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女生來說,腳和腳踝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關節(jié),因為全身所有的重量都壓在這兩個部位。而且踝關節(jié)的關節(jié)面本來就小,女生日常穿著的高跟鞋又增加了不穩(wěn)定因素。
看下圖中的模特兒,可謂恐怖。
雖然體態(tài)問題的種類有很多,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我們會發(fā)現其他關節(jié)的問題中有不少是腳和腳踝出現問題之后逐步引發(fā)的。
比如,腳踝活動受限時,人的身體平衡的控制和動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都更多由髖關節(jié)來完成,增加了髖關節(jié)損傷的幾率;
再比如,足弓穩(wěn)定性不足和腳踝活動受限,會增加運動時膝關節(jié)承受的剪切力,從而增加了膝關節(jié)損傷的幾率。
類似的影響還有很多,所以,擁有健康的足和腳踝對于我們整體的健康和動作質量至關重要。雖然腳和腳踝盡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從功能上來說,卻有不同的側重點。下面我們就分別來說一說。
一、足
1、足的結構和功能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的足是上帝的恩賜,因為從結構上來說,人類足的弓形結構是特有的,和其它所有物種的足都有顯著的差異。
看一張簡單的示意圖:
左側腳底的ABC三點是我們正常站立時足部的三個支撐點,這三個點每兩個點之間就形成了一個足弓。所以,人的每只腳都有三個足弓,分別是內側縱弓(A-C)、外側縱弓(B-C)、橫弓(A-B),我們平常說的足弓一般指的就是內側縱弓。
內側縱弓也是三個足弓中最重要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圖上顯示了內側足弓相關的骨骼,包括第一跖骨、內側楔骨、足舟骨、距骨和根骨,內側足弓的形成還需要足底軟組織的參與,包括足底長韌帶、彈性韌帶、足底筋膜和足底肌等。
這些組織是否處于正常的位置、是否維持正常的功能對于足弓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我們常說的扁平足指的就是維持足弓的內側楔骨(圖中的Cuneiform)下移造成的。
有扁平足問題的小伙伴可能有過這樣的切身體會,就是走路或運動特別容易疲勞,腳酸腿疼,這其實是從反面說明了足弓的重要性。
足弓的拱形結構非常有利于行走、跑步和跳躍,具體來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①足弓使得足在接觸地面時具有很好的適應地形的作用,拱形結構可以更好地抓取凹凸不平的地面,有利于著地時的穩(wěn)定;
②足弓具有減震和緩沖作用,發(fā)揮“天然避震器”的作用,這是足弓最具功能性的地方,有了足弓,就可以吸收一部分騰空落地時地面對于人體的反作用力,避免過大的沖擊力傷害足踝和膝蓋等部位,同時儲存能量;
③足弓可以使足底血管神經避免過度壓迫,有利于長距離跑步行走,避免血管神經受壓而過早疲勞。
2、如何判斷足弓類型。
既然足弓那么重要,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足弓類型呢。
一般來說,足弓有三種,即正常足弓、高足弓和平足弓。
判斷方法很簡單。
準備一塊干凈的厚紙板,將腳底在水中浸濕,踩到厚紙板上,根據腳印形狀來判斷足弓類型。
①正常足弓
如果你能看到約半個足弓,那么說明是正常的。
② 高足弓
如果你只能看到腳跟、前腳掌以及腳外緣,那么你是高足弓,這是相對少見的一種足型,可能是由于脛骨前肌和足底筋膜過于緊張造成的。
③平足弓
如果你幾乎能看到整個腳印,那么你是平足弓,可能源于足底筋膜、脛骨前肌和腓骨長肌松弛。
需要補充一點,足弓的類型既跟先天因素有關,也有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影響。判斷的方法是根據自然狀態(tài)和承重狀態(tài)下足弓形狀是否發(fā)生變化來判斷。
比如,有扁平足問題的小伙伴在做上述測試時,測兩次,一次是全力踩上去,一次是輕輕地放上去,然后比較兩次腳印。如果一樣,那么說明是先天的扁平足,如果不同,那么很可能是功能性的原因造成的,可以通過運動康復進行調整。
3、足部不穩(wěn)定的危害
足部不穩(wěn)定,除了跟前面講的足弓有關之外,還可能跟一些小關節(jié)的不穩(wěn)定有關。
比如第一跖趾關節(jié)穩(wěn)定性差,可能導致踇趾外翻。
