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的第十五條中規定"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但是沒有明確說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形式。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其實就是對學習時間和空間的上的安排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
即全國統考或省統考招生模式的教育形式獲得的學歷。例如全國高考,廣東統招本科插班生考試。這種統招考試之后還要根據國家統一時間安排參加在校學習,全日制的教育形式是指學生在國家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全日在校學習的教育形式。
高考和專插本,最終都是要在校學習的,修滿年限,完成學校安排的學習任務并且需要進行校外實習,完成實習任務,部分校企合作單位可能會受到學校監督,完成實習報考等相關任務,上交畢業論文,即可畢業。
專插本和普通高考畢業證都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每個院校都不一樣樣式。
非全日制的教育形式是指學生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自由安排時間學習,不受學校規定的時間和限制,甚至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在家,可以邊工作邊學習),利用自己業余的時間學習,在指定的時間參加考試,通過考試,完成所有考試科目并且合格即可完成學業,并且滿足申請畢業條件即可領取畢業證。
現在非全日制學歷又被稱為“五大學歷”,即成人、自考、電大、函授、夜大,這五大學歷又被稱為“成人類教育學歷“。
因為這5種方式,都是不需要在校學習的,當然你在校就讀專科的時候,邊讀專科邊備考非全日制本科學歷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說你在學校邊備考邊讀專科,你獲得的本科學歷就是全日制,因為你所備考的考試,并不受學校的時間和空間限制。
1、學習方式的區分導致學習效果和目的地不同
全日制的學生在接觸和掌握知識和專業技術的時候,有效時間比較多,而非全日制的學生就相對少一些,簡單來說就是全日制的掌握程度更牢固更深入一些,畢竟全日制的學生全天都在學校學習,而非全日制的學生通常只是利用一些業余和空閑時間來學習,掌握的程度總體來講相對是比全日制的學生要差一些。更多的情況下,非全日制的學生通常是為了以拿到畢業證書為目的。深入學習的時間和能力也有限!
2、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找工作時候的區別
全日制畢業的本/專科學生,在就業方面占有優勢,因為這是社會所有公司都認可的。而非全日制畢業的本/專科學生,社會認可度較低,不容找工作。一般面試的時候都可能要求填寫最高學歷的獲取方式。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含金量,全日制>非全日制。
但是就目前的這個社會工作關系來說,學歷可能就僅僅是一塊敲門磚,以后真正參加工作的時候還是需要看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