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海南黃花梨,就要先從了解海黃的基礎名詞開始。所以就挑了一些最基本的名詞給大家講解一下,看看有多少你是知道的?
我們所說的黃花梨就是專指海南黃花梨。海南黃花梨在國標《紅木》中屬香枝木類,黃檀屬,學名叫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花梨木等。目前紅木標準中香枝木類只有降香黃檀(即海黃)。
溫馨提示:越南黃花梨是不是也屬于香枝木類,一直存在著爭議。我們姑且不把越黃歸入香枝木類。
花梨指國標《紅木》中屬于花梨木類的木材,屬于紫檀屬。包括:越柬紫檀、安達曼紫檀、鳥足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緬甸花梨)、囊狀紫檀、刺猬紫檀(非洲花梨)等。
其實花梨公和花梨母指的是兩種木材,無論是外表還是內部結構都非常的相似。在1984年,華南熱帶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對海南黃檀進行了重新分類,確定花梨公仍沿用海南黃檀(海南檀)的稱謂;而花梨母新定名為降香黃檀。鑒于此植物學分類,紅木國家標準把后者(降香黃檀)收編為紅木,而海南黃檀未被列為紅木。
海南當地人把海南黃花梨心材部分叫做格,即我們加工利用的深色部分。“格”是白木(白邊或白皮)慢慢成長轉化成的。30年的海南黃花梨只能做一個小珠子,50年才能等到一個杯子,100年才能等到一個小椽子。“漫”與“格”相對,是指海南黃花梨的白邊(白皮)。格的顏色多變,有淺黃、金黃、橘黃、紅褐、紫褐、深褐色等。
產于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比如三亞,海口一帶。形成的格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紋理漂亮。主要是淺黃、金黃、淺褐色和紅褐色居多。也叫黃格。
是海南島西部山上長的樹,因為土地貧瘠,生長速度很慢,但質地堅硬、細膩。形成的格顏色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強,但紋理一般。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
新料的格。白木(邊材)剛形成心材(格)不久的那個過渡階段,比白皮顏色深,又比一般格的顏色淺的色澤,黃嫩夾生的感覺。
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料質,是各方面屬性介于糠梨和油梨之間,甚至還有些會出現半糠半油的特征。
黑油梨一般都是老樹根了,油性來說是海南黃花梨中油性最強的,基本所有的黑油梨都是入水即沉,此類料質紋理一般,或者說有的基本沒紋理可言,密度比重也是黃花梨中最大的。
紫油梨是海黃油梨中紋理,顏色,密度,比重,細膩程度都相對較好的一種。通體遠看都是紫色,砂紙打磨砂紙上都是紫色粉末。其紋路墨線是紫色,深紫色,兩條墨線之間夾的是淺紫色,或紫紅色,紋路相對于黑色的油梨更加漂亮明顯。
此類料質在陽光下熒光感非常強,是海南黃花梨熒光最強的一種料質,紫油梨一般都能沉水,也有不能沉水的。
是指你買的海黃手串底色是金黃色的,像黃金一樣,所以叫黃金底。
海南本地常用的稱呼,形容珠子紋路一般、普通。通常情況下我們把那些紋路稀少、模糊、不規整的珠子叫做破紋珠。就是年輪紋理破壞掉的珠子,此類珠子多為大料邊角料或不規則型原料做成,此類珠子相對于全珠的價格就要遜色很多。
黃花梨的黑油線僅出在油梨料中,這種線像用墨水涂上去一下樣烏黑。
海黃縱切面上有些部位的棕線(棕眼)排列呈麥穗狀。短促八字排列,并且成對、成列出現,向兩邊分開,形狀似麥穗。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麥穗紋,一般常出現在糠梨的大料、家具料中,棕眼粗大且深,珠子上很難體現。
顧名思義,又叫樹杈料。同一顆樹,不同部位所長的格也有所不同,樹枝、樹干、樹根形成的花紋和棕眼粗細各有不同,樹杈料棕眼最細,紋路疤結最多,容易形成鬼臉,適合做手串和小把件。
砍伐后海南黃花梨樹殘留的樹根料。根料略粗于干料,空洞較多,油性好,但棕眼相對較粗。目前市場上流通的老料以根料為主, 以前料比較多的時候只砍干料,現在大料幾乎沒有了,所以很多人去山上找以前留下來的樹枝和樹根。
現在市場上普遍認為是指那些生長年份比較短的海黃,如后來人工種植的速生林,平地林等。有部分人認為新料是指那些砍伐時間不久的料。
目前,市場上普遍認為生長年份久,油性和材色都較深的野生林可以稱之為老料。而有小部分人則認為存放時間比較久的料屬于老料。
在海黃料上一般指的是順紋方向的細如發絲的微裂紋,不需要粉末膩子修補的細微裂紋就被稱之為水線。需要輕微點一點膠水粘合覆蓋以防止其繼續擴大。水線沿著樹心開裂在對眼等手串上也稱為心裂。
樹木的樹心組織松軟,強度低,易開裂。海黃也不例外,新料因含水量高料質嫩,隨著失去水分沿著樹心更容易出現開裂,稱為新裂。依靠樹心加工出的對眼、蜘蛛紋、蝴蝶紋等易出現裂心,裂紋比較大的不建議購買,已經入手開裂的建議進行膠補處理。
海南黃花梨的心材(格)顏色主色調為黃色、暗紅色,同時與黃、紫、褐、紅、黑等任意組合或多種組合形成的多種顏色,海黃的心材很少出現夾雜白皮的情況,一般是在成熟的暗紅色心材中摻雜著淺黃色的材色,這種情況屬于黃格,或稱為夾黃。
看完了這些新名詞,感覺海黃的水很深啊,可是這么多內容,我怕記不住怎么辦?
那就趕快收藏吧,以備不時之需。
版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