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對于我市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陽光花城,發展現代林業,促進農民增收,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推動此項工作,特進行了調研,并建議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目前創建的基本情況
創新模式,“七大森林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創森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確定的陽光花城景觀建設、環城生態景觀林建設、森林廊道建設、礦山跡地植被恢復、山地森林保育、生態產業建設、生態文化建設等“七大重點工程”中的14個具體創森項目進展順利。具體工作中,堅持創新建設模式和造林技術,破解創建難題。創造性地提出了“由點及面、先易后難、逐步推進、良種壯苗、大坑客土、水源配套”的治理思路,確保綠化造林成效。創新創建宣傳方式,把“人人參與森林城市創建,個個分享林業發展成果”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開展創建宣傳活動,提升了市民的知曉度。
建設務實,“創森”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通過“五創聯動”,創森項目得以整合,資金得到保障,項目推進速度快,成效明顯,全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據統計,我市目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47%,綠地率35.61%,綠化率98%,林木覆蓋率35%,人均公園綠地8.8平方米;城市規劃區綠化覆蓋率41%,綠地率38%,綠化率98%,單位綠地率35%,道路綠化率92%,水系綠化率91%,義務植樹盡責率85%,成活率90%。27.5萬畝退耕還林成果進一步鞏固,市轄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0.03%。去年9月,通過了省級森林城市創建現場驗收,我市創森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二、創森工作難點和問題
我市創森工作目前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地貌氣候劣勢和歷史遺留問題、綠化用地矛盾突出、投入機制不健全、管護機制缺失、宣傳發動不夠等。
三、抓好創森工作的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要采取多種形式,整合多方力量,大力宣傳創森意義,不斷增強市民的生態文明意識,為擴大攀枝花知名度、提升競爭力營造濃厚氛圍。應將創森工作總體規劃和項目工程內容向廣大市民公開,讓廣大市民知情、參與、監督,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全市上下重視、支持、配合創森工作的格局。
二是突出市區視野區這個重點,進一步加大增綠補綠的工作力度。我市創森工作重點應放在“七大重點工程”特別是市區視野區的增綠補綠上,應增加義務植樹范圍,大力實施人工植樹造林。建議在沿江景觀打造項目中,將仁和至金沙江段的綠色長廊貫通。探索有效機制,組織發動社區單位和居民主動參與,采取陽臺綠化、小區綠化、屋頂綠化等方式,打造特色街道和小區,增加綠地綠化面積。
三是整合聯動,力求創森實現多贏。應進一步加強創森工作與“五創聯動”工作的協調配合,真正形成工作聯動格局。協調好市級主管部門與各區縣的關系,按照主體責任原則,落實工程建設與綠化工作的連帶責任。注重同推進鄉村森林產業轉型結合起來,在綠化造林時多考慮可以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濟林木;同打造“陽光花城”、“陽光康養旅游城市”結合起來,推進具有本土特色的樹種、花卉成片成段植造,精心打造具有攀枝花鮮明特色的植物園林;與林業、農業、環保等部門建設項目整合起來,整合捆綁使用各類專項資金,解決投入不足的問題,合力推進創森工作。充分調動機關、學校、醫院、社區,特別是在攀國企、民企的力量,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任務分擔,人人為創森作貢獻的植樹造林活動。同時,要深化林地經營權流轉改革,引導林地使用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推進林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向產業化經營集中;鼓勵林農以林地、林木入股經營,享受利潤分配,提高林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實現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型。
四是加大規劃執行監督和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護長效機制。要求城市新建區(小區)開發業主,嚴格按照城市建設容積率、綠化率等指標進行建設,并加強監督驗收,堅決杜絕擅自調整綠地指標的行為;安排必要的創森資金,為實現創森目標提供條件。建立和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各區縣森林覆蓋率凈增長量列入年終進行考核,嚴格逗硬獎懲;建立綠化管護長效機制,創新管護手段,完善生態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和森林災害遠程視頻預警監控系統;對于有收益前景的綠化造林,按照“誰栽、誰管、誰收益”的原則,明確投資、管護、受益主體,建立管護責任利益連接機制,促進城市森林管護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加大城市森林綜合執法力度,打擊各種損壞花草樹木的行為。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