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倩的父母說:女兒倩倩,九歲,上小學三年級,平時與父母很少交流,對什么事都不冷不熱,對于同齡孩子喜歡的東西,她都不感興趣。每天寫作業時,不知要催她多少遍。本應2個小時的作業,也要拖到3至4個小時完成,根本談不上預習新課。
班主任老師也反映,倩倩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有時聽課走神,遇到問題不愿動腦筋,懼怕困難,學習成績不理想。
最讓倩倩的父母想不通的是,自己做事一向非常利索非常好強的人,可孩子這種磨蹭的毛病從哪兒學來的?不知孩子到底是智力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是什么原因?帶著這樣的疑問,前來尋求幫助。
案例分析:
這個案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專心的做一件事,但是這樣的孩子不一定存在智力問題,有些還很聰明,反應速度快。
經過分析,倩倩屬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力的兩個特點。倩倩的表現說明她的指向性和集中性都不穩定,這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寫字速度,還會影響聽課質量、聽課效率。孩子的思路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速度,就會有許多地方聽不懂,課后的作業就不會做,寫作業慢就是必然的了。關于倩倩上課有時走神的問題,還要從注意力說起,注意力可以分為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
主動注意它與自我控制能力密不可分,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玩游戲等對自己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就會集中精力專心去做這件事情,甚至對周圍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而被動注意是與學習任務無關的刺激引起的自發反應,如孩子在寫作業時,外面傳出一點聲音都會將注意力本能地轉向外面的聲音,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倩倩上課的走神表現為主動注意功能較差,所以,難以要求她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專家支招:
1、
父母隨意指責孩子拖拉、磨蹭,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因為孩子會把老師和家長的話當成真理,就很容易讓孩子感覺自己就是慢,永遠快不起來了;
2、
孩子寫作業慢有幾種情況:注意力不集中、時間觀念差、故意拖延時間、條理性差、協調性差等;
孩子上課走神有幾種情況:孩子的某種能力缺失(如:聽講能力、控制能力、視--動通道出現了問題等),孩子的抑制能力的落后(如:不知時間、不知感受時間等),孩子的學習動機(沒有興趣、失去自信)等。找到原因所在,有針對性的指導;
3、從心理上接納孩子的一切
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以及個性發展特點,避免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經驗認識和解決問題,而不去考慮孩子對同一問題的態度和想法,避免嘮叨,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和贊揚、多引導和啟發,少批評和指責,這樣孩子才會增強自信心。
專業訓練
1、
2、
經訓練,倩倩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學習效率明顯提高,期中考試(語、數、英)三科成績平均提高近20分。倩倩的父母深有體會的說:訓練過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啊,倩倩的班主任老師說:倩倩上課主動舉手發言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從倩倩的臉上可以看到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