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了你有好一會兒了,孩子,我發現你不會玩。今天是節日,你難得到爺爺家來,本該好好放松一下,但你仍然帶了繁重的學習任務——語文課文背誦、數學練習卷、外語單詞默寫。
剛吃過午飯,你就趴在桌上了。我們讓你的表哥、堂妹有意去“打攪”你,目的是讓你得到片刻的休息,也是一種適當的調劑。你開頭很不高興,也不情愿,后來禁不住嬸嬸和舅舅的勸說,無可奈何地放下了作業。起初你并沒有完全放松,表面上與兄妹們在玩,其實心里還是想著作業和課外練習,后來才慢慢忘卻,進入了玩的狀態。但我發覺你長久不玩,遠離玩,對玩已經生疏,甚至不知道怎么玩了。表哥打電子游戲,你不會與他對陣;表妹拼樂高,你在一邊插不上手;連小姨邀你在門前打羽毛球,你都老是接不住,未免顯得有點狼狽。看得出來你也想玩,卻不知怎么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不會玩了。上午你還像一個小公主,表演小提琴和主持節目,拿出獲獎的美術習作讓大家觀摩。大家庭的所有人圍著你,向你投上羨慕和贊美的目光。但下午你在玩耍過程中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總是顯得被動和笨拙,你自己都感覺有點尷尬和小小的沮喪。我更為你抱不平:憑你的聰明和學習能力,哪樣玩藝能難住你?更何況今天的玩項都并不復雜,更談不上技術難度,為什么會與上午的表現形成如此反差?
玩是人的本能需要,更是孩子的天性。愛玩、會玩,順理成章,無可非議;而不愛玩、不會玩倒是有違常情,不可理喻了。當然你不是真的不愛玩。我完全理解你面臨著學校、家庭和社會多重壓力的艱辛。你始終在學習、學習、再學習中循環往復,在各項訓練和補習中馬不停蹄,在成績、名次和競賽中不敢懈怠,沒有喘息的間隙,當然更沒有親近花草、寄情山水的閑情,沒有遙望星空、奇思妙想的逸致。玩對你而言是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長期在這種氛圍和環境下,你已經習慣了,也麻木了,不知道玩的樂趣,不知道玩是一個孩子的正常需要,以為一個好孩子就該這樣,朝著一個目標,心無旁騖地奔跑,不應停留休息一下,也不該斜眼偷看沿途的風景,更不要說躺在草叢間面對溫暖的太陽打一會兒盹了,否則就會被別人追上。你的人生完全是一場競賽,在競賽途中舍棄該舍棄的,其中當然就包括玩啦。由于長期疏離于玩,玩的能力就漸漸弱化了。
其實許多玩項都是無師自通的。我們也有過童年和少年。雖然那時候沒有電子產品和現代化的益智玩具,玩的在今天看來都土得掉渣,如斗雞、打彈珠、玩香煙牌、滾鐵圈、躲貓貓、抓蟋蟀、放風箏,女孩子跳橡皮筋、踢毽子、挑綁綁、做編織等。我們在簡單而又簡陋的玩項中得到啟發,鍛煉了體能,增長了知識,訓練了反應,促進了智力,最主要的是讓身心都得到放飛。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成長的一部分,也是人生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你是眾人心目中的一個好孩子,我也是一直這樣引以為驕傲的。但直到今天我才突然意識到,你在玩中表現出的反差是人生的一個缺陷。爺爺并不是責備你,而要讓你知道,一個完整的人不僅會學習,也會玩樂,會生活。
按理你多方面的學習和特長本身就是一種玩的項目和方式,如彈琴、畫畫、舞蹈、游泳和節目主持等等,但你并沒有把它們當作玩項,而是當作一種技能,一種特長,甚或是一種手段,是今后擇校以及中高考的籌碼與入場券,是“人上人”必須的經歷和付出,即便是“頭懸梁錐刺股”亦在所不惜。指向很明確。但真正的玩,純粹的玩是信馬由韁,沒有目的性,也不帶功利色彩,完全是開心、樂趣和興致所致。而你(包括你的爸媽和周圍人)只注重結果,當然體會不到過程的快樂了。
說這些是要告訴你,愛玩不僅是孩子的天性,還是應有的權利。把應有的天性和權利還給孩子并不過分。該玩時就玩,即便放縱一下又何妨?在玩中體會和領悟,釋放和吸收,感知和成熟,成長和提升。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更精彩?
王鐸/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