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規定

現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轉發給你們,根據我省實際提出以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稅額計算。股權轉讓的應納稅所得額,以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計稅成本和轉讓過程中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計稅成本是指自然人股東投資入股時向企業實際交付的出資金額,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金額。自然人股權轉讓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價-股權計稅成本-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印花稅等稅費。

  股權轉讓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x 20%。
  自然人股東部分轉讓所持有股權的,轉讓股權的計稅成本按轉讓比例確定。

轉讓股權的計稅成本=全部股權的計稅成本×轉讓比例。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核定。自然人股東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有下列情形之一,屬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應當依法按照總局文件有關規定,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一)股權轉讓價低于初始投資成本或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的;
    (二)股權轉讓價低于同一投資企業其他股東同時或大約同時相同或類似條件下股權轉讓價的;
    (三)股權轉讓收益率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
    (四)股權轉讓所得低于最近一期股利分配所得的;
    (五)股權轉讓時投資企業留存收益為正數,股權轉讓價中沒有包含該自然人股東所應享有的份額的,或轉讓價低于自然人股東應享有的所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的;
    (六)主管地方稅務機關依法認定的其他情形。

三、納稅調整。主管地方稅務機關對應核定應納稅所得額的情況,要全面正確計算股權轉讓價格和股權計稅成本,應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累計結余情況,對于應分配未分配的所有者權益應考慮其對價格的影響;二是債權債務清償情況,如: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長期借款和長期投資等;三是資產、存貨的增值和減值等情況;四是股權計稅成本的真實性。按照稅收政策,根據企業財務狀況對其股權轉讓價格進行納稅調整,該調增的調增,該調減的調減,填制股權轉讓納稅調整表,經主管領導審批后,調整納稅行為。股權轉讓納稅調整表由各市局自定。

四、對無償轉讓股權行為的管理。一是對于繼承、遺產處分、直系親屬之間無償贈予股權的情況,對當事雙方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納稅人需要提供公證機構出具的贈與人和受贈人親屬關系的公證書、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公證書(或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證明)、《繼承公證書》等相關證明,并填寫提交《個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稅務部門應認真審核并留存復印件。二是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應深入調查無償轉讓股權的真實性,做好后續管理工作,發現有問題的,應核定其轉讓價格,依法補征個人所得稅,并依法進行處罰。三是對于無償贈與再轉讓的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受贈、轉讓股權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直系親屬主要是指配偶、父母、子女、養父母、養子女、繼父母、繼子女、兄弟姐妹、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遺產處分是指股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股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對于其他情形的自然人股東將股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股權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五、納稅時間和地點以及報送材料。自然人股東轉讓股權應當自完成股權轉讓的次月七日內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扣繳的稅款應當在次月七日內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納稅人自行申報或扣繳義務人扣繳申報,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或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
  (二)股權轉讓協議(合同);
  (三)股權轉讓股東會議決議;
  (四)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材料。
  六、相關表格。主管地稅機關應對轄區內所有企業的自然人股東進行全面登記,對所轄企業逐戶建立《自然人股東相關信息登記表》(見附件),詳細記錄自然人股東的相關基礎信息,并建立電子臺賬,密切關注股東股權變動情況,實行動態管理。企業在股權變更時,要填寫《自然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見附件)。

 

附件:1.自然人股東相關信息登記表

      2.自然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

  • 國家稅務總局
  • 關于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
  • 【字體: 打印本頁
  •   現將《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予以發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
    2014年12月7日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規范稅務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征納行為,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股權是指自然人股東(以下簡稱個人)投資于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或組織(以下統稱被投資企業,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股權或股份。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股權轉讓是指個人將股權轉讓給其他個人或法人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一)出售股權;
      (二)公司回購股權;
      (三)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被投資企業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并向投資者發售;
      (四)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戶;
      (五)以股權對外投資或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
      (六)以股權抵償債務;
      (七)其他股權轉移行為。
      第四條 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理費用是指股權轉讓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第五條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股權轉讓方為納稅人,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
      第六條 扣繳義務人應于股權轉讓相關協議簽訂后5個工作日內,將股權轉讓的有關情況報告主管稅務機關。
    被投資企業應當詳細記錄股東持有本企業股權的相關成本,如實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股權轉讓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公務。


