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xué)界的007
中國歷史上的才華橫溢之人很多,而李白則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才子之一,他不僅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大詩人,被后人尊為“詩仙”,在古代文壇上也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李白雖然也懷才不遇,但他生性灑脫,《將進(jìn)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詩句,體現(xiàn)了他樂觀奔放的心態(tài),尤其是在喝過酒之后,李白一言不合就揮筆寫詩,留下了許多令人膜拜的詩篇。
對于古代的文人來說,很多都具有恃才傲物的一面,李白雖然放蕩不羈,胸襟比較寬廣,但能讓他真正佩服的人屈指可數(shù)。這也不能怪李白高傲,畢竟他的才華太過突出,一般人很難達(dá)到他這種高度,即使有“詩圣”之稱的杜甫也僅僅能與李白齊名,并不能超越他。然而,卻有這么一位詩人,他19歲就金榜題名,以一首詩名揚天下,讓李白自愧不如。
崔顥,唐代汴州人士,即現(xiàn)在的河南開封人,他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才華,不到十歲就能出口成章,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神童。開元十一年,十九歲的崔顥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一舉考中了進(jìn)士。俗話說,成名太早未必是件好事,此話用在崔顥身上在合適不過了。
或許一切都太過順利,讓崔顥逐漸迷失了自我,從此開始飄飄然。《舊唐書·文苑傳》上對崔顥有這樣的記載:“好博,嗜酒,娶妻擇美者,稍不愜即棄之,凡易三四。”也就是說,他嗜酒如命,而且在選擇妻妾方面,只注重對方的外貌,一旦覺得妻妾不夠漂亮,就毫不猶豫地將其休了,前后休了三四個妻子,其行為太不厚道了,按照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個“渣男”。
后來,崔顥在到黃鶴樓游玩的時候,看到此處的美景,頓時詩興大發(fā),在樓上揮筆寫下了千古名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此詩氣格高迥,渾若天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甚至有人稱他為“唐人七律第一”,足以看出崔顥才華。
李白喜歡到處旅游,對黃名滿天下的鶴樓情有獨鐘,經(jīng)常到這里游玩。有一年,李白獨自一人再次登上黃鶴樓,腦海中頓時想出了一首詩,當(dāng)他準(zhǔn)備題在黃鶴樓上時,突然發(fā)現(xiàn)崔顥當(dāng)年寫在墻上的《黃鶴樓》,反復(fù)讀了很多遍后連連稱贊道:“好詩,好詩,我心服口服!”于是,李白認(rèn)為自己不如崔顥,就放下手中的筆。除了崔顥之外,你還知道有哪些牛人,能以一首詩就足以名留青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