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是:年紀達到六十歲。“弗借債”是:不再借債。“七十”是:年紀達到七十歲。“弗過夜”是:不在家外過夜。“八十”是:年紀達到八十歲。“弗出門”是:不再到遠一點的地方走親訪友。
整句是:到了六十歲不再借債,到了七十歲不再在家外過夜,到了八十歲不再遠游外出。
另外轉載:
常言道: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意思是說,年事已高的人,隨時都可發生意外,應盡量避免到親友家赴宴留宿。實踐證明,這一民諺確有其科學道理。
進入老年期后,很多老年病慢性病都接踵而來。所以,人到七十,在一天之內,尤其是在半夜和清晨,難保沒有意外發生,萬一有意外病痛,在陌生的環境會增加治理的困難,對人對己都不利。另一方面,老年人聽力視力均有所下降,行動不便,反應遲緩,在陌生地方過夜,晚上如廁也諸多不便。筆者曾見到一位老人在朋友家留宿,夜間上廁所時被障礙物絆倒而致股骨頸骨折,苦不堪言。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故七十不留宿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到八十以后,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有所增加,即使是一餐飯的時間,也難保平安了,應處處留神。特別是在餐中食后發病機會更大。老人在外出赴宴、留餐,親友團聚時,精神興奮,情緒激動,加上美味佳肴,極易過飽而致病。另外老年人口腔感覺功能下降,吞咽反射遲緩且常不協調,很易錯喉或食道異物梗塞。曾有一老年人應邀去老友家做客,吃雞時骨頭卡在食道里,他就大口強吞饅頭,想把雞骨壓下去。結果適得其反,骨頭在食管里越扎越深,穿透食管,損傷了人體最大的動脈——主動脈。幾經周折,醫生雖然順利取出雞骨,但已損傷的主動脈因有感染,難以修復。最后終因反復大量嘔血而命歸西天。據說英國壽星托馬斯帕爾經歷了9位國王,在152歲時,被召到倫敦,應邀參加王宮的盛宴后去世。著名解剖學家卡爾維解剖了他的遺體,未發現任何衰老跡象,推測其死亡是過度飽食所致。這與八十不留餐不謀而合。
總之,耄耋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和耳目失聰以及年邁、行動欠佳者,難保某一天突然發病或出現意外。因此,最好不要赴宴留宿。萬一出事對自己對親友都不好。老年人應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態心中有數,盡量少訪親留宿留餐。必須去時,應有熟悉老人健康狀況的人陪伴攙扶或攜帶手杖,并注意節制飲食,細嚼慢咽,限制酒量,控制情緒,并隨身攜帶必要藥品,以備急用。
實際上,老年人即使在自己家中,也應注意生活起居,飲食有節,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壽。“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短短十個字,言簡意賅,不失為養生箴言。
[責任編輯:吳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