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體重4大目標得到合理的控制,可顯著降低各種并發癥和合并癥的發病風險,而且越早達標,獲益越大。要達到以上目標,需要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臨床上適合糖友控制“四高”(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體重高)的藥物有哪些?每類藥物有何優缺點呢?本文都給您總結好了。
九類降血糖藥物
1.二甲雙胍
主要通過減輕胰島素抵抗,促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輸出來降低血糖。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一線首選全程降糖藥物,可單獨使用,也可和其他降糖藥聯合使用。
優點: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還可降低體重、血壓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顯著改善長期預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選。安全性好,單獨應用不會引起低血糖。
缺點:胃腸道反應多見,長期應用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心衰缺氧、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發生乳酸酸中毒。
2.磺酰脲類
主要通過與胰島B細胞上的磺酰脲受體結合,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胰島中至少存在30%正常B細胞是其產生作用的必要條件。
常用的藥物有格列齊特及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吡嗪及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格列美脲。
優點:療效突出,是2型糖尿病一線用藥,對心血管無不良影響,部分藥物還具有減少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及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如格列齊特)。
缺點:容易發生低血糖及體重增加,個別病人會出現皮膚過敏反應、白細胞減少等。使用過程中會發生繼發性失效。
3.格列奈類
新一代胰島素促泌劑,可誘導B細胞分泌胰島素。
代表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可與其他各類口服降糖藥物及基礎胰島素聯合使用。
優點:可以模擬餐時胰島素生理性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發生低血糖,對體重影響小,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餐時即服,方便靈活,病人依從性好,對于進餐不規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適用。磺脲類藥物失效時,改用格列奈類仍有效。
缺點:也會引起低血糖。
4.a-糖苷酶抑制劑
在腸道中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延緩碳水化合物降解和吸收。降餐后高血糖效果好,適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的中國患者,可與飲食、運動及其他降糖藥物聯合使用。
代表藥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用法為進餐時與第一口主食同時嚼服。
優點:降糖效果肯定,主要在腸道局部作用,肝腎等全身副作用少,不增加體重或能減輕體重,單用本藥不引起低血糖,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適合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伴有腎功能損害患者。
缺點:易導致細菌酵解產氣增加。部分患者初用時有腹脹、排氣增多等胃腸道反應。胃腸功能紊亂者、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禁用。與其他降糖藥聯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發生,應使用葡萄糖糾正,進食淀粉類食物無效。
5.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
通過多個途徑增強靶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的抵抗,作用的發揮需要胰島素的存在。
代表藥物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優點:不刺激胰島素分泌,而是通過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來發揮降糖作用。適用2型糖尿病、糖耐量減低及代謝綜合征,可與雙胍類、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合用可進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
缺點:增加心衰風險,心功能3級以上禁用。65歲以上老年患者慎用本品。起效較慢,可導致水鈉潴留,引起水腫及體重稍增,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6.GLP-1受體激動劑
本品屬于GLP-1的類似物,具有與GLP-1的類似作用,即以葡萄糖依賴方式作用于胰島B細胞,增加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刺激胰島B細胞增殖和分化,具有胰島保護作用;并抑制食欲與攝食;延緩胃排空等。
已上市藥物有:包括艾塞那肽、貝那魯肽、艾塞那肽周制劑、利拉魯肽、利司那肽、度拉糖肽。
優點:除了能夠顯著降低血糖,還能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改善B細胞功能,由于其具有符合生理需求的葡萄糖濃度依賴的降糖機制,因而低血糖風險很低。
缺點: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需注射用藥,不推薦該藥作為一線用藥。不適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
?
