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深入分析和研究目前亟待解決的新課程實施水平問題,深化課程改革、大力開展有效教研、構建高效課堂,真正使教師“教好、教會”,讓學生“學好、學會”,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 工作要點
(一)規范教研組活動及各備課組活動,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1、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每次要有主講人,共同安排教學進度、探討教學問題、統一作業考試等。各備課組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了解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和建議,及時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培優扶差,加強對尖子生的培養和訓練,對后進生以抓落實多交流為主;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文字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歸納、整理分析的能力。
2、規范教學常規,配合學校作好教學教研工作和考試質量分析等。本學期主要作好三個年級的調研工作,加強對各學段教學方法的探討。各級部教師相互學習,共同研究,互相聽課評課,做到每周都有公開課,同時資源共享。對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質量分析重點探討如何訓練學生的規范答題和審題,提高文字題的得分率和思維分析能力。
3、加強教研組課題研究,各級部確定自己的教研課題,并及時與教科所和教研室溝通與聯系,力爭使教研從教學中來并最終推動教學的有效進行。
4、針對各年級的特點進行有特色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工作。
高一年級抓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并進行模塊學分認定的研討,制定適合本校學情的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課標與教材關系的研究。
高二針對文科班的任務和特點進行綜合思維的培養,既要著眼于學業水平測試,又要為高三打好基礎。
高三加強高考信息資料的收集及教材的研究分析與綜合復習,重視對尖子生的培養與輔導,同時兼顧邊沿生成績的提高。
5、重視第二課堂的開展,并作好必要的資料收集和學生成果的收集。高一、高二重點是學生的簡報制作和小論文撰寫及開展知識競賽;高三開展專題講座和優秀學生的歷史學習經驗交流會。
6、積極參與市級教研活動,并爭取在市學科組活動中起中堅帶頭作用。各年級在市活動中盡量積極地承擔相關的教研任務,以鍛煉和提高本組老師的教學研究水平。
7、利用“思想著的葦草”博客群組,加強學習和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學教研水平,加快教師成長。
(二)加強業務學習,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1、全組老師抓緊課余時間多讀有關書籍,擴大知識面,尤其是隨著新教材的出現,更要不斷學習和鉆研,不斷吸收學術界的一些新觀點、新理論,多學有關課改的文章,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2、隨著教學形勢的變化,教學手段要盡量多樣化,掌握熟練的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要求老師要重視電腦(課件制作)的掌握與學習。有電腦技術優勢的老師多幫助組內其他老師。
3、充分利用校際和組內活動的機會,相互學習交流,取長補短。提倡跨年級聽課學習,做到人人參與課改。高一高二老師多聽高三老師的課,研究新課程下應對高考的課堂模式。高三老師多聽高一、高二老師的課,明確課改新形勢,探討素質教育的課堂新模式。多與兄弟學校優秀教師聯系,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盡量爭取資源共享。
4、繼續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落實“師徒結對子”工作。通過聽課評課,傳幫帶,提高歷史組的整體教學水平。
5、開展一次全組教師的讀書交流活動,形成組內專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歷史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計劃表
周次 | 工 作 計 劃 | 召集或參加者 |
1 | 制定備課組、教研組工作計劃 | 教研組長 備課組長 |
2 | 召開教研組全體教師會議 每位教師制定本學期教學教研工作計劃 堅持隨堂聽評課活動 | 全體教師 |
3 | 配合教研室、教科所做好新學期課題的立項準備工作 | 課題組 |
4 | 堅持隨堂聽評課活動 “我愛祖國”歷史簡報制作活動 | 全體教師 部分學生 |
6 | 歷史教研組全體教師會議 | 全體教師 |
7 | 堅持隨堂聽評課活動 | 全體教師 |
8 | 各備課組準備期中考試卷 | 各備課組 |
9 | 期中考試 | 各備課組 |
10 | 總結前一階段的相關工作 配合學校做好常規檢查 | 教研組長 備課組長 |
11 | 堅持隨堂聽評課活動 | 全體教師 |
12 | 歷史教研組全體教師會議 讀書學習交流活動 | 全體教師 |
13 | 堅持隨堂聽評課活動 “一·二九”運動歷史小論文撰寫活動 | 全體教師 部分學生 |
14 | 對前一段的聽評課進行小結 | 全體教師 |
15 | 配合學校做好期末學習動員 | 各備課組 |
16 | 教師教學教研交流與學習 | 全體教師 |
17 | 準備期末考試 | 各備課組 |
18 | 期末總結會議 | 全體教師 |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歷史教研室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圓滿完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