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張銀玲 02-24 07:00
導語:強迫癥是不該想的還是想或者是不該做的還是做,自己也知道沒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強迫癥分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和焦慮是一對孿生姐妹,有強迫的地方必然有焦慮
女,42歲,主要問題:擔心自己失控傷害到孩子,那些傷害孩子的畫面一直在腦海里揮之不去,讓她非常恐懼,恐懼到每天經常心慌出汗,手腳發麻,頭暈的軀體狀態,害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失控一下子把孩子傷害了,家里所有帶刀韌的工具都放起來了,也從高樓住處搬到母親家低層樓住,不敢看護孩子,讓婆婆來幫忙照顧。這種癥狀已持續了三個月,焦慮性失眠反復一年余。
咨詢次數:30 次及以上
案例類別:強迫癥,并伴有焦慮癥,恐懼癥和抑郁癥
運用的技術:整合療法:敘事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放松療法、行為主義療法的綜合運用
咨詢方式:網絡咨詢
1,患者基本基本狀況
該患者從小父母離異,兒時有過被損傷臉部并留下疤痕。此后,媽媽就總是念叨這樣的面容很容易被社會拋棄的,不努力將來就會很難生活,同時也經常灌輸:世上沒有好男人,都不可靠。由此在患者內心深處被打上“我不好”的烙印,產生了負面自我認同及強烈的自我卑微感,并且通過努力學習來追求完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這種情況影響了她婚姻觀念。結婚后丈夫原生家庭里母親嚴厲,婚后酗酒并對來訪者有肢體及語言暴力,造成來訪者嚴重的心靈創傷,她的回應方式及態度再次導致來訪者更負面的自我認同,自我力量倍受打擊傷害。
2,采用的技術方式
第一,用精神分析法,來分析原生家庭和童年的經歷對她的傷害,減輕她的心理沖突。
父母在離異之前一定是有矛盾的,在這種有矛盾有爭吵的家庭長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被忽略,他們往往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負面消極的思想比較多!人際關系有問題尤其親密關系可能有問題,結婚后也難與丈夫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系。尤其兒時臉部被損傷并留下傷疤后,媽媽的念叨給他帶來一定的心理創傷,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不值得被愛的,容易被拋棄的。經過分析她的負面消極思維的來源,以及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對她的影響,慢慢的,她學會了接納了自己,自責、自罪、羞愧等負面情緒少了!
第二,用敘事療法,重建積極自我,學會管理情緒!!
1,學會自我關愛!用敘事療法療愈她被家暴的創傷,學會愛自己,在愛自己療愈創傷的過程中,改變自我認同,并重寫過去的人生經歷,人生不再只是家庭暴力和黑暗陰冷。
2, 用敘事療法修復清除她看到其他孩子死亡或者自己孩子死亡的自罪感。
3,重建正向自我認同。
用敘事療法幫助她學會和身體對話,與自己和解并愛上自己,重新建構正向自我認同。臉上雖然有疤,這個問題對她是有影響但是影響并不大,她考上了大學并且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也有人愛她,戀愛了結婚了。
4, 用敘事療法傾聽陪伴,讓她傷口里的瘀血、情緒垃圾化解,被家暴時的情緒被看到并清理。當她被家暴的時候就像母親說她時候是一樣的很痛苦很難受。
用敘事療法理解丈夫的負能量,并看到丈夫的愛,改變對丈夫的認識,并學會與丈夫相處。
改變兩個人的相處模式,看到丈夫好的、積極的方面,當兩人出現矛盾的時候積極溝通,而不是說難聽的話刺激了丈夫,讓他動手,或者是選擇離開,不說話,事后再和丈夫好好溝通。
5,用敘事的外化技術,解構技術幫助與各種情緒相處,管理各種情緒。幫助把人與問題分開,并外化問題,更容易讓咨詢輕松愉快,讓問題很快變小,讓力量倍增。
6,用敘事的外化,解構技術,好奇的理念,化解她對疾病能否好轉的害怕焦慮。
第三,用森田療法對待強迫思維。
當她出現想傷害孩子的念頭的時候,往往越想控制越難控制,越想擺脫越難擺脫,這其實就是強迫思維的特點。那么森田療法就8個字“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當這些想法來的時候,不要試圖去擺脫它,要學會和它和平相處,具體是這樣做的:對它不管、不問、不分析、不解決,然后最重要的是接納它,帶著它,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第四,用放松療法減輕焦慮和恐懼。
她是非常焦慮和恐懼的,尤其當出現傷害孩子的想法時,是非常緊張的,害怕的!這時候我教給她了幾種放松的方法:深呼吸方法、肌肉放松法、冥想放松法。當出現這些不好的想法的時候,要學會放松然后轉移注意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么這些想法,自然就減少了!
