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以其高死亡率被稱為“癌癥之王”。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其受害性往往被低估,一旦出現疼痛癥狀就為時已晚。把肝炎患者中有潛在危險引發肝硬化的人“找”出來進行治療,可以改變肝臟疾病病人的命運。
關鍵:癌變前控制肝臟病變
每年會有5%的肝硬化患者會進展為肝癌,在肝炎進展到肝硬化之前,有很多肝炎是不活動的,患者無論是大三陽或小三陽,醫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方案,通過一年,甚至三五年時間完全阻斷肝炎向肝硬化的發展。即使患者發現較晚,已出現肝硬化,還可以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阻止肝硬化發展,降低病毒因素致癌的風險,而這時患者還要通過定期監測來及早發現肝癌。所以為了防止病情的惡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兩方面需要注意:
保肝護肝上,飲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要根據肝病病因和肝臟健康狀況來調整飲食方案:“得了肝病,不可以吃牛肉”的說法是錯誤的,脂肪肝的治療應以調整飲食為主,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階段時,應該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雞蛋、牛奶、肉類,因為肝硬化患者要促使肝細胞重新長回來,需要保證足夠的營養。
平時飲食注意清淡,不可過飽,適量新鮮蔬菜和瓜果,限制熱量的攝入。脂肪肝患者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喝2000毫升水,五十歲到六十歲的患者喝四瓶礦泉水即可,六十歲以上患者略少于這個量。酒精肝患者的當務之急是戒酒。有助于脂肪肝的康復;即使恢復健康后,每次飲酒也應以適度為宜。
運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運動對多數脂肪肝患者是有益的,尤其是對于肥胖所致的脂肪肝患者,但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適宜參加體育運動。因妊娠、營養不良、毒物、藥物等原因導致的脂肪肝患者,以及脂肪肝伴有心、腦、腎等疾病者,不宜參加運動,或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
運動前適當熱身5-8分鐘,活動四肢關節、頸腰,以防肌肉、韌帶損傷,運動后不要馬上坐臥休息,應適當放松,使心率、呼吸逐漸恢復至運動前的水平。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分鐘)、騎自行車、上下樓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廣播體操、跳繩和游泳等,最佳運動方式為大步快走,每次至少走3公里。可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運動量以中等強度為適宜,即運動時呼吸、心率增快,并感輕度疲勞,輕微出汗,但不應感到頭昏、呼吸困難或嘔吐等。以運動時脈搏加快,運動后疲勞感于10~20分鐘內消失為宜。運動時間每次不少于30分鐘,每周堅持至少3~5次。
對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因為脂肪肝患者容易合并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有些運動并不適合,因此體檢是必要的。另外,老年患者最好不要離家太遠,最好和其他朋友一起運動。老人還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及健康記錄卡,以防出現意外情況。自己舉雙手贊成老人家跳廣場舞,只要不擾民就行。因為跳舞后能夠保證運動量,既有利關節,也有助消化,脂肪肝也會被減輕。
無論運動治療還是飲食治療,都不可求之過急,避免物極必反。應當遵循漸進原則,尤其是在運動量和運動時間的把握上,應逐漸遞增。并做到有恒、有序和有度,每次鍛煉時必須完成規定的運動指標。同時,根據身體狀況和病情變化適當調整,以達到既發揮治療作用又避免不良影響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