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發現自己莫名的累,而且晚上總是失眠,內心產生極大的焦慮,對生活、學習、工作失去了興趣,缺乏行動力、執行力,總是想得太多,顯得畏畏縮縮,這種負面狀態不斷惡性循環并且滿滿加重。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這種癥狀的內因是精神內耗。
一、什么是精神內耗?
在群體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內耗效應”。“內耗效應”指的是在群體中,人們把社會或部門內部因不協調、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無謂的消耗而產生的負效應現象。
這種內耗效應對個人現象的解釋同樣十分精準,說白了,對于個人而言為什么會常常感到心理疲倦,就是因為能量更多的消耗在心理的摩擦上,而非對外的行動上。
比如: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即使這個評價沒有很明顯的貶義,也會將其認為是對自己的批評,進而情緒低落。又或者,總是暗地里跟自己較勁,面對更優秀的同事心里會非常不平衡,給自己在心理上施加更多壓力。不光這些,身邊遇到的大多人和事都能引發體內思想的拉扯、打架,就像是消耗體力一樣在消耗自己的精神,所以經常會感到非常疲憊,這種疲倦不是體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二、精神內耗的危害是什么?
1、猶豫不決,不敢決斷
往小了說,沒有決斷力就是處世優柔寡斷,做事拖拖拉拉,沒有效率。往大了說,這種猶豫的情緒會錯過很多工作上的機會,影響事業未來。
2、容易被他人話語影響情緒,導致情緒低落,起伏不定
與別人聊天,只要對方展現出一點不愉快的表情,就會心頭一緊,覺得是不是自己哪里說錯話了,我該怎么辦,連帶著情緒也一起低落下去,甚至一整天都不見得有好轉。甚至有可能會往更嚴重的地步去發展,比如抑郁、害怕社交等。
3、把自己搞得很累
精神內耗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我明明沒做體力勞動,甚至可能什么都沒做,但就是感覺非常累,這種累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4、對自己產生厭惡感
厭惡自己,本質上,厭惡的是距離心中完美形象相差甚遠的自己。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只要自己偷懶了或是沒有達到目標預期,就會在心里把自己貶低的一無是處,然后會更換計劃重新執行,更加貶低自己,直到陷入徹底放棄自己的狀態。
三、為什么會形成精神內耗?
1、對自己極度不自信
自我評價很低,常常在心中貶低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所長。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只會將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而缺乏對優點的欣賞。也因此,通常來說這種人不敢接受他人的褒獎,不敢將自己展現在別人的面前,覺得褒獎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壓力??偸遣蛔杂X的,將自己的缺點對比別人特別突出的地方,以至于在心中更加貶低自己。
2、內心很敏感
過度在意身邊的人和事,甚至會不知覺得往自己身上去聯想,并常常能夠得出負面的結果。別人的一個眼神,就能體會出多種情緒,一個動作就能感受到各種意思,如果跟自己相關的,又是比較負面的信息,就會讓自己難受很久。其實敏感的人能夠注意到很多人平時注意不到的細節,做事更仔細、周全,但如果對自身沒有自信,就難免陷入長久的自卑狀態。
3、總是把想法落到過去或未來的事情上
回想幾天前的做錯的一個小事,感覺萬分懊惱,不斷思考會造成什么影響,該怎么去彌補。一想到未來即將經歷某件事就很焦慮,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負了別人的期望,怕人家輕視自己。怕這怕那,總是將目光想法落到過去或未來的事情上,一直處于精神打架中。最終選擇逃避事情,將事情一再拖延,并且越拖延越焦慮,陷入惡性循環。
4、給自己樹立高要求
給自己制定一個很理想化的目標,然后每天強迫自己去執行。什么時候要起床、睡覺,什么時候要完成任務、達成什么目標,每天每時都處在忙碌的狀態里,一刻都不敢松懈,好像只要有一絲懈怠,立馬就會被人甩到天涯海角。這種努力持續一段時間,當自己發現越來越難以進展的時候,焦慮感就會充滿內心,此時若是嘗試過各種方法后還是沒有成效,就會陷入長久的自我貶低狀態,加劇自己的精神內耗。
如果你也有以上癥狀,你就大概率就處于精神內耗的狀態中。精神內耗小的人會覺得生活越來越輕松,而精神內耗大的人就會覺得越來越痛苦。
四、如何克服精神內耗?
1、把自己的事與他人的事剝離開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一個概念——【課題分離】。指的是想要解決人際關系的煩惱,就要區分什么是他人的課題,什么是自己的課題,在心中樹立一條清晰地分界線。換句話來說,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別人如何對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別人的事,你無法干涉。同樣的,你也有你的事,也是別人無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后,你就會發現自己能夠看開很多人際關系上的矛盾。
比如同事想要請你幫忙,而你想拒絕,但你認為拒絕之后對方會很不爽,覺得你小氣。在這段故事里,哪些是別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實際上,同事想請你幫忙是同事的事,你想拒絕是你的事,同事覺得很不爽說你小氣是同事的事,那既然是同事的事,又為何要讓它去影響到你的事呢,課題分離就是這個道理。
2、用激勵刺激行動
很多人之所以想的太多,就是因為對過去和未來太過在意,而忽略了當下的行動。我們常常給自己制定了很多目標,但最終都因目標太理想化而沒能實現,反而內心更加討厭這個不爭氣的自己。而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目標太理想,距離自己太遠,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所以我們可以將目標不斷拆分細化下去,變成一個個小任務。不光如此,還要每個任務設置獎勵,就好像是打游戲一樣,每過一關都能拿到通關獎勵,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這也是能使我們擺脫精神內耗的一個有效方法。
3、推翻負面情緒
個人情緒的產生,更多的是來自于自身的信念。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其中A指事情的前因,C指事情的后果,很多人認為就是因為有前因才會有后果,但其實少了其中一個關鍵部分,那就是信念B。不同的B,就會產生不同的C。我們都知道精神內耗的人很敏感,總是會容易將微不足道的事聯想到極為負面的事。會出現這種想法的原因,就是因為精神內耗的人信念就是悲觀的、糟糕的和不自信的,最終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長期處于精神內耗的狀態,容易被很多事影響情緒,不如多嘗試一下轉換自己思考的信念,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擺脫精神內耗。
4、學會接納自己
正視自己的缺點,欣賞自己的優點,是減少內耗的關鍵。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要在心里給自己塑造一個完美的標桿形象,這個形象不是你,兩者也并沒有多大關系。合理審視自己,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勁,只不過優勢與劣勢跟別人不一樣。自己也有屬于自己的長處。
5、降低對自我的要求
學會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足。不要再在心里給自己加油鼓氣了,“我很強”、“別人能做到我肯定也能做到”、“憑什么我不行”等等,其實本質上就是通過撒謊給自己心理暗示,施加壓力,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同時,也不要刻意去壓制這些想法,真正的 “自我接納” 是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在做事前,不如跟我在心中默念這句:“全力以赴,哪怕做不到也沒關系,找到不足之處加以改正,自己以后會更優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
克服精神內耗的方法小結:
1、把自己的事與他人的事剝離開
2、用激勵刺激行動
3、推翻負面情緒
4、學會接納自己
5、降低對自我的要求
只要你按照這5個方法,從心態上改變自己,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逐漸的減輕自己的精神內耗。久而久之,你身邊的人就會發現,你的笑容變多了,精神更加飽滿,也更加自信。不管是工作,還是人際關系,你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處理方法,哪怕得不到所有人的喜歡也沒關系,反正是別人的事,不關我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