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玉發了那篇《名字叫“玉”,就真的是玉嗎?》,后臺就不斷有朋友發各種玉石來求證。近日,又有玩友發消息到后臺問美玉:馬來玉是什么? 是不是玉石?
玩友們知道嗎?名字帶玉的不一定是玉,而且你看到的有些玉石,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玉石喲~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些玉石中的“李鬼”!
和田玉籽料▼
翡翠替身——馬來玉
這馬來玉可不是馬來西亞的玉石,是石英巖染色而成的一種仿翡翠制品,行內一般叫做馬來玉,全稱叫馬來西亞玉,也有叫馬來翠的。
雖然名字里帶有馬來西亞四字,其實跟馬來西亞沒有任何瓜葛,跟翡翠就更是八竿子打不著了。青翠欲滴的顏色也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染上去的,長期佩戴對皮膚不好,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
毫無靈氣的綠▼
要判定究竟是不是真玉,只要在放大鏡下,稍稍留意就能夠看到料子里面細小的顆粒狀結構,僅此一項,就可立馬排除是真玉了。
除了結構,馬來玉的顏色也顯得不那么自然,綠是夠綠,卻綠的沒有生機和靈氣!
還有一個方法:測密度是相當準確的判別方法,翡翠密度在3.33附近,而馬來玉屬于石英巖質地,也就是二氧化硅,密度只有2.6~2.65。密度差距,一測便知。
顆粒感明顯▼
偽和田玉——阿富汗玉
阿富汗玉實際上是大理巖的一種,其主要的成分是方解石與白云石。阿富汗玉是玉化的大理巖,相比其普通的大理巖石,阿富汗玉擁有更好的油性,更溫潤的質地,所以阿富汗玉一直是以和田玉仿冒者的形象,活躍在國內的玉石市場上。
是不是很白很細膩?假的▼
大家要提高擦亮眼睛注意辨別,別吃藥了!阿富汗玉跟和田玉的鑒別方法也較為簡單:
第一是價格,油白細膩的和田玉,價格必定是常人很難接受的,導致“物美價廉”的“和田玉”越來越多,大家切莫貪小便宜而上當受騙;
這么便宜,要是真的不虧死?▼
第二是硬度,和田玉硬度在6.2到6.5左右,密度較大;而阿富汗白玉的密度一般,顆粒比和田玉粗糙,且硬度不夠易磨損。
第三是最權威的,不管您懂不懂玉,開一張國家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這個是最省心的,一次即可檢測出真偽。
長得像玉的瑪瑙——金膏玉
也許有玩友不知道它,金膏玉是一個瑪瑙的新品種,而瑪瑙是有條帶狀構造的隱晶質石英。所以說,金膏玉也不是玉!
長得太像玉了▼
金膏玉原石一般個頭不小,顏色純度高,少裂紋,且因原料含有小孔而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一眼望去,金膏玉恍若奶酪,竟能勾起人的食欲,惹人駐足。
最重要的是,由于質地細膩,金膏玉的雕刻成品相較其它瑪瑙更顯神韻,且金膏玉的儲量非常少,屬于稀有瑪瑙品種,美玉很看好這種長得最像玉的瑪瑙!
最易誤會——玉髓
美玉前幾天才講過玉髓不是玉,連名字都起的這么容易讓人誤會。實際上,玉髓是石英的變種,這個咱們說過的。玉髓也并不是沒有價值,還是要看質地如何的。
由于玉髓的通透度較好,有時候會被無良商家冒充翡翠來賣,如果你用翡翠的價格,買到了玉髓,那就吃藥了!美玉還是那句話,多花幾個錢買好玉髓沒什么,可別多花錢買“假翡翠”了!
玉髓和翡翠的對比▼
玩友們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自己似懂非懂的?關注傳家玉久了,發現名字帶玉的不一定是玉,長得像玉的也不一定是玉,越來越懵了!
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是知識在慢慢積累的過程。要是覺得什么都是玉,那才可怕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