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食用油降血脂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樣,選擇吃了某一種油,就可以達到降血脂的目的,較為理性客觀的說法是:選擇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相對于那些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對血脂及心血管健康會有一定好處。
但并不能通過食用油來降低血脂,因為無論再好的食用油,其主要成分仍舊為脂肪,且熱量均很高,而攝入食用油量超標(每天烹調食用油限制在25~30克為宜),同樣會對血脂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引起肥胖等問題。
所以,對于高血脂等慢病人群而言,在有限的食用油攝入量的前提下,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歐米伽3系列的食用油,對血脂的調節與控制更有利!
如橄欖油(地中海地區的常規用油,地中海飲食是預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種飲食結構)、菜籽油、紫蘇油、山茶油等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食用油。
此外如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比較建議這些食用油搭配著來吃,因為這樣可以彌補單一食用油中脂肪酸比較不合理的情況。
加之,一些植物油,特別是橄欖油、菜籽油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它們的結構不太問題,在高溫下容易氧化產生有潛在威脅的物質醛類,所以食用油的選擇還要考慮到烹調方式。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橄欖油、菜籽油、山茶油等主要用于涼拌,且不要購買太多,保證其質量,而常見的玉米油、大豆或花生油以及按比例搭配的調和油可以用于常規的炒菜、燉菜等,油炸不太適合植物油,超過180攝入度的溫度它們都容易變性。
也因此,油炸的烹調方式更適合使用動物油或棕櫚油、椰子油,但從控制血脂的角度來說,不論是油炸的烹飪方式還是上面的這三種含有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都不太建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