      
    第二章 股權轉讓收入的確認



      第七條 股權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因股權轉讓而獲得的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第八條 轉讓方取得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各種款項,包括違約金、補償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項、資產、權益等,均應當并入股權轉讓收入。
      第九條 納稅人按照合同約定,在滿足約定條件后取得的后續收入,應當作為股權轉讓收入。
      第十條 股權轉讓收入應當按照公平交易原則確定。
      第十一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
      (二)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三)轉讓方無法提供或拒不提供股權轉讓收入的有關資料;
      (四)其他應核定股權轉讓收入的情形。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的。其中,被投資企業擁有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的,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股權對應的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二)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初始投資成本或低于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的;
      (三)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的;
      (四)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于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的企業股權轉讓收入的;
      (五)不具合理性的無償讓渡股權或股份;
      (六)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視為有正當理由:
      (一)能出具有效文件,證明被投資企業因國家政策調整,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導致低價轉讓股權;
      (二)繼承或將股權轉讓給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證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三)相關法律、政府文件或企業章程規定,并有相關資料充分證明轉讓價格合理且真實的本企業員工持有的不能對外轉讓股權的內部轉讓;
      (四)股權轉讓雙方能夠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第十四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下列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凈資產核定法
      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
      被投資企業的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占企業總資產比例超過20%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納稅人提供的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6個月內再次發生股權轉讓且被投資企業凈資產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上一次股權轉讓時被投資企業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此次股權轉讓收入。
      (二)類比法
      1.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2.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企業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三)其他合理方法
      主管稅務機關采用以上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存在困難的,可以采取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第三章 股權原值的確認



      第十五條 個人轉讓股權的原值依照以下方法確認:
      (一)以現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二)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稅務機關認可或核定的投資入股時非貨幣性資產價格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三)通過無償讓渡方式取得股權,具備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所列情形的,按取得股權發生的合理稅費與原持有人的股權原值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四)被投資企業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個人股東已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以轉增額和相關稅費之和確認其新轉增股本的股權原值;
      (五)除以上情形外,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避免重復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原則合理確認股權原值。
      第十六條 股權轉讓人已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并依法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該股權受讓人的股權原值以取得股權時發生的合理稅費與股權轉讓人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股權轉讓收入之和確認。
      第十七條 個人轉讓股權未提供完整、準確的股權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股權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股權原值。
      第十八條 對個人多次取得同一被投資企業股權的,轉讓部分股權時,采用“加權平均法”確定其股權原值。


      
    第四章 納稅申報



      第十九條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第二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一)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
      (二)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
      (三)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
      (四)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
      (五)本辦法第三條第四至第七項行為已完成的;
      (六)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有證據表明股權已發生轉移的情形。
      第二十一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股權轉讓納稅(扣繳)申報時,還應當報送以下資料:
      (一)股權轉讓合同(協議);
      (二)股權轉讓雙方身份證明;
      (三)按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需提供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凈資產或土地房產等資產價值評估報告;
      (四)計稅依據明顯偏低但有正當理由的證明材料;
      (五)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二條 被投資企業應當在董事會或股東會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與股權變動事項相關的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會議紀要等資料。
      被投資企業發生個人股東變動或者個人股東所持股權變動的,應當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含有股東變動信息的《個人所得稅基礎信息表(A表)》及股東變更情況說明。
      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向被投資企業核實其股權變動情況,并確認相關轉讓所得,及時督促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履行法定義務。
      第二十三條 轉讓的股權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的,按照結算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章 征收管理


      第二十四條 稅務機關應加強與工商部門合作,落實和完善股權信息交換制度,積極開展股權轉讓信息共享工作。
      第二十五條 稅務機關應當建立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電子臺賬,將個人股東的相關信息錄入征管信息系統,強化對每次股權轉讓間股權轉讓收入和股權原值的邏輯審核,對股權轉讓實施鏈條式動態管理。
      第二十六條 稅務機關應當落實好國稅部門、地稅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制度,不斷提升股權登記信息應用能力。
      第二十七條 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對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的日常管理和稅務檢查,積極推進股權轉讓各稅種協同管理。
      第二十八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及被投資企業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扣繳)申報和報送相關資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 各地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中介機構參與股權轉讓過程中相關資產的評估工作。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個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轉讓從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轉讓限售股,以及其他有特別規定的股權轉讓,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同時廢止。

