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患者的藥箱里,常會看見“甲鈷胺”這種藥。
翻看一下甲鈷胺的說明書,在適應癥項下寫道:用于周圍神經??;用于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糖尿病,和貧血扯不上什么關聯。糖尿病患者服用甲鈷胺,是用來治療周圍神經病的。
糖尿病會引發神經病?聽說甲鈷胺和維生素B12 差不多意思,這維生素還能治療神經???
神經病是神經病,精神病是精神病。
精神疾病以精神癥狀,咱們常說的精神分裂癥,就是精神疾病的終極階段。
而神經病,是神經系統發生病變的疾病的統稱。神經系統可以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病一般特指的就是周圍神經疾病,以前也有稱為神經炎的。
周圍神經,是相對于中樞神經而言。除了腦和脊髓,人體剩下的神經組織,共同組成了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受損表現出來的疾病,稱為周圍神經病,簡稱神經病。
所以,“神經病”不是罵人的說法,一種疾病的名稱而已,況且不是什么罕見病,很多人都會罹患這種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醫生有時會拽英文,稱之為“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10年以上的“老糖友”們,有一半以上都會有周圍神經病的表現。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了周圍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癥狀或體征,包括身體上表現為“這兒也疼,那兒也不舒服”的各種疼痛,“手腳總是發麻,晚上更是又麻又癢,手和腳就像是戴了手套和襪套一樣”的皮膚異常感受,以及涉及軀體、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各個系統的各種“不適”與“不爽”等,在排除了導致周圍神經病變的其他原因之后,都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鍋”。
原因很復雜,通常認為,在糖代謝障礙的大前提下,神經系統容易出現缺氧和缺血、氧化應激、神經營養因子缺乏多種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到周圍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行。
請注意,這些變化是很復雜的過程,不要指望某種保健品或某種單一的藥物可以輕易控制甚至是逆轉這種進程。
如果某位“大神”聲稱手中的“神藥”,能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逆轉乾坤,這種人要么是騙子,要么是精神病。
但是有的藥物可以針對神經病的各種癥狀進行對癥治療。例如,控制神經痛的藥物、改善消化功能的藥物、針對泌尿生殖系統的藥物等。
還有一類藥物,在臨床上可以促進機體對受損神經的修復。常用的就是甲鈷胺等B族維生素。
甲鈷胺終于登場了!不僅露了面,而且還是為數不多具有神經修復功能的藥物!
聽上去好神奇。甲鈷胺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說,甲鈷胺其實就是維生素B12。
這種說法,只能算對了四分之一。
維生素B12是一個奇妙的類八面體結構的化合物,依照分子中咕啉環軸向上方的配基不同,有三種存在類型。
這個咕啉環中有一個金屬鈷離子(這鈷離子同時也是維生素B12具有絢爛顏色的根源),它相連的基團如果是一個羥基,那么這個分子被稱為羥基鈷胺;相連的是腺苷,稱為腺苷鈷胺;相連的是氰基,稱為氰基鈷胺;相連的是甲基,被稱為甲基鈷氨,即甲鈷胺。
如果不是特別指出,例如普通的維生素B12注射液,其中的有效成分是氰基鈷胺。
氰基鈷胺在進入到人體中之后,本身并沒有藥理活性,必須要先轉化成甲鈷胺,并成功轉移至細胞器之內才能起到作用。
而甲鈷胺本身就是甲鈷胺,打入細胞內就能起作用,為人做事直來直去,療效更好。
因此,甲鈷胺不是普通的維生素B12。由于更能夠更好地修復受損神經,在對付神經病方面,更優秀。
甲鈷胺,優秀就優秀在它的甲基上了。
如果要給它配上一句文案,“專業的輔助甲基供應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神經細胞受到傷害之后,修修補補之后還可以繼續用。修補的材料,就包括各種核酸和蛋白質。
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一種關鍵酶:高半胱氨酸甲基轉移酶。
這種酶可以催化N-甲基四氫葉酸轉移一個甲基。
N-甲基四氫葉酸轉移甲基之后可活化再生甲硫氨酸。
循環活化再生的甲硫氨酸向正在孜孜不倦進行蛋白質合成的神經細胞提供甲基。
至此都沒有看見甲鈷胺的身影?
那個叫做高半胱氨酸甲基轉移酶的,是整過過程的關鍵酶,同時必須有甲鈷胺作為輔酶,才會發揮作用。關鍵酶沒有活性,沒有了蛋白質合成,神經細胞也就不能的到修復。所以,沒有甲鈷胺,上面這一系列生化過程都難以為續。
修復神經時需要甲基可不止這一個生化反應。神經纖維的重要“建材”之一:卵磷脂的合成,同樣需要多次甲基化過程,
實現這些甲基的轉移,同樣需要高半胱氨酸甲基轉移酶的催化,甲鈷胺作為輔酶,自然也就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
甲鈷胺作為神經修復過程中關鍵酶的輔酶,補充足了,鉚足了勁干活,有助于神經細胞的修復。
以上,蜻蜓點水一下,了解了甲鈷胺是怎樣修復神經細胞,怎樣治療神經病。
在臨床上來看,甲鈷胺對周圍神經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這只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治療中,很小的一部分內容。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綜合管理,是長期的過程。在明確診斷之后,日常的管理包括有監測血糖變化情況、積極控制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改變生活方式、戒煙限酒、積極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足、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堅持對藥物的療效進行觀察、做好心理和情緒的管理等。
這是一個系統的健康管理過程,看上去內容龐雜,但只要養成了良好的健康習慣,神經病相關癥狀能得到有效控制,糖友們也就不用再對神經病心生懼怕啦。
#我的冬日門診##青云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中華全科醫師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電圖與臨床神經生理學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基層診治管理專家指導意見(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6):519-528.
[2]張彤.周圍神經病治療劑甲鈷胺的藥理和臨床應用[J].天津藥學,2003,15(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