7.DPP-4抑制劑
通過抑制DPP-4的活性,有效減少了GLP-1的失活,在生理范圍內增加有活性的GLP-1水平,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并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釋放,降低肝臟葡萄糖的生成,從而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
已上市的藥物有:利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磷酸西格列汀、苯甲酸阿格列汀。
優點:增加內源性GLP-1水平,同時改善胰島A細胞和B細胞功能障礙,具有降糖療效確切、低血糖風險小、不增加體重、無胃腸道反應,安全性及耐受性高等優點。每天一次口服用藥,依從性好。
缺點:可能產生神經源性炎癥、血壓升高、促發免疫反應等不良反應,但不多見。
8.SGLT-2抑制劑
主要通過抑制SGLT-2活性,減少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出,從而降低血糖。
已上市藥物有:卡格列凈、達格列浄、恩格列凈、依格列凈、魯格列凈以及托格列凈。
優點:極少發生低血糖,并對改善體重和血壓有益處??诜瑒?,一天一次,依從性好。
缺點:可能與鼻咽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有關,長期用藥的安全性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9.胰島素及其類似物
胰島素制劑直接促進血糖的利用,發揮降糖作用,是目前治療糖尿病最重要的降糖藥。胰島素根據其作用特點可分為有短效、中效、長效、預混諸多制劑。
速效:如賴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均為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
短效:正規胰島素、優泌林R(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R(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
中效:珠蛋白鋅胰島素、低精蛋白鋅胰島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N)、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優泌林N);
長效:精蛋白鋅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德谷胰島素;
預混胰島素: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諾和銳30)、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混合注射液(優泌樂25)、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混合注射液(優泌林70/3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30R)。
短效胰島素制劑,也可以與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制劑合并使用。
優點:胰島素及胰島素類似物是迄今為止控制血糖最強有力的武器,對肝腎無不良影響,所有不適合用口服降糖藥的糖尿病患者均可改用胰島素治療。早期使用胰島素還可有助于保護和修復胰島B細胞功能。
缺點:低血糖風險相對較高,可致體重增加,個別患者注射部位出現皮膚過敏或脂肪萎縮,注射給藥給患者帶來不便。
兩類調血脂藥物的優缺點
1.他汀類降脂藥
用于以膽固醇升高為主的高脂血癥。代表藥物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
優點: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降脂藥。
缺點:建議患者在服用他汀期間出現肌肉不適或無力癥狀以及排褐色尿時應及時報告 ,并進一步檢測CK,若大于正常上限的10倍,發生或高度懷疑肌炎,應立即停藥。
2.貝特類
臨床可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臨床上常用的貝特類藥物: 非諾貝特、苯扎貝特、吉非貝齊。
優點:貝特類藥物平均可使總膽固醇(TC)降低 6%-1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降低5%-20%,TG 降低20%-50%,HDL- C 升高10%-20%。其中苯扎貝特可改善胰島素釋放功能,有助于降血糖,非諾貝特具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新發糖尿病的發生。
缺點:常見不良反應為消化不良、膽石癥等,也可引起肝酶升高和肌病。絕對禁忌證為嚴重腎病和嚴重肝病。吉非羅齊雖有明顯的調脂療效,但安全性不如其他貝特類藥物。由于貝特類單用或與他汀類合用時也可發生肌病,應用貝特類藥物時也需監測肝酶與肌酶。
五類降血壓藥物
糖尿病患者降壓藥的選擇遵循藥物對血糖影響小或有益于控制血糖的藥物,常用降壓藥如下,可以根據病情選用。
1.ACEI和ARB類
這類藥物被各種指南推薦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尤其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腎病時的首選。
代表藥物: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等;ARB有纈沙坦、厄貝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
優點:這兩類藥物不僅降壓效果明確,對糖、脂肪代謝無不良影響,而且可減少尿蛋白排泄,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具有保護作用,且ACEI類對性功能無明顯影響。此外,ACEI 或 ARB 也是聯合應用降壓藥物時必須包含的藥物。
缺點: ACEI會導致高血鉀,對合并腎血管狹窄、嚴重腎功能不全、高血鉀、服用后出現干咳的患者禁用;ARB不良反應少,很少引起干咳,對于不能耐受 ACEI 的患者可選用 ARB,但也有高血鉀的報道,腎血管狹窄時亦禁用。
2.鈣離子拮抗劑
