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色,這大概是一個需要很多人去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色這個字,有很多個意思,但在大部分的人眼中,它只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顏色的色,指的是光通過視覺之后產生的各種印象。而另一種意思,就是我們心中最覺得羞于啟齒的東西,就是情,或者是欲了。這話是在我們眼中最常見的意思,但在古人的眼中,這個色大多時候,都是值得人好好說道說道的。
正是因為這種話,才有了老祖宗說過的一句俗語,叫做:“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這話說出來之后,我們細細品味是發現其中的自相矛盾的。這前半句看似是在警醒人們,告訴人們色是一把可以刮自己骨頭的鋼刀,貌似是在讓人注意不可存“色”。但這后半句就又有些不一樣了,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沒有色的話路是會斷的而人也是會稀少的,又似乎在為“色”討公道。可以說,這兩句話聽上去自相矛盾多了。
那這兩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你可以理解嗎?其實,這兩句話雖然如今在我們看來還是一句俗語,但它真的是有出處的。其實,這句話出自北宋的一首歌,叫做《酒色財氣歌》。在這首歌中,也是像這具俗語一樣,先是表達出對色的警醒,而后半句話則是在為“色”打掩護。
其實,在這句俗語的出處中,我們通篇理解之后,就能夠明白,這其實是古人的一種抉擇。古人生活的那個年代中,因為一個“色”字而產生眾多變化的情況實在太多了,所以,他們對“色”有了一些警惕。但也有一句話叫做過猶不及,生熱為人,又哪里能沒有對“色”的追求的呢?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沒有色造成的諸多影響。
可以說,這句俗語雖然單看是很矛盾的。但我們在仔細了解原作品以及這句話和古代的歷史后,我們大概就可以明白這其中的內容了。在古人的眼中,色這種東西確實不好,但沒有色又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這句話是老祖宗對“色”這個字的最好詮釋了。不過分的規勸,不讓人徹底的清心寡欲,更是說出了如果沒有的話會有什么后果。可以說,這是最值得我們了解的事情了。
如今的你,是不是能夠理解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呢?你對這句話又有什么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