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關(guān)注:吳國亭美術(shù)館
北宋一朝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在北宋時期,經(jīng)濟(jì)、文化、藝術(shù)高度發(fā)展,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社會氛圍里,出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人、藝術(shù)家。
如有歐陽修、柳永、晏殊、范仲淹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位——蘇東坡。
蘇東坡畫像
蘇東坡本名蘇軾,東坡是他的號。如果說中國歷史上哪個文人影響最廣、最得老百姓喜愛,我想得票最多的一定是蘇東坡。
其實不止是在當(dāng)代,就在北宋的時候,蘇東坡就已經(jīng)是全民偶像了。皇帝、皇后、太后、文人士大夫、販夫走卒無一不是他的粉絲。
接下來,且聽我一一道來。
皇帝的欣賞
蘇軾一生歷經(jīng)北宋五個皇帝,他年少成名,還是在宋仁宗時期。有一次朝廷舉行了一次考試,蘇軾與弟弟蘇轍考試成績都很不錯,這個成績讓仁宗皇帝很高興,回到后宮后對皇后說:「朕為后世子孫得了兩位清平宰相」。
可見當(dāng)時宋仁宗不但欣賞蘇軾的才華,而且對他抱有很高的政治期望。
北宋制試
后來到了宋神宗時期,蘇軾陷于“烏臺詩案”,一干小人誣陷網(wǎng)羅罪名,想要致蘇軾于死地,當(dāng)時怎么處置蘇軾,朝野分成兩派,激烈爭吵。
神宗皇帝也左右為難,于是派了一個“密探”去到了蘇軾的牢獄里,觀察蘇軾的一舉一動,第二天密探回到了皇帝身邊,說蘇軾晚上睡的很好、鼾聲如雷。宋神宗聽完,知道蘇軾心中光明磊落,于是很高興的對群臣說:「朕知道蘇軾胸中無事也」,于是頂住了言官的壓力,將他從獄中釋放出來,外放到黃州做官去了。
宋神宗不但信得過蘇軾的忠君愛國之心,也非常欣賞他的才華,神宗皇帝身旁有一位侍者曾經(jīng)對人說:每次陛下拿著筷子而忘記吃飯的時候,一定是在讀蘇東坡的文章。
太后的信任
蘇軾在“烏臺詩案”時能順利得到赦免,除了朝中正直之臣說話與宋神宗放水,還有一個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宋仁宗的皇后曹氏。
那年冬天,曹太后已經(jīng)是彌留之際,她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說道:“昔日仁宗皇帝曾說蘇軾有宰相之才,就他他詩文中略有不妥,也只是小錯而已,萬不可傷了朝廷之本吶”,故此蘇軾得以保全。
蘇軾在黃州任期到后,恰逢神宗皇帝駕崩,此時新上任的皇帝宋哲宗才只有十歲,于是由哲宗的祖母高太后聽政。
高太后對蘇軾極其的信任,火速召蘇軾回京,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把蘇軾從一個七品小官加封到了朝廷三品大員。而且高太后跟他說:“我現(xiàn)在提拔你都是神宗皇帝的遺詔,神宗皇帝在世之時常說你能當(dāng)大任,只是還沒來得及用你”.
一席話說的蘇軾痛哭流涕,高太后跟著小皇帝也都哭了......由此可見,高太后對蘇東坡的信任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無條件的。乃至于到了后來,蘇軾在杭州當(dāng)太守,修繕西湖水利,需要向朝廷請求撥款,高太后也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高太后像
哲宗成年親政之后,很多朝中老臣遭到了貶黜,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島。等到哲宗皇帝駕崩,新執(zhí)政的向太后(宋神宗的妻子)便立即赦免了蘇軾,并且恢復(fù)原職,讓蘇軾回到了中原。若非這位太后,恐怕蘇東坡要客死蠻荒之地了。
士大夫的推崇
蘇軾所處的時代人才輩出,文壇大牛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大家無一例外都對蘇東坡推崇備至。
首先發(fā)現(xiàn)蘇軾才華的是當(dāng)時的文壇泰斗歐陽修,他讀了蘇軾的文章說:“讀此人的文章,不覺之間汗就流出來了,真是痛快,我老頭子應(yīng)該讓讓路,給他讓出一塊地方來啊”。后來每次歐陽修讀到蘇軾的新作,都是從早讀到晚,逢人便說:“三十年之后,就沒人知道我歐陽修了”,其對蘇軾的推崇竟至于此。
東坡飲酒
其實不只是文壇泰斗,就連他的政敵每談及蘇軾也是推崇非常。王安石實行變法,與蘇軾在政見上頗有分歧,在王安石退休之后蘇軾曾去探望他,兩人談詩論道,相談甚歡。
等蘇軾走了以后,王安石感嘆說:「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以王安石高傲自負(fù)的性格,能說出這樣的話,可以說評價相當(dāng)高了!
百姓的愛戴
蘇軾除了在當(dāng)時的朝廷里備受推崇,他在民間也是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蘇軾有一個侍妾名為朝云,當(dāng)他在惠州為官的時候,朝云染病,死在了那里。后來蘇軾一家回了北方,朝云墓就沒人看管了。到了紹興二年,有一群強(qiáng)盜洗了惠州,燒毀了房屋田地,卻唯獨將朝云墓修繕了一番,祭拜之后離去,這就是所謂的“盜敬東坡”。
六如亭,東坡所建,庭后為朝云墓
后來蘇軾被貶儋州,經(jīng)常與當(dāng)?shù)匕傩找黄饎谧鳎幸淮卧谔镩g見到一個老婆婆,老婆婆對他說:“大學(xué)士啊,你現(xiàn)在想想榮華富貴,是不是猶如一場春夢啊”,蘇軾聽完哈哈大笑,從此將這位老婆婆喚做春夢婆。
后記
蘇東坡的故事還有很多,除了這些人,他甚至與和尚、道士、歌伎、商人都能成為朋友,他自己曾經(jīng)說過:「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一個人在一個時代,乃至于千百年來仍然深受世人喜愛,想來原因無它,唯一片赤誠之心爾。
弘揚(yáng)文化藝術(shù)精髓,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