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說起過去一些朋友同學,現在很多事業都做得不錯,但是家庭卻不太和諧。有些故事講起來,真讓人唏噓不已……
其實,夫妻相處的道理,大家都懂。若提問:怎么才能處理好夫妻關系?相信有90%的夫妻都會回答“尊重理解,和諧相處”。但是我們去看看,有多少夫妻是和睦的?是彼此尊重的呢?
夫妻關系有三種:上等夫妻關系是互相欣賞;中等夫妻關系是互相理解;下等夫妻關系是互相包容;如果連包容也做不到,那就只有互相傷害了……
最好的夫妻關系是一種“融合”!那么什么時候,兩個毫無血緣關系、在不同環境里長大的人才能融合呢?唯有您柔軟時才能夠融合;如果您是堅硬的,您怎么能夠融合呢?
柔軟柔和,是合道的狀態,是初生嬰兒的狀態,是萬物生長的狀態;柔軟柔和,也是大道規律的妙處:柔軟柔和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受到別人的照顧;而特別強大和堅硬的人,則更容易遭到提防和挑戰。
家庭之中、夫妻之間如果想和睦相處,強大的一方更應該處下、更應該柔和。
有很多成功的領導者,他們回到家,和父母的關系特別親近,和愛人的關系特別暖心;在崗位上,他們和員工的關系也充滿感恩、誠信和友善。這就是柔和、處下的好處。反過來說,如果您事業很成功,但是回家也擺出一副領導高高在上的架勢,那家里一定很不成功!可家里若不和諧,我們事業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一章中說:“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意思是說,大國要像居于下游那樣,能作為天下江河自動交匯和向往的地方;越是強大者,就越是要有做天下之母的包容和慈悲之心。
所以,當我們放低姿態,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當我們懂得柔和示弱,反而會得到別人的愛戴。這樣,我們才能與整體融合,與愛人融合——融為一體,攜手共進,這才是人生最幸福、最美滿、最有滋有味的生活!
有一位朋友,這次八月份是第一次來“道德經學用研習營”參與學習。他是一個事業很成功的大男人,可在幾天的課程中卻忍不住一直流淚,因為他每天都看到太多感動的人和事情。他說:“我這一顆堅硬的心在融化……”
他小時候學習不好,所以總挨揍,那時候父親打他毫不留情,下手特別狠!后來,他就在15歲那年,揣著學費,拿著一封信,跑到了哈爾濱去投奔親戚,不想再回家了。
由于這么多年,在外打拼的大事小情都只能靠自己,所以磨練得他個性非常剛強。到現在,他也算有點小成就,而且把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照顧得很好,包括他夫人家這邊,每個人他也都照應得面面俱到。所以,他覺得自己對得起家庭、對得起夫人!
正因為他都做到了,所以自打結婚以來,在他嘴里,就從來沒說過“對不起,我錯了”這種向夫人道歉的任何話語。就在來研習營之前的一個月,他還和夫人嚴重的拌了一次嘴。當時一氣之下,他收拾東西,轉身就走,把夫人撂在家里,打電話也不接!
現在回想起來,他越來越感覺自己心里很慚愧——他發現自己大男子主義太重,一點都不體諒夫人的感受。其實,夫妻倆吵架真沒有什么大事,都是因為小事,比如他回家晚了,不打電話等等……
他說,昨天他們小組討論時,他挨了全組的批斗!關鍵是大家還都說得很對——以至于說得他簡直無地自容、啞口無言!所以,一下課,他就拿起電話,給夫人撥了一個國際長途。在電話里,他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和夫人說了“對不起,我錯了,請原諒”這幾句話!
他說:“這是我以前絕不可能說出口的話!要不是來學習《道德經》,這就是我這輩子也不可能說的話!”
當時,他夫人在電話里聽得愣住了,問他:“你怎么了?”
他倒也老實,告訴夫人說自己挨“批斗”了,然后他夫人說:“那我接受你的道歉!”
從那天開始到現在,他每天都給夫人打電話,他夫人特高興!
她夫人告訴他說:“其實,你要能說一句好話,全家都能高興好幾天。可只要你一拉臉,全家都得跟著不舒服……”
聽了夫人的話,他再回想以前自己在家里的強勢、高高在上,更加感到非常慚愧!感到非常對不起夫人和孩子!
最后,這位男士說:“”今后我要把我的心修柔和,把我的態度修處下。我還要把‘對不起、請原諒、謝謝您、我愛你’這十二個字經常說!”
他告訴大家,這次來學習《道德經》完全是打開了自己人生一扇嶄新的大門——讓他從主動道歉、從柔和處下中一下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和諧!所以,他要從當下開始,就從自己改變:他要在一個月之內背會《道德經》,將來所有的事都用《道德經》來管理自己。
他說,在自己改變的同時,也和夫人說好了,以后要帶全家一起來參加讀書會,要在企業里開辦讀書會,讓更多的人能得到老子道德文化的滋養,學會柔和、學會處下,感受幸福,感受快樂!
他說,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道德經》是人生幸福成功的導航儀,如果所有人都熟讀《道德經》,亮化自己的品質,從自己做好,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那么整個國家和民族一定會越來越好!
“和諧”是《道德經》的主旨!
因為,生命需要和諧、社會需要和諧、國家需要和諧、企業需要和諧、家庭也需要和諧,我們人生中所有的關系都需要和諧!
如何才能做到和諧?夫妻之間如何才能相互融合?為什么很多家庭溫暖不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柔和態度、寬容之心、善待之舉!
俗話說“沒有舌頭不碰牙齒的”,夫妻倆生活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我們要學會把這種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中:
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為人要盡量避免與人結怨,尤其是夫妻之間,有話要好好說,慢慢說。如果實在說不通,就先做好自己,不要去指責、埋怨對方。
所謂“莫讓小怨成大怨”——有了小氣小怨要及時溝通化解,不要積重難返,甚至成為你死我活的死結。夫妻之間哪有什么深仇大恨?我們多站在對方角度上考慮一下,多去欣賞、放大一下對方的優點,有時換個思維方式去想,馬上就是海闊天空!
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有理也要讓三分”——有時候看似給別人留條路,其實是給自己留條路。夫妻之間,再有理也別貪圖把對方逼入絕境的一時之快,否則必然會引起別人拼死相博。到那時,兩虎相斗,要么一死一傷,要么兩敗俱傷,最后誰也不得善終。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夫妻之間,就是一種融合!
如果彼此之間始終拿銳角對銳角,那最后一定會把愛人刺得遍體鱗傷;但如果轉一個角度,“咔嚓”一聲,齒齒相扣、緊密結合,兩個人將因為融合而互補,因為融合而和諧,那將是多么完美的家庭生活呢?
逯欣心
2019年8月14日,第5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