第五,用行為主義療法中現實驗證法去評價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我們的思維每天都有幾十萬的想法甚至上百萬的想法,我們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想法的!評價一個人的好和壞是用什么來評價的呢,當然是用行為!比如說一個人想殺人但是他沒去殺人,不能因為他有殺人想法就判他有罪。那么來訪者也要學會用行為去評價自己而不是用想法去評價自己!
她雖然有傷害自己孩子的想法但從來沒有做過傷害孩子的舉動。有時候孩子鬧了,淘氣了,我們會生氣,產生傷害孩子的想法,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是正常的!但又有多少家長真正去做過傷害孩子的事情呢!用刀砍孩子,把孩子扔到樓下,她雖然有這種想法但是一次都沒有做過,這說明她還是一個不錯的媽媽,她不會傷害孩子的!她要相信自己,自己是不會傷害的孩子!因為事實證明,她從來沒有真正傷害過孩子!用這種方法去肯定自己,而不是總是用自己有不好的想法,來否定自己。強迫癥患者往往是追求完美的,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過分認真、過分仔細,不允許自己有不好的想法。
強迫癥的核心就是正常的行為加擺脫。其實想傷害孩子是很多媽媽都有過的想法但是來訪者覺得這種想法是不正常的應該擺脫!正常的想法想擺脫卻又擺脫不了,于是越來越關注,越想越多就變得不正常了就陷入強迫癥的漩渦了!
咨詢第三十次:近期,已經有間隔接近三個月她沒有約我咨詢了。
今天一連線語音開始,她很肯定地說了兩個收獲:一個是她發現最近在左右搖擺中,有時那個畫面會來找她,她一批判自己,就很容易掉坑里出不來。第二個:當她有念頭想放棄咨詢時,那個畫面又消失了,但是那時候又被抑郁困擾了。
但是總的來說,比一年前找到我時好多了,沒再有頭部發麻發暈,心慌出汗的坐立不安的恐懼焦慮狀態了,睡眠焦慮也消失了,也不害怕車窗和刀了,雖然有時主動去找那個畫面檢驗虐待自己,但是可以確信自己不害怕自己會傷害到孩子了。
只是自己會難過,想起過去一年前最痛苦時的狀態,最近就總是批判自己,
“怎么就得了神經癥,為什么人家不會得,就我得了!?”,
我見她批判自己的模式如此頑固,就好奇地問了一句與以前一樣的話:“怎么就對自己那樣苛責嚴厲,恨鐵不成鋼的思維模式是從哪里來的?”
這次,她沒有再說老公就經常這樣挑剔她,她說:“媽媽在我小時候,就會對我嚴格要求,自己燙傷留下疤痕,媽媽就總是念叨這樣容易被拋棄的,不努力靠自己將來就會很難,男人沒有好男人,所以,我必須靠自己,象男人一樣不停止努力奔跑,追求做得更好更優秀,所以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批判苛求自己做到更好。”
我再次應用敘事的外化技術:“假如試著把那個批判你的聲音感受一下并外化出去,感覺它是一個男人還是女人,它在你的什么方位?用什么樣的語氣,表情在對你說什么?
她:“她是女性的聲音,表情很嚴肅可怕,我不敢看她,她在用手指著我,在不斷批評挑剔我,在說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怎么會這樣?“做不好將來會怎樣?!“你怎么能讓自己得這樣的病?!你看人家都好好的!””
我:“聽這個聲音這樣說你,你心里的感受和情緒是什么?”
她:“我感覺自己很難過,我真的很沒用,怎么會得這樣的病?
我:“除了這個情緒,內心深處還有什么情緒?”
沉默,,,,,,
她:“我還感覺委屈憤怒,我也不想得這樣的病啊!我已經很痛苦了,你還要批評我?”
