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祠堂只要有錢,而修家譜,錢不用太多,但要一家一戶的去采訪,要順藤摸瓜的去追溯祖先的來源,甚至還要聯絡早已不走動,但耳聞曾經是一家人的宗親,因此理順、搞好各方關系顯得尤其重要,修譜難度就大,但只要覺得修比不修好,早修比遲修好,就一定能夠修好!但世上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其中曲折,不懂裝懂的來個提議,造成大量的家譜就是修不起來,我大體歸納為以下十個方面;
1、必須一代代接到始祖,中間斷代,修譜就沒有意義。你都不知道自己近十代的祖先,怎么要求自己的祖先一代不缺。
2、家家戶戶都要同意修譜,否則就不好修譜。有時候夫妻二個都統一不了一個看法,說這種話豈不扯淡。
3、先造祠堂再修譜。修譜的錢都籌集不好,造祠堂可是資金不菲,譜都修不好,還想造祠堂?
4、只說不做。修譜沒有幾個人會真正反對,但該出錢出力的時候,裝聾作啞。
5、叫老板出錢修、叫有錢人去修。這種人腦袋里就只有怎么讓自己不出錢。
6、公家出錢來修。他明明知道家譜都要自己一族修,而且修譜不是一村的事情,也不是公家的事情,故意搗蛋而已。
7、有人想貪污。這種人自以為最聰明,他眼里不是家譜修好了大家喜笑顏開,而是凈說不靠譜的話,你去問他捐款,不會捐一分錢的。
8、大家都修我也修,大家登記我也登記。每天總有人不吃飯,要是這樣,那你以后不要吃飯了,因為一定要人家做了,你才肯做。
9、該攤派到我頭上,我一分錢都不會少,多一分也不會付。看似冠冕堂皇,其實心態很壞。修譜要有人主持、有人配合,有人出力,有人出錢。吹毛求疵,必不善良。
10、絕對要百分百正確,一點錯誤都不能有。你自己能夠做得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