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暢意汲真”-王作均作品展

展覽開幕

4月14日下午3:30


展覽時間

4月14日至23日


展覽地址

杭州恒廬美術館

(南山路202號)





給你一點顏色看看

——王作均畫展序


卓鶴君(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一朵云,一陣風,吹到了遙遠的大洋彼岸,月亮是那么圓。


一朵云,一陣風,又吹回到思念的大洋彼岸,太陽升起來了,也是那么圓。


從舊金山去卡邁爾十七灣的海邊公路上,作均一邊開車一邊哼歌,一邊和我與我夫人贊美著沒有邊際的大洋,天水茫茫,興奮多多。作均沉浸在愜意的美好中,我從內心中為他高興,為他自豪!一路上的說笑讓我和夫人由心自得而陶醉。畫山水的,一生都要飽覽沃看,又來到美利堅觀山賞云,夠暢快!夠貪玩的!和作均一樣,我們都懷著愉悅的心態,簡單樸實地生活著,勤奮地默默地畫著畫著……。


一輩子,多漫長!干一輩子卻只像一瞬間,一生能涉及一個小課題,有點成績,有些亮點,就很不容易了!大家都很刻苦,都在奮斗,都在實驗,這過程本身就是最酷的!對得起自己的理想和自得,在小小的事業中作出點成績,挺好!作均明白這點,所以自得。


作均回國十年,在繪畫創作和山水教育方面都表現出他的一些“亮點”,他本科時期就很努力也很踏實,繪畫功底好又善于發現不同角度的表現,特別是創作方面作均有自己的思考。本科畢業作品《徐霞客之夢》系列就已經顯示了他的實力和性情。回國后,他沉浸在傳統繪畫的重新感悟和實踐中,溫故而知當下,他以更開闊的角度審視理解山水藝術的當下性。我知道他多次去太行體驗生活,畫了不少水墨寫生作品,他筆頭厚、墨韻強、取象活,他期望通過不斷寫生的實驗來感知傳統筆墨與現代筆墨的精神異同,尋找傳統筆墨藝術的現代性轉換領域。作品不少、收獲頗豐。近幾年里,作均專注著色彩與水墨交互融疊的現代手法的表現與探索,畫壞了不少,也獲得不少,雖然很不容易但他堅持了下來。從近期的作品來看,作品豐厚了,色彩華麗了,膽子更大了,非常有氣色,我為他走到這一步,給點掌聲。


中國畫的色彩,真不是那么好玩,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礙色”難度就大了,色彩首先要表現出民族性,不能一上色就落入西畫的圈子,不倫不類。色墨的融合還要兼顧材料的礦物質特性,等等等等……上世紀九十年代,我也做過色彩的嘗試,但今天看起來就比較淺顯。如果只是吸收西方某大師的一點點最終只能局限于一般圖式。作均的彩墨作品顯示了他近年來的藝術實驗和方向,他努力地期盼大唐的華彩重回;努力地使傳統青綠和山水結構當代化、本土化。他的許多作品有起色、有個性、有發展,不論是否成功都具有了當下意義。現代化的中國需要色彩,需要“暢意”的精神!


實驗猶如“盲動”,實驗的過程就像“瞎子過河”,只能蹲著身子摸著過,過了河才感知心里沖動的熱血,猶如見到光明,接著走向繼續。作均近期的創作似有一種多年積累后的沖動,一種爆發力的預期,精神力量的推動引發了他大膽作為,好像“美國夢”回到本土做,他綜合性的審美積累和能力正述說著夢一樣的情懷,述說出他歸屬故土的美與愛。


作均質樸坦然,為人謙和,不事張揚,厚積而薄發。回國十年潛心于國畫教育和創作上的積累,彩墨新作不斷趨向成熟,可喜可賀。這次展覽只是個開端,空間還很大。相信作均在未來的時間里懷唐宋丘壑、運元人逸氣,色墨淋漓,搜妙不斷,創真不止,步步勝出。

