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更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愿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都不合情理。 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寬容、智慧、隨緣,以淡然的心態面對人生。不要執著感情,只要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得失心、執著心,放下過去的煩惱、不執著現在、不擔憂未來,你的內心就會平靜。很多時候、很多事,既然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惟有放下,才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寬容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謂、無拘無束、無塵無染。當然,寬容不是無原則地放縱,也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是智慧人持有的一種忍耐。
智慧猶如一盞明燈,它輕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智慧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洞砌過去、現在、未來。所以有一句話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明理很重要,這就需要有智慧。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短短今生一面,前世多少緣。牽手是有一種緣,回眸是一種緣,擦肩是一種緣,生命是一種緣,親情是一種緣……,假如還有來生,來生也是一種緣。組成人生的,就是那無數個緣,讓你去結、去解。惜緣、隨緣,才能靜心看緣起緣落。
我們之所以有很多追求,無非是為了獲得幸福的人生。我們為了能夠掌握謀生的技能而上學,為生存而工作,為建立情感而成家,為造就健康的身體而鍛煉。雖然這些也關系到我們的人生幸福,卻不是最關鍵的因素。事實上,最重要的恰恰是最不為我們所注意的,那就是我們的心。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往往只是責怪環境,而很少有人去反省自己的內心,其實心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世界之所以會呈現種種的差別,也是由于人心的差別。因為心的不同,這個世界才有文明與野蠻、道德與罪惡、痛苦與快樂、善良與丑陋、清凈與染污、光明與黑暗的不同。我們要改造世界,獲得人生幸福,無疑要從改造心靈下手?,F代的物質文明,給人類生存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恐怖和不安。廣島原子彈的爆炸,使一座完整的城市和幾十萬人的生命,在剎那間就灰飛煙滅,這是多么可怕??萍急旧頉]有善惡可言,既可用于造福人類,也可用于毀滅世界,問題只是在于,使用它的人有一顆什么樣的心靈。
如果我們的內心充滿貪婪、怨恨、癡情、傲慢、嫉妒,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呈現出什么情景,可想而知。相反,如果我們擁有道德、智慧、寬容,那么就會出現光明、和諧的局面。我們擁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出現什么樣的世界。所謂的境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心態的健康與否,又直接關系到人生的苦樂。古人云,“風月無今古,情懷各相異”,便是說明這個道理。風與月永遠都是那樣,但由于人們心境不同,所產生的感覺往往大異其趣。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感覺也是相異的。同樣的飯菜,健康時感覺它可口香甜;病弱時又感覺它味同嚼蠟。原因是什么呢?因為我們所謂的快樂,除了外在的環境因素,還需要主體的心靈去感受。當你感覺快樂時才是快樂,而感覺痛苦時則是痛苦。所以一個人快樂與否,實在不能從表面現象來看,只有當事者才是最清楚的。
擁有健康的心境,是快樂幸福的根本。倘若一個人心境不好,那么有錢痛苦,沒錢也痛苦;有地位痛苦,沒地位也痛苦;有事業痛苦,沒事業也痛苦。我們為什么不能擁有良好的心境呢?就是因為我們還有煩惱,所以才不能獲得幸福。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內容如下:
一個人莫名其妙的不知被誰推到了一口很深的枯井里,他很生氣、很委屈、很無助,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要遭此厄運,他覺得命運對他很不公平。他孤獨無助的坐在井底,絕望的等死。后來,不知道又是誰,隔三差五的往枯井里扔垃圾,這個人更加惱怒,覺得自己很委屈,本來就已經夠倒霉的了,居然還有人落井下石。再后來呢,你知道是什么結果嗎?枯井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掉進井里的那個人最后是踩在越堆越高的垃圾上逃離枯井的。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難,人生很多事情都無法規劃,意外總是發生。當你沉浸于痛苦而無法自拔的時候,當你感覺一切都已毀滅的時候,當你覺得無力回天的時候,轉機也許就在那時出現,關鍵看你的心如何選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要幸福還是要痛苦,完全在于你如何選擇。所以不要再去恨,不要再去怨,不要再顧影自憐,因為逝去的情已然逝去,放下過去的愛恨情仇,珍惜現在,過好當下的每一天,讓自己做個快樂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