棋書畫國學四藝,琴是列在第一,這是古文人修身養性必修的功課,琴是列在第一。我接觸古琴時間比較長,大部分沒接觸過古琴的人,他們會把古琴跟古箏混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圖是古箏,古箏中間有品,琴跟箏在形制結構上,在審美內涵上也有很大區別。古時候有一句話“琴悅己,箏悅人”,意思是古琴是彈給自己聽的音樂,箏是彈給別人聽的樂器,在審美內涵和形制上也有很大區別。大家看這是古箏的圖片,這張圖片是古琴的圖片,所以琴和箏是差別很大的。有一些朋友對古琴不是很了解的話,有必要在這里說一下。
大家可以看看這一張是古琴結構的圖,上面有七根弦還有徽,琴最高的部分稱之為岳山,尾部成為龍齦,還有琴額,還有項,就是象征著人們脖子的部分。這是側面的圖,底下有雁足,還有琴軫,琴軫用來調弦定音的,還有護軫。這張圖是古琴的內部構造圖,古琴是兩塊木板合在一起,里面有納音、天地柱,還有槽腹、聲池、舌穴等。這張圖是古琴有很多形制,它是根據它的腰、頸,像足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古琴有四樣琴跟道家非常接近,叫混沌式古琴。《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正如老子所說:“無狀之狀,無名之名?!贝蠹铱磮D上這張琴,它的頸、腰部分沒有任何曲線,就是非常圓渾的一個圖像,所以說是“混沌式”,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先天地而生,沒有任何形狀出現,所以混沌式古琴是直接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這是古琴的木板子,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兩塊木板子合在一起,木板子是沒有做古琴漆的時候的木板子。古琴制作與陰陽學說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古琴由兩塊木頭合在一起,怎么樣辨別木材的陰陽?
古琴合陰陽而成
第一,可以通過看它粗細,粗這頭為陽,因為樹往上面走,上面細下面粗為陰,還有根據木材的截面辨陰陽,還有看年輪的早晚,寬松色淡者為陽,緊密色深者為陰。制作古琴的木材,怎么通過具體方式來辨別陰陽,辨別陰陽對古琴制作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為古琴樂器認為陰陽相合,符合自然規律,制出來古琴聲音才會非常圓渾、厚重、飽滿、美好。辨別琴的材料時,可以把木材放在水里,往上面仰的部分是陽,翻到下面的是陰,這是一種方式方法。還有看它吸水的多少,多的為陰,少的為陽;還有用太陽曬,溫的這一面為陽,涼的時候為陰;還有聽音色,清脆響亮的可以為陽,渾濁的為陰;顏色色淺的為陽,色深的為陰;用指甲按進去松的為陽,緊的為陰。琴由兩塊板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上面的大部分用桐木和杉木,下面這塊板子一般用硬木就用梓木,一陰一陽,太極圖陰陽和合而成,古琴制作根據陰陽學說和合而成的。
在古琴的演奏,大家看這樣一組圖,《伯牙古琴圖》,這張圖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彈琴的時候,我們講究姿勢自然,彈琴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動作,不像古箏那樣要包假指甲,彈古琴就是我們自然的手指就行。 自然坐在琴前,手自然放松,不自然的姿勢統統不需要。彈琴手指指法,也是手最放松的自然姿態,第一個指法勾,不需要提起來不需要任何其它多余的動作。左手指法,手也是自然放松,往琴上一放就出音。彈琴、撫琴的姿勢它也非常符合道家追求自然自在的那種審美觀,所以撫琴姿勢非常追求自然美的,不需要其它多余花哨的動作。
這里列出一點古人彈琴他有14彈有14不彈,遇知音可彈,逢可人彈,道士可以彈,處高堂可以彈,深樓可以彈,在宮觀可以彈。不彈的是風雪、陰雨不談,日月交蝕不談,不凈手不談,古人彈琴要焚香凈手,彈琴非常講究,從道家角度來說,它是道器、是圣器,是修身養性的道器,所以對古琴是非常尊重。這里有一張書法是我的老師龔一先生題的字:光大琴學。琴學這個名詞,全世界所有樂器里面,只有古琴有琴學,古琴獨立的構成一門學科,從理論到實踐,都是一門非常博大精深的學問,琴學這一個詞是古琴專有的一個詞語。
返回騰訊網首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