代表藥物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短效或中效);硝苯地控釋片,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西尼地平、拉西地平、維拉帕米緩釋片(均為長效)等。
優點:該藥具有擴張阻力血管作用,降壓效力高居各類降壓藥物之首,不影響糖、脂代謝,極少引起陽痿,適用于糖尿病合并中、重度高血壓和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及糖尿病高血壓合并心絞痛、高血壓合并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缺點:部分病人服用后會出現頭部脹痛、顏面潮紅、心慌、腳踝水腫及牙齦增生、直立性低血壓(硝苯地平最突出)。目前主張最好選擇降壓作用更平穩、副作用相對較小的緩釋劑或長效制劑。
3.利尿劑
通過利尿作用減少血容量而起到降壓作用,是多種單片復方降壓制劑必需成分,也是臨床上難治性高血壓必不可少的添加成分。
代表藥物有:氫氯噻嗪、呋噻米、螺內酯、吲達帕胺等。
優點:此類藥物降壓作用緩和,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小劑量短期使用時對糖、脂肪及電解質代謝無不良影響。吲達帕胺,目前認為它是一種兼有利尿及鈣拮抗作用的藥物,對糖、脂代謝無不利影響,主要經膽汁排泄,故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缺點:此類藥物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可引起電解質紊亂以及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并影響男性性功能,故一般不作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一線用藥。
4.α-受體阻滯劑
通過阻滯血管平滑肌的α受體,使外周血管舒張從而有效地降低血壓,
代表藥物是派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優點:除可有效地降壓外,對糖、脂肪等代謝無不良影響,甚至還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且能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慢心率及促進胰島素的釋放,對于合并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還可以緩解排尿困難的癥狀,故適用于伴有前列腺增生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缺點: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盡管對糖代謝沒有不良影響,現僅用于合并前列腺增生及血壓很難控制的患者,糖尿病部分患者易合并直立性低血壓,所以使用時更應注意,特別是第一次服用,長期應用可出現耐藥現象。
5.β-受體阻滯劑
此類藥物包括傳統的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和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及是新型β受體阻滯藥(如卡維地洛),此類藥物降壓作用緩和,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但多項研究表明β-受體阻滯劑對糖、脂代謝均可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并具有誘發糖尿病的風險(但不同類型的β受體阻滯劑對糖脂代謝的影響有所差異)。正因為如此,β-受體阻滯劑一般不作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首選降壓藥,但也不是絕對禁忌癥,對于心率較快同時伴有冠心病或心絞痛(特別是心肌梗死后)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選用高性選擇性β1 受體阻滯劑或新型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如對糖、脂代謝影響很小,可降低糖尿病人的冠心病事件。
控制體重藥
目前為止被批準的OTC減肥藥物僅有一種,就是“奧利司他”,但是這種減肥藥物其實僅僅適合于體重指數(BMI)大于等于24的肥胖人群,而且這種藥物在服用階段還有不少禁忌,所以并不適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而市場上大做廣告的一些“保健減肥藥”和“減肥用品”,大多數并未經科學的臨床驗證,有些還是偽劣產品,不僅無用,而且有害,各位糖友需提高警惕。目前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主要還是要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但下列幾種降糖藥除了具有較好的降糖作用外對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有幫助。所以建議超重或有超重傾向的糖友使用。
1.GLP-1類藥物
降糖的同時可明顯減輕體重。GLP-1藥物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降低人體的食欲,并在進餐時減少胃腸道的蠕動,產生飽腹感,有助于降低體重,是目前減重效果最佳的降糖藥物。
2.二甲雙胍
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輕度減輕體重,單用無低血糖風險,有心血管保護作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降低餐后血糖,輕度減輕體重,單用無低血糖風險,可降低其他降糖藥物可能引起的低血糖風險。
4.SGLT-2抑制劑
降低血糖,明顯減輕體重,并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當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時知道如何選擇藥物了嗎?
作者:駐馬店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陳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