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fā)《教育科學》2017年11月
構建開放與民主的高效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學校 澤洛 郵編:624400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人格榜樣引導人、班干部核心凝聚人、特殊教育扶助人、校內校外活動磨煉人等四個方面,探索開放與民主的高效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模式,從而使班級管理水平高效、實效,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力圖找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的科學途徑。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開放與民主 高效管理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是學生展現(xiàn)個性與才能的舞臺”。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的大量研究也表明:集體中蘊藏著影響個體個性發(fā)展的巨大潛力。學生從七歲入學就開始生活在班集體中,他們在班集體生活中成長起來。由班主任帶領的班集體,培養(yǎng)著學生的思想品格,陶冶他們的情感氣質,養(yǎng)成他們的活動能力,開拓他們的知識眼界。班集體對學生的成長是多么重要啊!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一個班集體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人格榜樣引導人
班主任崇高的人格形象是指班主任以其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為學生樹立榜樣。這種人格的力量首先表現(xiàn)為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這種信仰和品德通常以其日常的言行表現(xiàn)出來。班主任日常表現(xiàn)出來的事業(yè)心和忘我工作精神,最能給學生以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人格的力量還表現(xiàn)為良好的性格和風度。性格是表現(xiàn)人對客觀世界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心理特征。班主任良好的性格體現(xiàn)在誠實守信、友善謙和、言行一致、正直不阿等方面,這些構成人格形象的個性美,最能引起學生心理的共鳴,成為他們欽佩和效法的楷模。班主任端莊大方、不卑不亢、溫文爾雅、風趣幽默的風度,也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審美作用。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做好學生的思想、紀律、學習、衛(wèi)生等工作,隨著新形勢的要求還應注意學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所謂“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信任班主任,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一個不修邊幅、不注意言談舉止、滿口臟話粗話的教師,學生會很討厭他,在心理上會與他相對立。因此樹立人格榜樣,建立師生間相互信任的關系對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
二、班干部核心凝聚人
一個班級要形成班集體,首先需要培養(yǎng)一個健全的組織機構,需要有較強工作能力、自身素質較好、在集體中有一定威信和影響力的學生組成班干部隊伍,形成集體的核心,通過他們團結、帶動其他集體成員,溝通信息,協(xié)調動作,開展集體工作。這些“小領袖”式的學生干部,作為同齡人,在班級學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一般地說,一批好干部可以帶出一個好的班集體;反之亦然。因此,選拔和培養(yǎng)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堅強的集體核心,是班集體建設的一件大事。
1、認真選拔。班干部的評選首先該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進行,班干部不是校領導封的,也不是班主任賜予的,更不是終身制的,而是在實踐中脫穎而出的,所以要通過集體活動和學生的實踐活動來發(fā)現(xiàn)和選拔干部。一個班級成員只有在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品質和出眾的才能并得到學生群體認可時,才可能被擁戴為干部。這實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主意識,學生的個性在其中也得以表現(xiàn)。
2、加強教育。 即使是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學生當了干部,也應當嚴格要求,加強教育。特別是教育他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懂得只有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才能獲得同學的信任,要具有號召力。教育他們密切聯(lián)系同學,平等待人,懂得只有和群眾打成一片,才有資格代表群眾,才能獲得群眾的擁戴。
3、放手使用和鍛煉。 要信任干部,支持他們的工作,維護他們的威信,并給予具體指導;幫助他們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給工作方法,使他們通過實際工作的鍛煉增長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特殊教育扶助人
由于差生(貧困家庭學生、智力障礙學生、自控力差生)的種種表現(xiàn)欠佳而影響集體,作為人的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會不同程度受到師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視。這樣教育的結果是差生更差,班級管理更難。如何使差生走出困境,容入班集體呢?
1、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法,對特殊學生開展教育。班主任要通過觀察、與學生談心、聽取各方意見,建立起豐富的信息網(wǎng)絡,隨時掌握與調控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思想行為動向。要力爭和科任教師及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tài)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特別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取得共識,配合學校教育好學生。
2、針對行為習慣差、自控力差的學生,成立行規(guī)學習組,由班主任及各課任教師對特殊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態(tài)度、日常行規(guī)等方面進行教育和訓練。
3、開展幫困助困活動。設立愛心基金,通過“結對助困”等活動,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對貧困學生進行關心幫助。
四、校內校外活動磨煉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的感受和經驗,這是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最重要的方法。這些活動將給予學生更多表現(xiàn)的機會。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使學生體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和集體的力量,有助于形成集體主義價值觀。而在活動中取得的成功,能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促使學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
1、經常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開展各種校內活動。小學生,雖然需要說教,但更需要通過活動進行引導。應該看到,學生是很喜歡參與各種健康活潑的有益身心的活動的。像學校舉行演講、跳繩等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與激情,足以讓令人感動,而這樣的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合作精神,拼博精神等盡管不會立竿見影,但也無疑是卓有成效的,作為一個班級,作為一個班級的班主任,不能總等著學校統(tǒng)一開展什么活動,然后積極參與,更應該通過教師個體的智慧,通過班級學生的智慧,通過班級之間的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活動,寓教于樂。
2、在勞動中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我們常教育學生要愛黨愛祖國,這種教育是空洞缺乏說服力的。讓學生從小愛集體、愛父母、愛勞動從愛身邊的人事做起,豈不更能證明?身教重于言傳,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身作則,凈化學生的心靈,結合“凈”字教育,培養(yǎng)學生不怕臟、不怕累、愛勞動的好習慣。
(1)為教育學生熱愛集體,熱愛勞動,培養(yǎng)學生自理能力,可要求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班里的事情大家做,要搞好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如:從學期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班級的衛(wèi)生基本上由學生來完成,學生學會了做值日,會爭著搶著為集體出力,大家把能為集體服務,為同學服務當作了自己的快樂。班里哪里不干凈哪里就有學生勞動的身影。
(2)在班級管理上開展課間4步:第一步準備課前用具,第二步彎彎腰撿地上的廢紙,第三步上廁所,第四步活動。這樣就培養(yǎng)了他們準備課前用具的習慣和課間保持室內衛(wèi)生的習慣。
(3)每天課間副小隊長檢查組員的衛(wèi)生,衛(wèi)生委員檢查、督促副小隊長的工作完成情況。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在班級中具體貫徹落實 。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的建立和學生的成長,也是關系到學校全局的大事。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工作。要做好班集體的管理工作,只要教師認真想辦法,出主意,是能把班級管理好的。只有管理好班級,使學生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讓我們用班集體做為承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舞臺,培養(yǎng)出獨立、自主、自強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