我:“那你把你內心的話,都和她說說,,,”
對話時,我注意到時間超過了一小時,我征求了她的同意,繼續咨詢,
她:我不太敢去面對那個聲音,不太敢去反抗,
我引導她更大聲音說出心里的話。
對話結束,讓她談下感受,她說感覺內心溫暖踏實,勇敢堅定了,把聲音從內化轉變成外化,感覺自己在面對那個聲音,面對一個人,不再感覺是自己的問題,是和那個聲音之間的關系問題,不再感覺它在自己身體里根深蒂固,好象感覺到一種力量,讓自己不再受控于批判。
接下來,又解構了她那個頑固地認為“自己有病”的主流文化的束縛,這個以前有討論過,后現代里沒有病人,不給任何人貼標簽,即使是精神分裂狀態,但是她好象頑固地放不下這個觀念。
這次我讓她自己選擇:你愿意不愿意?“認為自己有病”?,假如不愿意認為自己有病可以嗎?有什么不可以的嗎?
她堅定地回答:“我不愿意!”
我:"那為何不聽從自己的心,要跟隨別人的想法呢?把標簽撕掉,你感覺到什么?"
她:"有些難,還是會懷疑自己,但是下決心撕扯時,會感覺到非常輕松自在,未來滿滿的希望。我不是病人,我還是我,我確實還在工作,現在照顧孩子也比老人更有愛心,有更新的更先進的理念。我還是有用的,我只是被一些困惑找上,困惑解開了,我就獲得更高級的智慧。"
我:“看到自己還能工作,照顧孩子,還有了更多的智慧,你怎樣評價這樣的自己?”
她:“不是沒有用哈,還是很有用的!內心有力量,有了信心!”我能聽得出網絡那邊她話語里的微笑與輕松。
我:“還想放棄心理咨詢不?還想自暴自棄嗎?”
她:“內心感覺暖暖的,對未來有了信心,我還要努力愛自己,不再把自己往坑里推。”她很智慧地自己學會了用隱喻技術。
我:“那個憂郁的情緒,現在感覺分值有何變化?”
她:“沒有了,象云霧一樣消散無蹤。”她再次用了隱喻技術,而且文采非常好,語言形象生動。
自卑感會影響婚戀對象的選擇,會讓我們選擇性忽略那些可能造成婚后不幸福的因素,不愛自己,自我力量弱小的人容易被強烈自卑自戀而強勢控制的人吸引。
負面的自我認同容易伴隨對自我的懲罰迫害,并以假自體如行尸走肉般飄蕩在人群中,低自尊感不會因為有錢有房子有車而真正提升,必然通過愛自己,和自己和解,改變負面自我認同而境隨心轉,才有力量活出真正的自體,抑郁情緒自然就會消失,焦慮恐懼及強迫性思維行為自然就會遠離。
而自我力量提升了,對未來就有信心,看到自己的好,感受到對自己的愛和尊重,才會提升配得感,不卑不亢地與他人相處,才有力量圓融人際關系及親密關系。
另外,有時憂郁著也是有它的好的提醒的,你沒有力量與自己對抗時,反而找到了真理。
學會感受自己內心的情緒,強烈的暴力體驗必然帶來強烈的情緒體驗,學會反復和情緒對話,學會看到情緒,成為自己的主人管理情緒,不被焦慮憤怒控制,必然帶來人生的可控感,自我力量的提升,和對生活與未來的信心與希望。
有些怕,不是焦慮,而是我們不接受它的出現,哪怕它雖然只是一個念頭。學會接納看似不正常的事物,打破在地主流文化和各種道德焦慮的束縛,看清自己,無條件接納自己,愛上自己,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強迫性思維強迫檢查強迫行為,潔癖都會很快自然消失,因為癥狀本來就是表面現象,都是來說些話讓我們聽,都來提醒我們看到自己的好。
失眠在強迫思維消失遠離的基礎上,才會一次療愈。失眠更多是對失眠本身的不接納帶來的焦慮。
當我們接納自己,愛上自己,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強迫癥是心理學的頑癥,治愈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往往需要長程咨詢,這位來訪者咨詢了30次也沒有完全消失,不過一強迫思維已經不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了!治療強迫癥需要多種心理療法是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