掌聲響起來!給你一點顏色看看。


丁酉春節





《坐望秋云》180cm x 95cm、皮紙、彩墨、2016年




厚積薄發造境暢神

——讀王作均博士近作


任道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人生在世所讀之書大致可歸為三種,一是謀生之書,二是養生之書,而畫山水可養生,故山水畫家將二者合在一起讀,殊為幸福。第三種是無字之書,即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人生處處皆學問”,這些社會閱歷也正是山水畫家邁向進步的階梯。王作均將這三種書都讀得很好。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浙江美院“新學院派”的領軍人物之一,富有“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思想;后越洋游學,領略高高的落基山脈與豐沛的密西西比河之美,視野大為開闊。爾后又返回母校,攻讀博士,學成后繼續執教于于風光如畫的杭州,人生閱歷豐富多姿,胸中丘壑氣象萬千,厚積薄發,傾注筆端,就有了與自己以往與同輩英杰的不同之處。


他的彩墨畫顏值尤高,大約有幾方面美學特色:一是構圖飽滿,將往昔的“計白當黑”升華為“以實為虛”,即改變云水煙嵐的留白法,而以輕筆淡墨展示流體四溢張力,加深了畫面雄渾而空靈的質感。二是山巒輪廓的簡潔構成,使畫面富有整體的宏偉氣勢,誠如明人董其昌所說,“運大軸,只三四大分合,所以成章”,“要之取勢為主”。三是局部的處理甚為豐富巧妙,包括山體土面的縱橫變化,巖巒石塊的大小參差,色彩的冷暖互濟,光影的強弱向背,呈顯出凹凸起伏的態勢,有落筆蹊徑而無斧鑿之痕。用橫筆拖泥帶水皴,宛如疊糕之坡,具有千巖競秀、萬木爭榮之概。而錯落的屋舍、逶迤的山徑、憑欄游客穿插期間,頗多盎然生機。四是既有居高臨下那俯瞰的“深遠”之感,又有仰視彌高那舉目的“高遠”之感,而一澗飛瀑恰如流動的“畫眼”襯映出山體的渾厚華滋,蕩氣回腸,引人如勝。抒寫了山水雄偉秀美、生機郁勃的比德精神。五是色彩的豐富明快,堂皇燦爛,卻和諧柔麗,具有典雅的裝飾之美與抒情的浪漫詩韻。雜亂的五色固然如老子所說“令人目盲”,但是雨后彩虹、落日之暉、溫柔月色,卻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難舍。萬物皆有色,作畫設色乃“道法自然”,只是如何讓五色呈現優雅卻并非易事。作均深諳此道,故頗有收獲,不僅色不礙墨,而且色墨相濟,熠熠生輝。六是造境寫意,抒情暢神,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古人稱“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就在于強調畫家的主觀能動與胸中丘壑,強調畫家的詩意才情與浪漫創意。作均的彩墨山水氣質高貴,厚重雄奇,搜秒創新,頗得中國畫“似與不似”的妙蒂。


作均的近作,面目煥然,可游可居,可觀可賞,可登可涉,可止可安。這皆與其多年熱戀山水畫的癡情大有干系,歷磨難而不改。也為其臨古、寫生、探索、學養、才情之結晶,雖抒情暢神、自娛娛人,卻豐富了當代山水畫的審美內涵,值得慶賀,故撰觀感以識。


二0一七年植樹節于杭州




“暢意汲真”-王作均作品展將于4月14日至23日在杭州恒廬美術館(南山路202號)下午3;30開幕,展期十天。


王作均1987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美院國畫系并留校任國畫系山水教師一直到91年他出國求學。2007年返回母校攻讀卓鶴君教授的山水畫博士生,2010年畢業后留校任教,現被聘為中國美院繼續教育學院山水畫教師,副教授。