這種問題在女生中也非常常見。由于很多女生都喜歡穿窄頭的鞋子,將腳禁錮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這會影響腳趾的正常活動。穿高跟鞋時,腳趾始終處于伸的狀態(tài),沒有進行屈和伸的交替活動。這些生活習慣都會使得跖趾關節(jié)穩(wěn)定性變差。
不管是扁平足、高足弓還是踇趾外翻,都可能導致足部筋膜疼痛、關節(jié)炎等癥狀。所以,足部的穩(wěn)定性訓練的目標是使得足部的大小關節(jié)都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
二、踝關節(jié)
1、踝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
踝關節(jié)可以說是我們身體最靈活的關節(jié)之一。它可以進行兩個運動面的動作:矢狀面的屈和伸、額狀面的內翻和外翻。
盡管,踝關節(jié)很靈活,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地進行活動。如上圖所示,踝關節(jié)在每個運動面的動作都有其正常的活動范圍,如果超過這個范圍,可能就會出現損傷。
2、腳踝扭傷如何處理
我們常說的腳踝扭傷一般是指踝關節(jié)韌帶的急性損傷,是女生非常常見的損傷類型,比如穿高跟鞋時扭傷、訓練時拉伸過度、參與各類運動項目時扭傷等。
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是由于腳踝的活動范圍超過了韌帶能承受的范圍,可能會導致韌帶損傷、局部關節(jié)周圍出血和炎癥反應,常常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瘀斑、踝關節(jié)活動疼痛、不能負重及行走。根據損傷的具體情況和嚴重程度,可將踝關節(jié)扭傷分為三個等級。
· I 級是韌帶輕度損傷,不影響關節(jié)穩(wěn)定性。
· II 級為韌帶部分撕裂,可以是拉長后松弛。
· III 級是韌帶的完全斷裂,引起踝關節(jié)不穩(wěn)。
一般輕度的拉傷和部分撕裂,通過保守治療(非手術),即可完全愈合。但是嚴重的韌帶斷裂或者完全斷裂,尤其是運動員,應該采取手術治療。
如果嚴重的踝關節(jié)外側韌帶損傷修復不好,容易造成關節(jié)不穩(wěn),習慣性扭傷,長期發(fā)展容易造成骨性關節(jié)炎、踝關節(jié)反復疼痛等,對生活造成巨大影響。
當然,對于普通女生來說,無法在出現扭傷時準確判斷是什么等級的扭傷,那么應該怎么處理呢?
我們建議,急性腳踝扭傷的處理可以遵從PRICE 原則,即Protect (保護)、Rest(休息 ) 、Ice(冰敷 )、Compression(加壓包扎 )、Elevation(抬高患肢 )。
①Protect (保護):保護好足部和踝關節(jié),避免進一步損傷;
②Rest(休息 ):損傷后需要休息,一般至少48小時以上;
③Ise(冰敷):用毛巾包著冰塊冷敷,或冷水沖洗以達到消腫目的。扭傷后的24小時內進行冷敷,減緩血液循環(huán),穩(wěn)定關節(jié),冷敷每次30分鐘,每次間隔2~3個小時;
④ Compression(加壓包扎 ):對于不太嚴重的韌帶損傷,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簡單的包扎固定;
⑤ Elevation(抬高患肢 ):把受傷的那只腳抬高超過心臟水平,減少靜脈回流帶來的腫脹。
如果扭傷時疼痛劇烈,扭傷后出現嚴重腫脹,那么需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明確損傷程度和是否需要進行特殊治療。
實際上,我們日常情況下碰到的扭傷一般都不會太嚴重,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容易忽視對扭傷的徹底恢復。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老是崴腳,還總是同一只腳?
原因有兩點:
①損傷之后,踝關節(jié)韌帶變得松弛,無法給關節(jié)提供足夠的保護。如果沒有進行康復訓練去加強踝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那么關節(jié)就會維持這種薄弱、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容易出現損傷。
②損傷會破壞關節(jié)的本體感知(就是感受關節(jié)位置和運動的能力),因此無法根據關節(jié)的狀態(tài)快速進行調整,這種情況在關節(jié)出現炎癥時尤為突出。
最后,希望大家始終牢記,任何體態(tài)問題往往都不會單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