      
      鏈接:相關政策解讀


  • 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
    國稅發[2010]54號
    字體:【】【】【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西藏、寧夏、青海省(自治區)國家稅務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個人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為強化稅收征管,充分發揮稅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調節作用,現就進一步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認真做好高收入者應稅收入的管理和監控
        各地稅務機關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個人所得稅管理的工作思路,夯實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基礎。
        (一)摸清本地區高收入者的稅源分布狀況
        各地要認真開展個人所得稅稅源摸底工作,結合本地區經濟總體水平、產業發展趨勢和居民收入來源特點,重點監控高收入者相對集中的行業和高收入者相對集中的人群,摸清高收入行業的收入分配規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來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來源信息庫,完善稅收征管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工作。
        (二)全面推進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管理
        1.要認真貫徹落實稅務總局關于推進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部署和要求,并將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管理納入稅務機關工作考核體系。稅務總局將不定期進行抽查、考評和通報相關情況。
        2.要督促扣繳義務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205號)的規定,實行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扣繳義務人已經實行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主管稅務機關要促使其提高申報質量,特別是要求其如實申報支付工薪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如勞務報酬所得等)、非本單位員工的支付信息和未達到費用扣除標準的支付信息。
        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實行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的,主管稅務機關應按照稅收征管法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三)加強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管理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是納稅人的法定義務,是加強高收入者征管的重要措施。各地稅務機關要健全自行納稅申報制度,優化申報流程,將自行納稅申報作為日常征管工作,實行常態化管理。通過對高收入者稅源分布狀況的掌握、扣繳義務人明細申報信息的審核比對,以及加強與工商、房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證券機構等部門的協作和信息共享,進一步促進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要注重提高自行納稅申報數據質量。采取切實措施,促使納稅人申報其不同形式的所有來源所得,不斷提高申報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未扣繳稅款或扣繳不足的,要督促納稅人補繳稅款;納稅人應申報未申報、申報不實少繳稅款的,要按照稅收征管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四)積極推廣應用個人所得稅信息管理系統
        沒有推廣應用個人所得稅信息管理系統和推廣面較小的地區,省級稅務機關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稅務總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確保個人所得稅管理系統推廣到所有實行明細申報的扣繳義務人。已經全面推廣應用個人所得稅信息管理系統的地區,要按照要求,盡快將個人所得稅明細數據向稅務總局集中。
        二、切實加強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項目的征收管理
        (一)加強財產轉讓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強限售股轉讓所得征收管理。要加強與證券機構的聯系,主動掌握本地區上市公司和即將上市公司的股東構成情況,做好限售股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工作。
        2.加強非上市公司股權轉讓所得征收管理。要繼續加強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合作,探索建立自然人股權變更登記的稅收前置措施或以其他方式及時獲取股權轉讓信息。對平價或低價轉讓的,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通知》(國稅函[2009]285號)的規定,依法核定計稅依據。
        3.加強房屋轉讓所得征收管理。要切實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住房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0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轉讓房屋有關稅收征管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3號)等相關文件規定,繼續做好房屋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管理工作。
        4.加強拍賣所得征收管理。主管稅務機關應及時了解拍賣相關信息,嚴格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的規定,督促拍賣單位依法扣繳個人所得稅。
