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歷代名家墨梅圖欣賞(3)

 墨梅圖  明  劉世儒  絹本墨筆  縱180.5厘米橫100.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劉世儒,生卒不詳,主要活動于明代正德、嘉靖(1506—1566)間。字繼相,號雪湖,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善畫梅,宗法王冕,學(xué)之不倦,終成名手。柔密疏簡,俱臻其妙。尤工雪梅,冰肌玉骨,清勁俊拔,令人絕倒。圖中描繪一株梅樹,老干勁峭,斷缺處以意筆為之猶如龍爪騰空。一帶薄霧淡如輕紗,橫亙于畫幅中部,煙籠玉樹,暗香浮動。

 明 唐寅《梅花圖》 紙本水墨 縱95.9厘米 橫36.1厘米 現(xiàn)藏故官博物院     圖繪折枝墨梅,自題七言詩一首:“黃金布地梵王家,白壓成林臘后花,對酒不妨還弄墨,一枚清影寫橫斜。”抒發(fā)了自己的清高逸氣。梅枝曲折向上,花朵隨枝點染,筆墨十分干凈筒練。畫幅以大面積的空白,用瀟灑飄逸的行書題詩,表現(xiàn)了文人畫在詩畫結(jié)合上的特點,也反映了唐寅在繪畫、書法、文學(xué)藝術(shù)修養(yǎng)方面的成就。


 冰姿倩影圖  明代  文徵明  立軸  紙本墨筆  縱76.9厘米橫2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寫一株老梅盤折虬曲,蒼勁清凜,枝頭疏梅點點,似有暗香撲鼻之感。古來畫梅者眾多,各有特色。文徵明的這幅墨梅古樸質(zhì)拙,卻韻高神清。枝干以墨筆直寫,濃墨點染。梅花圈筆成瓣,墨點花心。以朗朗清氣、疏影暗香,襯出梅的錚錚傲骨。

  梅花野雉圖  明  周之冕 紙本設(shè)色  縱134.5厘米橫33.6厘米    彩繪老干紅梅,野雉棲于其上,竹石映帶左右。作者周之冕江蘇蘇州人,善畫花鳥,能的其神態(tài);設(shè)色清雅,在陳淳、陸治之間,鉤花點葉,間出新意。惟酒成癖,誠是一病。此圖寫生意味頗濃,構(gòu)圖勻稱;工筆精細(xì)逼真,而無板滯痕跡,正是難能可貴之處。上有作者“丙申夏日汝南周之冕寫”名款,下鈐“周之冕印”、“服卿”印章二方。

 陸復(fù)《梅花圖》    明 陸復(fù) 絹本墨筆 縱205.3厘米 橫108.7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繪老梅一枝,筆勢遒勁而老辣,古拙而生動。從畫中畫家自題“大雪圍林僵葉木,老梅瀟灑正開華”中可以看出,此畫是表現(xiàn)雪中傲梅不畏霜雪、不畏嚴(yán)寒的高貴品質(zhì) 。畫上有“宣統(tǒng)御覽之寶”等收藏印章。


 梅竹圖 明代  孫克弘  扇面  泥金紙本 設(shè)色  縱15.7厘米橫48.9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以較工整細(xì)致的筆法畫一枝梅花與一叢翠竹,從一角斜出,垂曳于清溪之上。構(gòu)圖疏秀有致,梅枝盤折曲伸,指向扇面款識,使整個畫面得到統(tǒng)一。


 
  梅花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37厘米橫149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徐渭多才多藝,曾經(jīng)出入東南七省督帥胡宗憲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賞識,他曾親自投身抗倭斗爭,很想為國效勞、有一番作為。正因為徐渭對腐敗的封建統(tǒng)治和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的不滿,他才力張革新。表現(xiàn)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就是提倡創(chuàng)新,反對摹古,提倡獨抒性靈的創(chuàng)作個性,反對不講真話的偽道統(tǒng)。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為什么徐渭將寫意花鳥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并創(chuàng)立了大寫意花鳥畫一派。

 
 暗香疏影圖》明末清初  金俊明  冊頁紙本  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冊共十二開,題名為“暗香疏影”。梅姿各異,有出墻倒垂,有疏影橫斜,有老椿彎立,有嫩枝挺拔,有與墨竹相依,有以松針為伴,有雙鉤皴擦,有一筆為之,極刻畫之能事。花朵皆用白描,線條勁利熟練,再以濃墨數(shù)點作花蒂。此選二開,一為兩枝梅枝斜伸,各取上下二勢,花開錯落,各有呼應(yīng)。用筆粗細(xì)隨類,墨色濃淡相宜,相互輝映,清新靜逸。另一開梅花,從右下角曲伸兩枝,一高一低,交叉左右,相互呼應(yīng),得簡逸冷雋之韻。


 
 梅花圖  清代  高簡、張照 冊頁紙本  墨筆  縱26.3厘米橫32.3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梅花圖冊共十頁,尺寸略有不同,為張照與高簡的墨梅合冊,高簡作六幅,張照寫四幅。這里二人各選一作。上圖可以看出張照之墨梅筆鋒豪縱,圈花點萼,用筆勁辣,盡顯梅花臨霜傲寒之姿。而下圖中高簡的用筆婉轉(zhuǎn)圓潤,以細(xì)筆鉤勒花瓣,纖秀嫵媚,更有疏影暗香之感。 


