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分析師參與外部評選再添一道“緊箍咒”。記者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已向券商下發《證券分析師參加外部評選規范(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對分析師參與證券公司之外第三方機構主辦的對證券公司、分析師的研究能力進行評價的活動再次進行規范。
協會要求,嚴禁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向投票人請客送禮,包括提供禮金、禮品、旅游、紅包、娛樂健身等利益,或者以其它變通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同時嚴禁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刊載或發送拉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各類自媒體上刊載或以郵件形式發送拉票信息,以微信名、微博、博客名或昵稱附注形式顯示拉票信息,或在提供研究服務時附帶發送拉票信息等。
分析師獲獎后身價“水漲船高”或成為歷史。根據《征求意見稿》,評選結果只是作為對分師個人社會評價的參考依據,不得作為對分析師薪酬依據。
券商應對分析師參加評選活動進行統一管理
《征求意見稿》指出,制定此次規范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分析師廉潔從業管理和聲譽管理,促進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健康發展,提高證券研究報告質量,促進形成客觀、公正的外部評選機制。
協會要求,券商應當對分析師參加評選活動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分析師參加有關評選活動各個環節廉潔自律的內部控制和責任追究機制,規范分析師參加評選行為。對計劃參與的評選活動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主辦方是否為《證券分析師評選動組織機構自律公約》締約機構、評選活動的組織情況、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評選結果的公正性等。對于不符合評求的評選,證券公司應主動拒絕參加。
此外,未經證券公司報名,主辦方自主將證券公司或證券分析師列為參評對象的,證券公司可要求主辦方將其公司或分析師撤出評選并公告。
三類人員被限制參評
此次《征求意見稿》對參選分析師的資格也提出了要求。協會指出,證券公司合規部門應認真審核推薦參加評選分析師的參評資格,公司推薦的參評人員應是合規展業、勤勉盡責、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人員。因違規受到處罰或自律懲戒的下列人員,公司應限制其參加評選活動。
具體來看,有三類人員限制參與評選:
(一)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的,當年及未來兩年不得推薦參加評選,計算起始日期以違規處罰發布日期為準(下同);
(二)被中國證監會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或被中國證券業協會采取自律懲戒措施的,當年及未來一個年度不得推薦參加評選;
(三)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當年不得參加評選,計算起始日期以被立案調查日期為準。
嚴禁對投票人請客送禮等,微信名等備注拉票信息也不行
此次《征求意見稿》指出,分析師不得以不正當手段影響評選結果,券商發現分析師以不正當方式參加評選的,應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報送協會。
協會要求,嚴禁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向投票人請客送禮,包括提供禮金、禮品、旅游、紅包、娛樂健身等利益,或者以其它變通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
此外,對分析師以各種形式刊載或發送拉票信息也予以禁止,這種觀念拉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各類自媒體上刊載或以郵件形式發送拉票信息,以微信名、微博、博客名或昵稱附注形式顯示拉票信息,或在提供研究服務時附帶發送拉票信息等。
回看歷年來的分析師評選,分析師為拉票使盡渾身招數,曾出現過泳裝秀、影星模特助陣,甚至賣方女銷售給基金經理送早餐等各式的花樣拜票手法。而在業內人看來,分析師一旦被利益綁架,容易喪失專業研究能力和服務精神。
而為了讓評選結果更能反映真實實力,證券業協會也曾對部分機構存在的過激的拉票行為進行點名批評。
彼時,協會也曾下發過《關于加強對證券分析師參加有關評選活動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對評選活動進行規范。不過隨著《征求意見稿》的下發并實施,該通知也同時廢止。
評選結果不得作為分析師薪酬依據
按照以前的慣例,一旦分析師在業內第三方,比如新財富評選中獲獎,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名利效應”,以數倍薪酬跳槽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是,分析師因為獲獎而一朝成名,身價“水漲船高”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征求意見稿》指出,券商應當引導分析師客觀、理性看待評結果,建立合理的發布證券研究報告相關人員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維護分析師執業獨立性。評選結果只是作為對分師個人社會評價的參考依據,不得作為對分析師薪酬依據。
事實上,在“外有強監管,內有嚴考核”的壓力之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券商分析師的研究生態開始悄然生變。新財富分析師評選取消之后,分倉傭金收入就成為對分析師業績考核的最重要指標。據上證報報道,某大型上市券商研究所正對分析師進行傭金收入考核,不達標的行業首席分析師將被換乃至勸退,其計算機、傳媒行業的首席已經換人。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