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是有區別的,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參加險種不同。根據《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個險種;而靈活就業人員,則可以以個人名義自愿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同時根據新修訂的《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靈活就業人員不納入失業保險的參加人群范圍。因此,以個人名義參加社會保險,只能選擇參加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兩個險種。
(2)繳費金額不同。用人單位的職工參加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工傷和生育全部由用人單位繳納;以個人名義參加社會保險,一是不用繳納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二是參加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由個人繳納。
這家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規定,勞動者在被用人單位錄用后,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者在試用期間應當享有全部的勞動權利,這些權利也包括參加社會保險。因此,不論是否處在試用期,用人單位都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社會保險。
目前,由于我省實行地稅全責征收,因此用人單位可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屬地地方稅務部門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同時,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職工向地方稅務部門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對于不愿意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的員工,企業應當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為其員工辦理參保登記。
根據《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如用人單位不為員工辦理參保登記,社會保險行政機關將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將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并對其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這份協議是無效的。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社保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政策上帶有強制性,因此,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自愿不購買社保的協議書,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內容由佛山人社編輯小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