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附著點:
起點:第12胸椎 ~ 第5腰椎橫突、椎體及相應椎間盤外側
止點:股骨小轉子
功能
·屈曲髖關節
·外旋髖關節
神經支配
·腰叢
·第1~4腰神經(L1 ~ L4)
功能解剖
腰大肌和腰小肌聯結軀干與下肢,起自腰椎側面,身體直立時,可穩定下位脊柱。腰肌纖維匯集并環繞在骨盆帶前緣。最后腰肌緊接著髂肌止于股骨小轉子。
在走、跑和跳這類動作時,腰肌和骼肌共同屈曲髖關節。由于它們的協同作用和共同止點,腰大肌、腰小肌和髂肌一起組成髂腰肌群。它們除了有共同作用外,還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腰肌和髂肌將分別闡述。
腰肌在姿勢中起著獨特作用。當人體站立時,腰肌和腰方肌及豎脊肌群一起,使骨盆向前傾。這些肌肉必須拮抗使骨盆向后傾的臀肌和腹肌的力量。這些肌群共同維持軀干和骨盆之間的對線。
上述維持骨盆姿勢肌之間的失衡較常見,可造成軀體疼痛和功能障礙。在久坐或長期駕車的人群中,腰肌通常會短縮和緊張。直立時,短縮的腰肌使骨盆過度向前傾,從而壓縮腰椎。這種姿勢稱為骨盆前傾,常伴有腰椎前凸及腰痛。
觸診腰大肌
體位:受檢者仰臥,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
1.面對受檢者腹部站在一側,用雙手指尖捫及髂前上嵴。
2.向內上方滑動手指,深處至腰椎體外側。(注意:腹主動脈位于此區。應由外向內觸診以免壓迫此結構。)
3.手指輕輕地壓到腰肌的斜纖維,來回彈撥以便捫及此管狀肌肉。
4.受檢者輕微抵抗屈髖,以確認捫及位置是否正確。
髂肌附著點:
起點:髂窩,骶骨翼
止點:股骨小轉子
功能
·屈曲髖關節
·外旋髖關節
神經支配
·股神經
·第2~4腰神經(L2~L4)
功能解剖
髂肌是屈曲及外旋髖關節的原動肌。其起點廣泛分布于髂骨內面,其肌纖維在股骨小轉子處與腰大肌相連。髂肌的主要功能是在行走、跑步、跳躍、踢等運動時屈曲髖關節。
當下肢負重時,髂肌協同收縮向前拉骨盆。然而,由于其起于髂骨,不能像腰肌那樣對脊柱起作用。保持骼肌的力量、靈活性和平衡對維持正確姿勢和下肢的功能至關重要。
觸診髂肌
體位:受檢者仰臥位,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
1.面對腹部站在受檢者一側,雙手指捫及髂前上嵴。
2.手指沿髂骨前面向內下方深處滑動。(注意:腹部器官都位于這一區域,所以一定要從外側向內側進行觸診,手指從外側勾向腸管后方,以免壓迫這些器官而導致疼痛。)
3.讓手指輕輕地下壓到髂肌的扇形纖維。
4.受檢者輕微抵抗屈髖,以確認捫及位置正確。
(完)
突出特點:
1. 針刀醫學泰斗——龐繼光教授主編
2. 圖文并茂,內容詳實(90余病種),全書彩色印刷
3.全書共有500余幅原創解剖彩色圖譜
內容概要:
本書是從外科、骨科醫生的角度來演繹與詮釋新型微型手術刀。針刀閉合型松解、減壓術,將二十余年針刀治療百余種疾病的臨床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匯成此書。以實用為宗旨,強調科學務實作風、突出準確定點與安全操作,提出了一整套規避風險、失誤的科學且可行的辦法。全書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科研指導臨床,條理清晰,插圖精美、文圖應對,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在本書中均可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