《八大意味》100cm x 130cm水墨、宣紙、1989年


回國十年,他幾乎沉潛了十年,他不事張揚的個人素養使他在國畫藝術的生態轉化過程中沒有過度地消費自己的藝術正能量。回到自己的母校,回到學院的草坪是他的愿望。十五六年的國外藝術體驗使他更清楚更自覺地地了解了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關系,同時,也更主張更強調他1988年曾經在學院內發起的“新學院派”藝術。王作均在本科時期就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13歲就開始學習山水畫,17歲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接受了素描、雕塑、人物速寫、花鳥、山水畫等專業訓練,20歲畢業后留校任教。因為他始終不忘入門時的山水,83年終于考入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實現了他的山水夢。他的傳統功夫扎實,又富于創意精神,早年在本科時期就展露出他的藝術個性。從他的藝術特質出發,作均特別重視宋人范寬和李唐的藝術境界和表現技法對于他創作上的啟發,他注重樸素單純的外觀,但更強調內在筆墨運動的關系美學,他注重團塊山體的渾然和厚實感,追求“單純的豐富”的美學觀。


《觀瀑》180cm x 95cm、皮紙、彩墨、2015年


他的本科畢業創作“徐霞客之夢”組畫共12幅,受到當年畫界的肯定和關注,1987年畢業后留校任國畫系山水教師期間還創作了許多現代感極強的山水作品,他將現代繪畫意識融合于傳統繪畫技法中的系列作品表現出他顯著的“新學院主義”的藝術傾向,他利用傳統的筆墨元素重新組合成非傳統的視覺語言,使山水畫的詩情和意境摻入了現代感,這類潛在的藝術主張吻合了時代的審美取向,直接導致了1988年“新學院派”在美院內的誕生。(和張捷、金甲鎮等一起組織的)為中國美院的發展進程注入了學術性一筆。該展覽中的數幅作品展示了八十年代后期“新學院派”的藝術風格。


《曠朗無塵》140cm x 70cm、紙本、墨、彩、2016年9月


2007年回國,就讀“中國畫理論與實踐”博士學位,2009年參與了浙江省重大題材的創作工程,和導師卓鶴君一起創作了大型山水畫《禹陵金秋》,作品獲得好評并被省美術館收藏。2010年通過博士論文“墨道新論”,并留校任繼續教育學院山水畫教師至今。2013年他的《寫意山水畫》正式出版。他花費了二年時間,以自己幾十年累積的山水畫學習和創作經歷為學術指導、以自己純熟的山水畫筆墨技法為圖例,潛心編著了這本具有學術意義的山水畫高等教材。在中國畫藝術傳承失序,學畫教材嚴重混亂和缺失的今天,《寫意山水畫》的出版樹立了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傳承正脈,顯示了傳統山水教科書的學術意義,習畫者們非常贊賞,獲得很高評價。2014年王作均還主持了“中國美院卓鶴君山水創研班”的工作,編寫了教學進程,擔任班主任和主導教師”。


《祈遠》51cm x 41cm、墨彩、宣紙、1988年


這次展覽的作品集中展示了王作均受中國美院國畫系培養后的藝術面貌,展覽是一次綜合性的、回顧與展望同步的展示,大致分三部分:


一、問古

傳統部分的學習和吸收


這里展示的是本科(83-87)時期14幅課堂臨摹的宋元明清經典的部分習作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習作是臨摹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三年級25歲時畫。該臨摹作受到童中燾、孔仲起等專業老師的高度好評,兩位老師還為該習作題了評語。



《松石云外》180cm x 98cm


二、搜妙

向自然界學習的寫生部分


這批寫生作品占展覽的大部分,是美院時期各地寫生的作品匯總,其中三幅是本科三年級時(85年)的寫生作品。特點是用筆厚重、墨色醇厚,不求寫實,強調現實中提煉出來的意趣感和筆墨固有的抽象意味。其它的寫生基本是王作均回國后再一次潛心研習傳統,以相對細膩的筆墨技法重點表現山水結構的作品,他主張每次寫生必須尋獲現實景象所提供的豐富而不重復的筆墨啟示,力主筆墨組構的創意性。


