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基礎教育參考》23年10月刊
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培養中學生英語思維品質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學 曹賢斌 郵編:445000
摘 要:當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世界變成了一張瞬息萬變的地圖,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新事物、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迫使新時代的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更需要學會創新。創新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創新思維又是整個創新活動的關鍵,是創新力的核心。初中階段,學生開始系統的進行英語學習,其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各門課程的教育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其中思維品質是一項重要的培養內容。
關鍵詞:初中學生 英語 閱讀教學 創新思維 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育界的熱點話題。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最重要的教學,初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對其思維品質的培養,以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教學案例,淺談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支撐下,如何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一、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中思維品質培養的現狀
語言體現思維,思維的發展需要經過語言的鍛煉,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閱讀的學習可以訓練思維,學生能夠借助語言獲得文章中所表達的信息,整合信息形成結構化的認知。學生對英語閱讀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情感進行深層次的解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思維體系,促使學生發散思維,進行辯證性的思考。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的發展需要思維的支撐,思維的培養需要語言作為基礎。
但對于目前大部分英語課堂中,思維品質的培養卻流于表面,英語閱讀的學習仍然在于文字的翻譯、語法的講解,缺乏對文章中心主旨和表達的觀點的深層次分析,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思維要素過少,學生的思維品質沒有環境的培養。部分的英語文章選取的沒有連貫性和遞進性,教師設置的問題停留在提取信息的層次,對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批判性以及邏輯性沒有明顯的教學效果。英語閱讀的學習是培養學生預測、分析、判斷、綜合、質疑等能力的重要途經,但閱讀文章答案的設置不合理,學生的潛力和能力都被限制了。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課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
1.鼓勵學生自編對話,培養學生獨創性思維品質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常常讓學生對句子進行改寫,如把主動句改成被動句,疑問句改為陳述句。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文本編對話,重新組織語言和信息。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所想出的問題都不一樣,對話也不一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文本對話如:Did you see any cows? Yes,I did. I saw quite a lot. Did you ride a horse? No,I didn’t.But I milked a cow.這兩位同學講的是他們在學校旅行中的故事,試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參加過學校旅行,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可以小組合作或與同桌交流自編一段對話,講述旅行的故事。
2.設計聯系緊密的問題鏈,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思維品質的重要部分。受到學生日常生活的語言環境的影響,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時候會感到有些困難,很多學生會將日常語言的慣性思維方式生搬硬套到英語學習中,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甚理想。而作為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進行學生邏輯思維的引導,通過設計一系列問題鏈,一環扣一環不斷圍繞問題層層深入對學生進行追問,從而使學生逐漸熟悉英語語言思維,并在環環相扣的問題中學會進行上下文聯系、邏輯推理等,使其思維的廣度以及深度得到不斷提升。而通過層層深入、邏輯連貫的問題鏈設計,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進行文本的深入理解,并使其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
3.設計應用性以及創造性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具有創造性思維是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重要要求,而在中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固化,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應用性比較強、具有一定創造性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英語知識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運用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對問題進行思考,形成獨特見解。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發現其中隱藏的創造性元素,并給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利用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既有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等,活躍思維,進行創新。例如初中英語冀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講到關于動物是我們的朋友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從中挖掘積極的元素,例如目前全球范圍都提倡的保護動物。如學習Lesson 17 Save the Tigers設置這樣的問題:What ways do you think people can help to save the tigers?這時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思維,展示了自己的獨特想法:S1.I think we can plant more trees and build zoos or reserves to save the tigers.S2.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rotect the tigers. etc.通過這種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被調動,并且更愿意參與到思考與討論中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英語語言組織能力、運用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4.鼓勵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進行文本內容的挖掘,設計符合文本內容以及學生思維特點、知識基礎的問題和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主動進行思考,學會分析文本內容,并總結自己的觀點、看法等。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閱讀后提出問題,向作者的觀點提出挑戰、質疑,或是向教師以及同學展示自己對文本內容的新的認識、新的理解角度等。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層層追問的形式,使他們對文章有更加清晰正確的理解。例如對于文本中一些生活性的內容,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思維方式、生活經歷等各不相同,因此也會有不同的思想認識。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并鼓勵學生學會思考、質疑,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英語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學生的英語水平,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也能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思維品質。
5.引導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品質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僵化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對自我進行調節和判斷。教師可以針對閱讀文本中的某個觀點或某個人物,讓學生進行辯論。辯論的時候,要盡量從多角度看待問題,比如知識產生過程、背景等。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語,還能使學生學會批判性的看待問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對話Is that Sam? NO,that’s Tom.Sam has longer hair than Tom.然后可以以性格來自編對話,并以此延伸來教導同學們,性格無好壞之分,無論是安靜的還是活潑的,每種性格都有可取的地方,如安靜的人比較仔細,活潑的人不拘小節容易相處。這樣同學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多角度看待,發展思維的批判性。
總之,作為中學英語一線教師,平時要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不管是設計思維導圖,還是設疑亦或是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及借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啟發學生思考,都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推理和探究的思維能力,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筆者今后還是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的探索和在中學英語課堂中踐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杜意妹:《基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2期。
[2]夏谷鳴:《英語學科教學與思維品質培養》,《英語學習》2017年第2期。
[3]徐儷娜:《加強閱讀教學,提升核心素養》,《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