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比較教育研究》21年4月刊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學生探究性能力的培養-----胡陽新推薦
湖北省巴東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潘宗琪 郵編:444300
摘要:新高考的改革更加強調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并且也更加注重學生對文本的層次性解讀,也正是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高中英語教學也迎來了一輪新的挑戰和機遇。近些年,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不斷進步,高考也正在進一步的進行改革。而如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對如今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成為現階段高中英語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新高考對英語學科的要求為切入點,提出新高考背景下英語教學方法創新路徑,為培養學生的英語探究性能力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改革;探究性能力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我國高中英語教學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及實際的應用能力。在高考改革的大環境之下,高中英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死記硬背以及題海戰術當中解放出來,適應新環境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新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和能力發展的質變期,在這一階段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課堂建設的質量和效率,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發展更加符合高考改革的基本需要。英語作為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情境理解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多角度培養學生的探究性能力。
一、構建高質量教師隊伍,打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之下,學校要根據高考改革的方向構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學校應當為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引進優秀的教師,擴大原有的教師隊伍,促進高中英語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教師是高中教學的關鍵,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最終的英語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會決定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學校應當積極引入優秀的年輕教師,年輕教師了解當代年輕人的想法,與學生之間能夠更好的交流,并且根據時代的變化,年輕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好割裂資源,從而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另一方面對現階段學校內部的其他教師進行系統培訓,改變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根據新高考改革的具體要求進行改變,將英語教學從應試教育模式向應用教育方向進行轉變。
高中學校在革新教學制度的時候,也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氛圍。其一,大學學校有很多英語角,大學生都特別喜歡參與,這就營造了學習氣氛。但是目前高中學校的英語角,沒有特別濃重的氣氛。學校和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英語角,充分利用起來,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他們英文的應用能力。其二,對于高考,每一名高中生的壓力都很大,因為他們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只需要學習課本知識,更需要精神的放松,學校可以組織以英語的方式的交流活動,這樣就充分轉向了實踐,高中生就可以在很放松的情況下學習英語,鞏固英語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靈活應用英文的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在自己學習英語的情況下,更愿意讀、看、講英語,所以在課下要為學生多營造一些利于學習英語的氣氛。
二、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一個人學習的動力往往來源于興趣,興趣能使他全身心的投入。所以說,高中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必然重要。假如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興趣聽教師講課,沒有興趣學習課堂上的內容,那么必然會影響最終的學習成果,而且也影響了整體教學活動的進展。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除了提升他們的考試成績以外,還肩負著提升高中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多交流,任課英語教師就要為班里的學生創造一些學習情境,以此激發他們主動參與,進行有效的思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以往我們是為了參加高考考出好成績而學習英語,因此課堂上的展現的內容自然過于乏味、刻板,使得學生有了抵觸心理,嚴重的還出現了厭學現象。創新英語課堂,給課堂增添一些趣味,十分關鍵。如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視頻或者英文電影,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他們在情境中感悟日常英語,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既學習到了英語知識,也領略了日常英語的表達方式。當然,英語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選這些材料時要切實考慮到高中生的興趣,同時還要符合課堂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有效的吸引高中生,讓他們融入課堂,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完成課堂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在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它要為每個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基礎。由此,課程內容應注意這樣三點: ⑴普通高中課程內容應該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恒久價值的相對穩定的知識。(2)普通高中課程內容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共同知識與價值。(3)普通高中課程內容應致力于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因此,高中課程內容應該“既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的基礎”。總之,基礎知識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和適應性,它對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同化、吸收能力和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下,新編制的英語教材客觀上要求教師轉變觀念,轉變角色,關注學生的發展與需求。因此,新形勢下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從絕對的、權威的知識的講授者的角色中轉變過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友好的方式對待學生,注意培養他們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學習的能力,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真正適應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的新型人才。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的改革,為我國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為培養能真正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激烈的交流、合作、競爭的具有豐富的本國的人文知識,又有跨文化意識與跨文化交流的國際性人才提供了物質前提。但作為新時期培養“國際性人才”的教師,能否充分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正確實施教法改革乃成為新教材改革成敗的關鍵。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發展特點,為他們設計出關聯性較強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自我意識的引導下動手操作。在落實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習活動分成不同的類別可以是學習理解類,也可以是應用實踐類,或者是遷移創新類。就學習理解類活動來講,重點要強調學生對語篇的整理和分析,要引導學生提取片中的關鍵信息梳理基本概念和思路。應用類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學生對語篇的分析和判斷,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完畢之后,對語篇的內容進行闡釋和描述,這一部分的活動具有更加明顯的深入性特點。遷移創新類活動強調的是學生的創造和推理,要求學生能夠在語篇理解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批判或者是評價,完成一些超越框架的活動。而且,創新類活動也更加考察學生的語言技能,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同類型的文章學習中,比較文化的相同之處和相異之處,形成更加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
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需要從各方面入手。現階段,網絡技術發展十分迅猛,而新高考改革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現階段英語教學教材的內容過于單一,難以滿足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教師應當向了解課教材內容,將教材內容融入到生活當中。另一方面將社會熱點事件與文章內容相互聯系,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例如,在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內容進行教學之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近期關乎地震的相關社會熱點問題與文章相互聯系,讓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并且用英語寫下自己的感受,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不管是對高中生本身還是高中英語教學都提出了要求,教學制度和英語教學內容的變化,對高中英語教師都是巨大的挑戰。當下的實際問題是,教師還不能很好地把握新高考相關要求,且高中生自學英語的能力還是比較弱的狀態。面對這些問題,英語教師還要在實際工作中積極調研,認真總結,既靈活又實用的建設性教學,注重學生的英語水平應用能力的培養,并制定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案,在教學活動中實行英語水平測試模式,讓學生自主地制定自我提升英語水平的計劃,以期達到高中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侯樹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8):118-119.
[2]吳加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30.
[3]孟祥羽.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探討[J].才智,2019(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