  梅花綬帶圖  清代  沈銓  立軸  絹本設(shè)色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寫寒梅怒放,一綬帶鳥棲于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嗚叫。梅枝曲折,由墨筆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鉛白點染,晶瑩剔透。綬帶鳥及小雀刻畫細(xì)致入微,一絲不茍,有北宋黃筌之意韻。

 梅竹圖卷  清代 石濤  紙本墨筆  34.2*194.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jù)作者款題而知,此圖使用的是宋代羅文紙,作者先在紙上題詩,而后再補繪梅竹與詩文相映襯。詩文與畫作的有機結(jié)合不僅增添了文人畫的書卷氣息,同時也展示了作者于畫藝之外的詩文功底和精湛的書法造詣。圖中所繪梅竹或細(xì)筆勾勒,或闊筆勾斫,線條于方圓結(jié)合中秀拙相生。其多樣的筆法與酣暢淋漓的施墨在半生半熟的紙質(zhì)上達到了濕潤而不漫漶的筆墨效果,堪稱石濤晚年的寫意畫佳作。


 靈臺探梅圖  清 石濤  紙本墨筆  縱97.5厘米橫50.3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原濟善畫山水,兼工蘭竹。畫上自題:或言竹葉有定法,否則不類于是個“上”,枝上加以刻畫而生意盡矣。……夫畫竹不作節(jié),尚有何法可拘……。點明了石濤畫竹的與眾不同和自有“法”可依而不必拘于陳法。


 《梅花圖》 清 弘仁 紙本墨筆   縱22厘米 橫13.8厘米 安徽省博物館藏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后改名舫,字鷗盟。新安(今安徽歙縣)人,明末諸生。明亡后清兵進逼徽州時,曾參加反清復(fù)明斗爭,后于武夷山落發(fā)為僧,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又號梅花古衲。數(shù)年后重返故里,一心研習(xí)畫學(xué)。此畫僅繪梅花一枝,梅花幾朵,老枝虬曲,卻絲毫不影響其表現(xiàn)。


 梅花圖   清  朱耷  紙本墨筆     畫上簽署的落款為“八大山人”,看起來卻像“笑之”。表明了畫家作為明代皇室后裔對清政府的一種不從和嘲諷心態(tài)。僅繪一枝梅,僅有四朵梅花在梅枝上很孤立地綻放,揭示了畫家的孤獨心理和落寞的心態(tài)。


 

 山雀愛梅圖  清 華喦  紙本設(shè)色     華喦(1682—1756),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東園生。福建臨汀人,后寓杭州,善書,工畫人物、山水、花鳥,為清代杰出的花鳥畫大家。此畫繪一株梅樹上下兩只小雀嬉戲場景,既優(yōu)美雅致,又別致可愛,是極難得的意、趣雙全作品。畫面梅樹自右而起,向左上方延伸,樹干崎嶇,枝椏剛勁,樹上所生之淡淡花朵卻極盡柔媚妍麗之態(tài),樹上棲一只小雀,神情稚嫩可愛,敷藍黑色,樹下亦有一只,昂首觀望,專注而若有所思,一上一下兩只小生命更添了畫的情調(diào)意趣,顯得生機盎然。   


 梅花圖 清代  汪士慎  立軸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此畫清淡秀雅,瘦勁姿媚,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畫梅的獨特風(fēng)格。金農(nóng)曾評日:“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lǐng)冷香,儼然灞橋風(fēng)雪中。”但我們看到作者遺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并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見長,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的感覺,這幅《梅花圖》便可作為佐證。


 

梅竹石圖  清代  汪士慎  紙本墨筆  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    這是畫家較早的作品,顯得秀氣脫俗,生氣勃勃,晚年的作品風(fēng)格有所變化,要粗壯一些。王士慎繪畫的題材多樣,各種花卉外尚有竹、石等,偏愛清雅,多繪蘭、梅等花。這也是當(dāng)時畫家極喜之題。此圖繪曲梅、修竹、怪石,畫家在自題中稱梅為冷香、石兄、竹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名畫賞析[50P]
歷代名家墨梅圖欣賞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歷代梅花圖賞
鑒賞古代畫家筆下的梅花
史料:元代王冕墨梅圖欣賞
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二):元代士人畫 ----4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永登县| 青冈县| 连山| 平定县| 全南县| 信丰县| 巴东县| 大名县| 利川市| 贺兰县| 福州市| 罗平县| 左云县| 蕲春县| 聂拉木县| 磐石市| 淮阳县| 金昌市| 皋兰县| 河北省| 乐都县| 乌拉特前旗| 三亚市| 普兰县| 任丘市| 太保市| 金塔县| 东乌珠穆沁旗| 星子县| 弋阳县| 通江县| 泸水县| 同德县| 丹棱县| 馆陶县| 襄汾县| 万全县| 安多县| 册亨县|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