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尚的師德
1.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作為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地把份內的事情做好,要像家長一樣關心、照顧、愛護、幫助學生,不論是表現好的還是表現差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他人,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2.愛心。愛心是班主任走進學生心靈的法寶。師德之魂在于愛,愛就是教育,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達到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班主任工作有了愛才能產生工作的動力,才能在工作中傾注滿腔熱情,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
3.公平心。公平心能贏得全班同學的愛。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擁有一顆公平心,要秉公辦事,作風良好,愛心要一視同仁,而不是偏心哪個人,不管你是班干部還是一般的同學。做到獎罰分明,一視同仁,這樣學生才能感到教師是公正的,為師生心理溝通掃除了心理障礙,這樣才能贏得全班同學的愛。
4.寬容心。寬容心是師生關系的粘合劑。古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人總會犯錯誤,總會有不足之處,特別是我們的學生,年輕、幼稚,其思想品質、心理素質尚未成熟,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有一顆寬容、博大的心,少點苛求與挑剔,多份理解與支持。教育批評學生時要尊重學生人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但寬容應有一定的限度,過度了就成了縱容。
5.細心。細心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助手。細心就是用心細密,做事細心,就會周密地考慮各種問題,精益求精地把事做好。因此,班主任要細心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細心觀察學生學習、生活的變化,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使家長放心、學生安心。并且使學生從情感上體驗到班主任是可敬可親、值得信賴的人。
(二)勤奮刻苦的工作作風
1.腿勤。班級學生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班主任走入學生家庭、融入學生生活,掌握班級總貌、了解學生現狀等,要腳勤。
2.眼勤。多讀書;課堂內外觀察學生情緒狀況、作業正誤、集體觀念、個性傾向、意志品質、行為能力等,要眼勤。
3.嘴勤。多與學生交流,與家長溝通、同領導商榷,要嘴勤。
4.手勤。用自己的雙手給孩子做示范,見到垃圾撿一撿,身體力行,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寫出來,要手勤。
5.腦勤。開動腦筋多思考,針對學生獨特個性,選擇合適、合理、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開心結,全面發展,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就需要腦勤。
(三)扎實的專業素養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位優秀的科任課任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一方面是對已掌握的知識達到一定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斷獲取新知。心中要有種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個永不疲倦的探險家,對未知充滿渴望。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作為教師這個專業來說,它還應具有下列幾種能力。
1.要具有駕輕就熟的教育教學能力;
2.機制靈敏的教育教學應變能力;
3靈活的交往協調能力;
4.深刻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
5.沉著冷靜的自我控制能力;
6.生動藝術的語言表達能力;
7.勤于反思的教育科研能力;
8.積極有效的自我調適能力。
(四)健康的身心素質
1.調節心態和駕馭情緒的能力。現實生活中,班主任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諸多的不如意給教師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如果不能較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態,把生活中不如意帶進課堂,就會影響工作。所以做班主任的一定要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為自己創設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把思考的快樂、收取的喜悅帶給學生。
2.健康的身體素質。健康的體魄是一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障。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適應未來紛繁復雜、變化急劇、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會,也才能應對未來教育的挑戰。
(五)過硬的班級管理素質
1.了解班級學生的基本現狀,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優秀班主任必須要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興趣和愛好,以便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班主任不僅要在學習上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也要成為學生的引導者,成為學習上的嚴師,生活上的良友。
2.巧妙運用表揚和批評。學生都喜歡得到老師的當眾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的勇氣和力量。作為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差異,對于后進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自己的愛和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從正面、側面了解他們,注意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鼓勵,贊揚。
但這解不開意味著就不能批評,只不過要多表揚少批評而已,即使是批評也要講究分寸,講究藝術,講究效果。
3.及時與家長溝通。在通訊十分發達的今天,微信、QQ、召開家長會、家訪、約家長來校等溝通方式有許多,要經常與家長聯系。要以平等對話的方式來溝通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等信息,用這種談話的方式回答家長提出的學生教育問題。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
4.為孩子樹榜樣。在班級管理中,凡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老師必須首先要做到。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性,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以心換心,以情換情,有意識的樹立起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自覺地接受教育。
(六)具有良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1.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學生的教育主要有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而班主任又是聯系學校與家庭的紐帶,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防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消除個別家長認為學生教育是學校單方面的事的錯誤觀點。
2.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關系。班主任工作對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起著促進作用,任課教師教學工作的德育滲透又是對班主任工作強有力的補充。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教師溝通,互通情況,共同研究教育教學問題,制定有效措施,分工合作,是教育內部形成合力的有效舉措。同時,班主任還應及時把學生對各科教學的意見與建議反饋給各位科任教師,以便搞好教育教學工作。
3.班主任與班干部的關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必須重視培養一批有組織能力,有威信,樂于為集體服務的干部隊伍,組成班集體的核心。班主任應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維護他們的威信,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但不掩飾他們的缺點。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班主任要主動承擔責任,并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研究改進方法,使他們通過工作得以鍛練和提高
4.班主任與差生的關系。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差生身上的發光點,因勢利導,促其轉化。要經常與他們平等對話,以幫助解決其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
5.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應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干部與同學之間,優、中、差生之間的同學關系,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友誼與愛情的關系。杜絕小團伙的形成,要教育優生不歧視中差生,中等生不能滿足現狀,差生不能自暴自棄,以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6.班主任、班干部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班主任應引導、教育班干部以身作則,處處起帶頭作用,團結同學,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力,明確應盡的義務,為班級全體師生服務。
7.個人、班級和學校三者間的關系。學生是生活在班級集體之中,而班級又是學校大集體的組成部分。班主任要注意引導學生熱愛學校,愛護班級榮譽,開展“為學校、為班級添光彩”的有益活動。如三者利益發生沖突,要教育學生自覺服從班級利益和學校利益,提倡自我犧牲精神和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