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常用藥酒<2>
配方:蟬蛻45克,米酒800克。
功效與主治:疏風(fēng),透疹,解痙。適用于暑麻疹。
配方:新鮮浮萍100克,米酒500克。
功效與主治:疏風(fēng)止癢。適用于風(fēng)熱型暑麻疹,皮膚瘙癢。
配方:石楠葉36克,地膚子36克,當(dāng)歸36克,獨(dú)活36克,米酒適量。
功效與主治:祛風(fēng)除濕,和血止癢。適用于風(fēng)疹、癢疹等。
配方:枳殼150克,秦艽120克,獨(dú)活120克,肉蓯蓉120克,丹參150克,松葉500克,蒴翟150克,米酒5斤。
功效與主治:活血行氣,祛風(fēng)通絡(luò)。適用于皮膚瘙癢,皮膚中如有蟲爬感等。
配方:鮮襄荷100克,米酒1大盞。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喉風(fēng)癥等。
配方:羊乳250毫升,米酒250毫升。
功效與主治:開喉潤咽。適用于喉風(fēng)癥,喉嗓干燥,驟然聲啞。
配方:青果250克,青黛2.5克,黃酒4000毫升。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清咽利喉。用于咽喉炎,咽喉干痛,煩渴等。
配方:獨(dú)活18克,細(xì)辛18克,莽草18克,附子18克,防風(fēng)18克,米酒800克。
功效與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止痛。適用于牙痛。
配方:西青果45克,百合45克,米酒2斤。
功效與主治:清虛熱,利咽喉。適用于咽喉腫痛,口渴煩熱。
配方:甘草35克,白芷20克,川芎30克,黃酒適量。
功效與主治:除邪熱,避穢氣。適用于去除口臭。
配方:黃柏90克,黃連15克,梔子30克,米酒800克。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止血。適用于口舌生瘡,牙齦出血。
配方:伏龍肝30克,肉桂6克,白芷9克,生地18克,川芎6克,細(xì)辛3克,干姜3克,白芍9克,吳茱萸3克,甘草4克。
功效與主治:溫中止血。用于鼻衄血。
配方:荊芥穗15克,辛夷花15克,薄荷15克,黃酒500克。
功效與主治:通竅。適用于鼻塞不通。
配方:萊菔250克,米酒適量。
功效與主治:涼血止血。用于鼻衄不止。
配方:苦葫蘆子30克,白酒150毫升。
功效與主治:通鼻竅。用于鼻竇炎。
配方:白石英180克,磁石180克,白酒800克。
功效與主治:補(bǔ)腎,祛風(fēng),通竅。適用于腎虛,耳鳴,風(fēng)濕肢節(jié)疼痛。
配方:鮮石菖蒲20克,鮮木瓜20克,桑寄生30克,小茴香10克,九月菊20克,白酒3斤。
功效與主治:補(bǔ)腎,柔肝。適用于眩暈耳鳴,陽虛惡風(fēng),消化不良,行走不利等。
配方:牡荊子120克,白酒2斤。
功效與主治:利氣,化痰,開竅。適用于氣滯性耳聾。
配方:黑大豆500克,雞矢白250克,黃酒3斤。
功效與主治:祛風(fēng)通竅。適用于耳聾、耳鳴。
配方:黃連9克,冰片0.5克,60度白酒100克。
功效與主治:消炎。適用于化膿性、單純性中耳炎。
配方:磁石150克,山茱萸50克,防風(fēng)30克,山藥30克,菖蒲30克,遠(yuǎn)志30克,制川烏10克,蔓荊子30克,菊花30克,川芎30克,細(xì)辛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茯苓30克,熟地90克,米酒5斤。
功效與主治:疏風(fēng)通絡(luò),補(bǔ)肝腎。適用于邪風(fēng)入腦、耳中,久而不散,壅滯耳竅,致耳鳴耳聾,聽物不利。
配方:九節(jié)菖蒲100克,木通100克,磁石500克,防風(fēng)100克,肉桂100克,黃酒5斤。
功效與主治:疏風(fēng)通竅。適用于虛勞耳聾、耳鳴。
配方:枸杞根白皮150克,石決明150克,米酒5斤。
功效與主治:滋陰平肝,清熱明目。適用于目赤腫痛流淚,視物昏花不清。
配方:當(dāng)歸15克,枸杞30克,補(bǔ)骨脂15克,金蟬花15克,蕤仁肉15克,米酒4斤。
功效與主治:養(yǎng)肝腎,益精血,祛風(fēng)養(yǎng)眼。適用于:身體虛弱,視力早衰,精血不足,迎風(fēng)流淚,以及腰酸痛,頭暈眩,精神不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