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有教無類的提出者、孔子
2、發散性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3、教學活動的一種認識活動
4、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與”學會生存”看作是新世紀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個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負責任的觀念。
5、新課程改革培訓能力、
6、班主任中心環節、組織和培養班集體/了解和研究學生?
7、德育內容、(1)加強國情教育、法制教育、紀律教育、品德修養 (2)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3)民族團結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8、中小學”雙基”、主張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9、促進知覺學習的技術、(一)擴大有關特征(二)對比(三)強化或反饋(四)發揮多種知覺系統的作用
10、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一、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四)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師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二、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11、德育的內容:愛國主義教育、革命理想與革命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民主與法制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正確的人生觀與科學世界觀教育
12、教師應具備的素養:健康廣泛的興趣、輕松愉快的心境、豁達開朗的心情、昂揚振奮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積極健康的情緒
13、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獨立個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4、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學習材料具有科學性與趣味性、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適當開展競賽
15、如何理解“長善補失”
16、教師如何正確地看待學生?
還有一部分題目沒有記錄下來,感覺是只要認真地復習有關教師的內容就可以輕易地解決很多試題的.
二、簡答題
(1)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是什么?”
(2)教育者應該怎樣對待學生?
(3)素質教育的具體特征是什么?
(4)教師應盡的義務是什么?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什么?)
(5)應該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6)對“長善救失”教育方法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
1、意思是一個學校要為了推廣素質教育,決定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對此,你對學校有什么建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
2、一個文靜、內向的學生小珍在期中考試成績進步很大,老師對此大張旗鼓地在各個場合大加表揚,以至于班上學生議論紛紛,說那個同學死讀書,老師偏心小珍剛開始的時候心里開心,但后來覺得壓力越來越大,很怕老師的表揚請你分析老師的做法和為什么小珍會害怕被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