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悟道 | 玄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道德經》主要論述了“道”和“德”,有的版本明確把它分為道經與德經兩部分。道,講的是宇宙起源和總規律;德,說的是我們如何按照道的規律去修身增能量。德經占了一多半的章節,可見修德積德的重要性。老子在《道德經》里講了各種各樣的德,包括上德、下德、孔德、含德、常德、廣德、建德等等。而玄德無疑是老子最看重的德。我們常說,重要的事情講三遍。而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把“玄德”明確講了三遍。

“玄德”第一次出現在《道德經》第十章中,“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天地自然,雖然滋生萬物,養育萬物,做了很多成就萬物的事情,但它從不以功自居;它讓萬物自由生長,順其自然地發展,不會去約束它、主宰它。這種表現就是玄德。“玄”的本義是赤黑色,這種顏色較為模糊,由此引申出深奧,玄妙等意思。所以,玄德就是深奧的德、看不出的德、玄妙的德。老子形容“道”是“玄之又玄”,可見玄德也是最接近道的一種德。

我們生活的世界里有什么樣的德可以看作是玄德呢?

第一是天地。老子說“天地不仁”;天地“不自生”;“天之道,利而不害”;“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第二是圣人。《道德經》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第三是父母。幾乎所有的父母把孩子生下來,無怨無悔把他們養大成人,默默地祝福他們平安幸福,從來沒想過會得到什么回報。由此可見,玄德是無私的德、至高的德、偉大的德。

除了第十章,老子又在《道德經》第五十一、六十五章中重復講了兩次玄德。還有很多章節,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玄德”二字,但卻闡述了玄德的含義或表現。比如第二章“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十四章“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一言以蔽之,玄德是與天地圣人同頻的德。一個人一旦擁有這樣的德就可以接通宇宙間高維空間的能量管道,接引和生發無限的正能量,收獲無邊無量的福報。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在中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其中的劉備因其“推誠任賢、寬仁得眾”,而成為與曹操、孫權齊名的蜀國君主。劉備的成功不在才華卓越,而在厚德載物。他臨死之前教育自己的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這是他人生智慧的結晶,也是他一生成功經驗的總結。劉備起自寒微,以一販履織席之貧民,能分得三分之一的天下,靠的就是自己的“玄德”。

劉備三顧茅廬,放下身段,俯身求賢,彰顯的是玄德;與張飛和關羽桃園結義,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修養的是玄德;人生處在低潮時,能做到屈身守分,韜光養晦,以待天時,踐行的是玄德;對待身邊的人,知人善任,默默地幫助人和成就人,進而得道多助,實證了玄德。劉備的名為“備”,字就是“玄德”。縱觀劉備的一生,非常好地闡釋了一個人實修“玄德”的價值,修養玄德就可以功成名就、圓滿人生。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修養玄德而實現“活好與走好”人生目標的人。

我有一位退休的公務員朋友,前兩天給我講了他珍藏了30年的故事。他說,在自己結婚六周年之際,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說他的女兒不是他親生的。他就帶著女兒去醫院做親子鑒定,結果出來后,他萬念俱灰。怎么辦?

在經過一番思慮之后,他選擇了接受女兒。他說:如果我那時選擇離婚,那個只有六歲的孩子其人生將經歷天塌地陷式的災難。孩子是無辜的,既然來到我的生命里,喊了我六年爸爸,說明我們有緣我要成全她。自此之后,他對這個孩子付出了比親生父親還要多的精力和代價,去撫養她成長。

后來,這個女孩子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現在就職于韓國某跨國公司,并且結婚成家,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的這位朋友在韓國參加完女兒的婚禮回國之后,才決定結束自己這一段不幸的婚姻。但是,直到現在他從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過自己的這段經歷,也永遠不會告訴自己的女兒。他說:“孩子是無辜的,不應該承受這樣的打擊。我和自己的妻子也是協議離婚,我想給她自由,圓她自己的夢。”

那一天,我聽完這位朋友的訴說,沉默了良久。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其實說什么都是多余的,我被他身上玄德的光所震懾。這樣的人超脫了世俗思維的羈絆,以“利而不害、無我利他”的精神,演繹了玄德的奧妙。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我的這位朋友出身不好,童年受盡了人間寒涼;少年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差點兒被餓死;青年時期曾患過嚴重的胃潰瘍,受盡了病痛的折磨。而步入晚年之后,衣食無憂,無病無災,拿著相機悠游名山大川,踏訪名勝古跡,志在為祖國山河立傳。這樣幸福的晚年一定是得益于他幾十年修煉的玄德!

縱觀古今中外,凡循《道德經》思想,一生修養玄德恒定不輟者,無不獲得自在圓滿的人生。凡汲老子智慧,一生真正做到利而不害、為而不爭者,無不呈現沒身不殆、死而不亡的果報。

編輯整理:道德經學用 | 星火編輯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老子道德經1
讀《道德經》感悟
老子《道德經》的幾個主要觀點
老子道德經讀后感
呂祖《道德經》解讀
劉備為何能稱帝?原來他的名字里蘊含著這樣的道教文化底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博湖县| 甘德县| 泰安市| 临漳县| 太原市| 景宁| 南充市| 新泰市| 色达县| 临猗县| 临朐县| 陇川县| 大名县| 托克托县| 凯里市| 邯郸县| 石台县| 宜章县| 雷山县| 澎湖县| 南京市| 华安县| 炎陵县| 乐业县| 海城市| 仪征市| 周宁县| 鄄城县| 无棣县| 丹阳市| 新闻| 房山区| 北安市| 大连市| 出国| 甘谷县| 洛隆县| 蓬安县| 漳州市|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