寫生觀念和主張:寫生只是實現繪畫終極創造的過程和通道而已。


《徐霞客之夢-云》164cm x 136cm、水墨、宣紙、1987年


三、創真

純粹從內心出發的創作部分


展覽選擇了“新學院派”時期的幾幅作品以示歷史的存在和緣起,選擇了近幾年的彩墨山水的部分實驗性作品,他將青綠山水的傳統畫法加以現代化演繹,以更絢麗而不艷俗的色彩融入山水結構中,以宋人博大而單純的外在構造容納雅致而精微的筆墨趣味,她們預示著王作均山水藝術的創作取向,努力尋找“色墨相融”卻“色墨無礙”的充滿高貴而現代的精神。山水造型和筆法取法于傳統卻避離傳統,完全可以脫俗為“新古典繪畫”,是為“新學院派”藝術主張的繼續擴展。王作均的山水風格綜合了傳統與現代繪畫語言的精華,和歷史上經融合中外藝術養料而成大家的(林風眠、黃賓虹、李可染、趙無極、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吳冠中)藝術規律相似,他有繪畫上超時空的思維和技法上的實力組合,他正努力地使自己的藝術思維和和時下甚為流行的明清文人畫風拉開距離。他的最新嘗試可以說是一種“新學院派”繪畫的進一步實驗和沿伸。


《無言夜石》140cm x 70cm、墨彩、皮紙、2014年


他的作品的內涵充滿著東方式的大氣象,作品完全脫離寫實主義或者傳統規范的山水構造,大膽而又浪漫地構筑著現代意象的山水藝術作品。作品依然沿用傳統繪畫中具有核心價值的線條藝術,以此而保持著崇高的古典精神、保持著中國式的氣韻。


《月光大地》65cm x 66cm、墨彩、皮紙、1989年


他的作品內容傳載著唐宋的審美遺韻(意蘊),注重大格局考量,不論在章法或是山體結構上都強調“整體性”的境界,強調“歸一”之“簡約”美。他的作品的藝術趣味具有蒼、渾、厚、奇、流的審美特征,具有現代人所能感知并深度感應的當下性。他的作品的另一美學特征已和明清山水畫的清麗、雅潤、恬淡的“詩意”拉開距離,他拒絕甜美、浮動和固化后的“風雅”圖式。他的作品來源于傳統,又延伸了唐宋傳統繪畫的核心意義,明清一下文人雅士們所鐘情的“詩情畫意”已被蒼石野云所代替,“詩意”已在相當程度上被轉換。王作均是位善于獨立學習獨立思索的畫家,他學習的傳統不只是用來被繼承的,而是用來被擴展的。


《云外松石》180cm x 98cm、水墨、彩、皮紙、2017年


王作均畫展的意義在于總結自己,同時也惠及同道。目前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的面貌過于相似,筆墨語言過于雷同,王作均的展覽在一定程度上為山水畫界提供了一種新氣象,帶來一種繪畫的新思考,讓新一代山水畫家們感受到傳統的功效不是只供我們模仿的母本,她是一種精神和形式語言的啟示,學習傳統可以發現和消化太多太多的基因原素成為自己的藝術養料。





王作均藝術簡歷


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教師、博士、副教授

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級研修班導師



專業經歷


1960/生于北京  祖籍杭州

1973/拜上海山水畫家王小廔先生為師

1977-1980/中專/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雕刻專業 

1980-1983/留校任教/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木雕教師

1983-1987/本科/中國美院(原浙江美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 

1987-1991/留校任教/中國美院中國畫系山水畫教師

1991-1992/研修生/舊金山藝術研究院,美國

1993-2006/雕刻師/英·邵普藝術雕刻公司,藝術指導/舊金山日本文化中心

1995-2006/職業畫家/美國

2007-2010/博士生/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畫創作與理論),留校教師/中國美院繼續教育學院



