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高血壓,馬上就會給這個病加上老人的標志。有數據表明,我國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9%,這讓很多中老年不得不每天盯著血壓計,想著血壓不要太高就行。可這個血壓的高度到底應該怎么衡量呢?
老年人血壓不該按“標準”,多少最合適
高血壓一向被人認作“老年病”,老年人血壓的正常范圍是收縮壓不高于140mmhg,舒張壓不小于90mmhg,但是就算是同一種病,也要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來看,血壓情況是否該按這個尺度呢?
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湯成春談道,老年人的高血壓特點是壓差大,收縮壓(高壓)數值高,而舒張壓(低壓)的數值比較低。這其實是動脈硬化的表現,但這也決定了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的血壓管理,就不能那么“達標”。
湯成春說:“針對老年人是特殊群體,壓差大,按之前的標準很可能會出現“雙低”現象”。所以把老人的血壓目標應≥160/90mmhg,不合并其他臨床并存疾病(如慢性腦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 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目標值<145-150/90mmhg;合并有心、腦、腎方面疾病的患者,可以先降低至<150/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再控制到<140/90mmhg以內。
“事實上,對于6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現在醫生一上來,高壓能控制到160以內就很好,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老人如何控制血壓,其實不難
其實人的血壓都會根據行為和情緒而發生波動,所以想要控制血壓在一定的范圍,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1.老人服藥要規律
一旦確診高血壓,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藥物。高血壓的藥物屬于長期服用的,所以不能間斷性服藥,也不能突然換藥,如藥效不明顯,可以咨詢醫生再換。
2.定時進行血壓測量
醫院的病人多,也會有病毒,所以經常跑醫院是有損健康的。老人可以每天定幾個時間監測血壓的情況,因為血壓是時常波動的,所以一天可以取三個不同時間段測量,這個時間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測量出來的數據才是最準確的。
3.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病,發病率很高,其主要原因跟生活習慣有非常大的關系。廣東省中醫院心臟專科主任醫師張敏州教授談到,控制血壓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夜生活比較豐富的朋友,經常去卡拉ok、酒吧飲酒等,會對血壓有一定的影響。另外,吸煙也是會對高血壓病產生影響。
4.飲食習慣也有講究
食物不僅能飽腹,用得好還能治病養生。所以高血壓的老人平時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少鹽、少油、少飲”。每天的鹽量以適合即可,不可過咸,也不可過淡;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有條件的不妨換成亦舒堂火麻油,它是所有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類,可調理血脂、清理血栓、輔助降血壓;平時還要減少飲酒量,喝酒是會導致血壓過高。
高血壓并不會直接導致死亡,所以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平時小時飲食,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控制好血壓,自然跟正常人無異。
血壓正常范圍是多少
首次測量血壓數值為小于120/80mmHg者,認為是正常血壓;
首次測量血壓數值120-139/80-89mmHg,認為是正常高值血壓;
首次測量血壓≥140/90mmHg,但小于180/110mmHg,認為可能是高血壓;
非同日三次血壓≥140/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首次測量血壓≥180/110mmHg,認為很可能是高血壓,建議立刻降壓治療,到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評估,密切監測血壓,直到血壓降至安全范圍。
影響血壓的因素
1、身高:身高越高,血壓水平相對增高。
2、年齡:年齡增長,血壓升高。
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粘稠,血壓升高。
4、姿勢:站立時血壓高于坐姿血壓,而坐姿時的血壓又高于平躺時之血壓。
5、血管形態:血管狹窄,血壓增高
6、其他:精神狀態、生活節奏、個人差異、飲食習慣 、藥物、遺傳、天氣變化等等。
易患高血壓人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屬有高血壓病史者
2、肥胖者
3、過分攝入鹽分者
4、過度飲酒者
5、神經質易焦躁者
易患低血壓人
1、青年女性
2、長期臥床休息者
3、病后初愈者
4、體質瘦弱者
5、更年期婦女
6、老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