        (二)加強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強股息、紅利所得征收管理。重點加強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息、紅利時的扣繳稅款管理,對在境外上市公司分配股息紅利,要嚴格執行現行有關征免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加強企業轉增注冊資本和股本管理,對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和除股票溢價發行外的其他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依據現行政策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2.加強利息所得征收管理。要通過查閱財務報表相關科目、資產盤查等方式,調查自然人、企業及其他組織向自然人借款及支付利息情況,對其利息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3.加強個人從法人企業列支消費性支出和從投資企業借款的管理。對投資者本人、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的相應所得,要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規范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財稅[2003]158號)規定,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加強規模較大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強建賬管理。主管稅務機關應督促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置賬簿。對不能設置賬簿的,應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等有關規定,核定其應稅所得率。稅務師、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和房地產估價等鑒證類中介機構不得實行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2.加強非法人企業注銷登記管理。企業投資者在注銷工商登記之前,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結清有關稅務事宜,未納稅所得應依法征收個人所得稅。
        3.加強個人消費支出與非法人企業生產經營支出管理。對企業資金用于投資者本人、家庭成員及其相關人員消費性和財產性支出的部分,應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規范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財稅[2003]158號)等有關規定,依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四)加強勞務報酬所得征收管理和工資、薪金所得比對管理
        各地稅務機關要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及時獲取相關勞務報酬支付信息,切實加強對各類勞務報酬,特別是一些報酬支付較高項目(如演藝、演講、咨詢、理財、專兼職培訓等)的個人所得稅管理,督促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扣繳義務。
        對高收入行業的企業,要匯總全員全額明細申報數據中工資、薪金所得總額,與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工資費用支出總額比對,規范企業如實申報和扣繳個人所得稅。
        (五)加強外籍個人取得所得的征收管理
        要積極與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協調配合,掌握外籍人員出入境時間及相關信息,為實施稅收管理和離境清稅等提供依據;積極與銀行及外匯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加強對外支付稅務證明管理,把住資金轉移關口。各級國稅局、地稅局要密切配合,建立外籍個人管理檔案,掌握不同國家外派人員的薪酬標準,重點加強來源于中國境內、由境外機構支付所得的管理。
        三、扎實開展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納稅評估和專項檢查
        各地稅務機關要將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納稅評估作為日常稅收管理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全員全額扣繳明細申報數據、自行納稅申報數據和從外部門獲取的信息,科學設定評估指標,創新評估方法,建立高收入者納稅評估體系。對納稅評估發現的疑點,要進行跟蹤核實、約談和調查,督促納稅人自行補正申報、補繳稅款。發現納稅人有稅收違法行為嫌疑的,要及時移交稅務稽查部門立案檢查。
        稽查部門要將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檢查列入稅收專項檢查范圍,認真部署落實。在檢查中,要特別關注高收入者的非勞動所得是否繳納稅款和符合條件的高收入者是否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對逃避納稅、應申報未申報、申報不實等情形,要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對典型案例,要通過媒體予以曝光。
        四、不斷改進納稅服務,引導高收入者依法誠信納稅
        各地稅務機關在加強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同時,要切實做好納稅服務工作。要有針對性地對高收入者開展個人所得稅法宣傳和政策輔導,引導高收入者主動申報、依法納稅,形成誠信納稅的良好氛圍;要推進“網上稅務局”建設,建立多元化的申報方式,為納稅人包括高收入者提供多渠道、便捷化的申報納稅服務;要積極了解納稅人的涉稅訴求,拓展咨詢渠道,提高咨詢回復質量和效率;要做好為納稅人開具完稅證明和納稅人的收入、納稅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個人股東股權轉讓怎么納稅
新三板股權轉讓:你要熟知的規范流程及稅收政策
[轉載]股權轉讓涉及到個人所得稅最常見的12個問題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問題解析
無形資產出資所取得的股權之轉讓如何處理所得稅?
股權轉讓涉稅問題(基礎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休宁县| 柘城县| 吴忠市| 承德县| 南岸区| 大理市| 武胜县| 民权县| 离岛区| 东明县| 彰化市| 桓台县| 阿坝| 阜南县| 沙湾县| 兴义市| 定西市| 汉源县| 遂川县| 嘉黎县| 呼伦贝尔市| 乾安县| 武义县| 临安市| 静乐县| 嘉定区| 津市市| 松阳县| 青神县| 凤冈县| 自贡市| 贵阳市| 霍州市| 固始县| 六枝特区| 洛南县| 乐山市| 黄石市| 鹰潭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