展覽


1986/《小趨勢畫展》/(6人)/北京國際藝術展覽廳

1986/《六大古都中國畫聯展》/六大古城

1988/《八青年畫家畫展》/杭州

1988/《浙江美術學院/漢堡藝術學院交流展》/德國漢堡

1989/《美麗的落日》/文化部收藏并在歐亞數國巡展

1989/《’89早春圖》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廣州

1989/《王作均畫展》/中國美術學院展覽廳/杭州    

1990/《八青年畫家展》/杭州

1990/《新浙派四人展》/臺北傳承藝術中心/臺灣

1990/《江南名家中國畫新作展》/新加坡

1997/La Jolla Festival of the Arts and Crafts Fair,La Jolla/美國加州

1997/ Cherry Creek Art Festival, Denver/美國科羅拉多州

1998/Northwest Art Festival ,Bellevue  /美國華盛頓州

1998/ King’s Mountain Art Fair, Wood side/ 美國加州

1999/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美國芝加哥

1999/(銀獎)Affaire in the Garden, Beverly Hills/ 美國比佛利山莊

2000/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美國芝加哥

2000/(新秀獎)57th Street Art Fair, Chicago / 美國芝加哥

2000/St. Louis Art Fair, Clayton / 美國密蘇里州

2001/Scottsdale Art Festival  /美國亞利桑那州

2001/ (金獎)Sun Valley Arts& Crafts Festival, Sun Valley/美愛德華州

2002/Portland Arts Festival, Portland /美國俄利岡州

2002/ Rest of the Best Festival, Bellevue /美國華盛頓州

2003/ State Street Area Art Fair, Ann Arbor / 美國密西根州

2003/Spring Festival of the Art ,Oklahoma City / 美國奧克拉荷馬

2003/Park City Art Festival, Park City /美國猶他州

2004/《王作均作品展》/上海新天地油畫廊

2004/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美國芝加哥

2005/Bellevue Art Museum Fair, Bellevue /美國華盛頓州

2005/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 美國芝加哥

2006/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 美國芝加哥

2006/Park City Art Festival, Park City / 美國猶他州

2007/Old Town Art Fair, Chicago / 美國芝加哥

2007/Vial Art Fair /美國科羅拉多州

2009/《薪火·相傳》-百年陸儼少師生展

2009/《禹陵金秋》—參加浙江省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工程,

2009/獲優秀獎并被浙江美術館收藏/浙江美術館/杭州

2014/《畫/瓷》當代藝術名家作品邀請展/浙江美術館/杭州

2016/《真心山水之間》山水畫展/浙江寧波“天一閣”展覽館。

2016/《言外風致》國畫展/浙江臺州書畫院


學位

2010  博士論文《墨道新論》被通過,獲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理論與實踐》博士學位。


著作

《暢意汲真——王作均作品集》——中國美術出版社出版2017年

《搜妙——王作均山水冊頁寫生精選》-廣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15年

《寫意山水畫》-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3年

《山水畫法》-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 2012年

《中國山水畫》-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 2012年

《王作均樹石課稿》-《云外居》出品2011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遇 城市水墨——李祺
中國山水畫課徒畫稿·解讀(五)
甘肅這個人的山水畫不得了,大器磅礴,氣勢恢弘
任造化入心 用筆墨冶鑄——杜平山水畫的筆墨意境
草原畫家劉鳳林山水作品賞析
六個角度讀懂李可染的黑白山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滨州市| 临泽县| 义马市| 中方县| 贵州省| 裕民县| 景东| 弥渡县| 淮北市| 万安县| 伊金霍洛旗| 冕宁县| 邓州市| 哈尔滨市| 望都县| 饶平县| 旬阳县| 乐陵市| 鄂托克旗| 绥江县| 读书| 白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汪清县| 绥江县| 若羌县| 津南区| 高安市| 遵义市| 伊宁市| 滨州市| 宜州市| 滦平县| 疏勒县| 延边| 南皮县| 扎兰屯市| 上犹县| 田阳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