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元素”在現代CG插畫中的運用
摘要:“中國元素”在藝術設計領域已經為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們所關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其插畫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密切,現代cg插畫如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多元化的今天,把握自身的優勢,突出“中國元素”的藝術魅力是十分具有文化戰略意義的。具體來概括“中國元素”包涵兩個方面:(1)反映和傳承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2)具象化的、豐富的表現形式、可視的傳統圖形、民族化色彩。本文著重闡述了在現代cg插畫藝術創作中,將“中國元素”作為原材料來對待,作為創作的靈感和來源,插畫設計師再通過對中國傳統水墨語言、中國民間美術色彩、中國民間美術造型的借用、變形、分解、重構等方式,使其具有新的時代特色,以此來豐富現代cg插畫的藝術語言和思想內涵。
關鍵詞:中國元素 cg插畫 民間美術色彩民間美術造型
“中國元素”作為一個設計概念已經為越來越多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所引用。但是什么是“中國元素”?到目前為止對于“中國元素”還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明確的解釋。“元素”這個詞在《辭海》上是一個現代用語,歷史上并沒有這個詞語。胡杰先生說“中國元素其實是在今天的世界視野或融入世界視野中用到的中國傳統。”本文用到“元素”這一概念,是講它作為一個成分、一個單位、一個高度概括的符號存在。又在“元素”之前加上“中國”二字,就是限定了這個高度概括符號的性質,它是有別于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符號。在現代cg插畫藝術創作的角度,它就是創作中的原材料、靈感來源、素材。它可以千變萬化,可以借用、變形、移植、重組等等方式,最終達到創作一個全新插畫作品的目的。我們這里說“中國”并不單單指現代的中國,而是包括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區域所共同構成的中國文化傳統。本文限于篇幅,只主要由中原地區漢文化傳統作為核心來進行淺談。
“中國元素”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是精神層面,無形的精神文化元素。
精神層面指抽象的,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沉淀下來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文化氣質。這種文化氣質的表現與西方追求寫實的審美方向不同,我們選擇了另一種審美情趣,主張淡雅的、平面的,不重視透視與現實環境的局限,將意境這種抽象的“美”作為主要表達的方向。在表達意境的文化氣質同時,中國的審美又有其肅穆、厚重的一面,這是由于在漫長的皇權統治中養成的強調“美”的政治性與倫理性、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文化氣質。
另一方面是物質層面,有形的物質文化元素。
物質層面的“中國元素”相較于精神層面的“中國元素”更為大眾所熟知。物質層面其一,傳統圖形。具象的傳統圖形在當今社會也頗為常見,精致的仿古瓷器、木雕云紋的吊燈外罩、刺繡絲質的中式盤扣旗袍……這些都帶有鮮明的“中國元素”的印記。聯系多一些分析,就像人們看到米奇老鼠的剪影會聯想到美國的迪斯尼,當人們看到長城的剪影也會一樣聯想到中國等等。因此當設計師在進行cg插畫創作時,哪怕僅僅一個小小的紅燈籠加炮竹的組合,也會使人聯想到過年點燈籠放炮竹,當人們看到圖片而后聯想到過年的氛圍時,此時“中國元素”出現的目的也許就達到了。物質層面其二,傳統色彩。中國傳統的色彩理論的基礎是五色說,即是以黃、青、赤、黑、白為正色的五色說與土、木、火、水、金的五行說相聯系,把五色、五行、五方、五德等自然的宇宙的、倫理的、哲學的多種觀念想柔和,將感性的色彩融入了古代哲學領域,這類寫實色彩是源自創作主題對客觀事物認知后產生的,不是靠視覺來識別事物,而是靠理念、意識來看待不同色彩的意義,因此此類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裝飾性、符號性。“中國元素”其實是包含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之內的,我們用通俗而直觀的方式形容它,像看到大紅色就想到喜慶與吉祥,像那四書五經、儒家道教,像京劇臉譜皮影剪紙、像濃墨重彩留白鐵線,像飛檐翹壁亭臺樓閣,像狐仙鬼怪神話傳說等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宮長城,小到窗欞門釘。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中國元素”,但“中國元素”不全等于中國傳統文化,還包括中國現代文化。
靈活運用“中國元素”:
插畫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形式,如今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創新,插畫藝術也由傳統的單一的手工繪畫方式向多元化的數碼cg世界進軍,并且成為了現今視覺傳達的主流。而現代的cg插畫是建立在數碼視覺技術基礎上的新的藝術形式,其核心是新技術所創造出的數碼視覺特征,在插畫創作時往往會陷入唯技術是從,偏執于數碼藝術特征,卻使插畫的藝術性和民族性欠缺。因此在進行現代cg插畫創作的同時,應體現出對中國歷史文化、民族精神、傳統圖案、傳統色彩等“中國元素”的關懷、傳承與發揚,在吸收和傳承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靈活運用“中國元素”尋求新的發展,這樣才能更好適應現代社會對于cg插畫的需求。
縱觀世界發展史,盡管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同,文化氛圍迥異,設計的方向、形式與水平也參差不齊,但是在挖掘、傳承本民族優秀文化底蘊上卻有這共通性,即使是多元文化的發達國家也在尋求本民族化的道路,也很注重由民間美術中汲取養分,來發展現代cg插畫。在這方面美國和日本就做的比較好,美國的cg技術較為成熟,同時美國的插畫市場異常發達,其插圖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風格和成熟的市場運作體系,美國民眾也將欣賞插畫當做一種習慣。美國偏向于寫實類的插畫以其成熟精湛的cg繪圖和天馬行空、海納百川的豐富題材一度在世界插畫藝術中居于主導地位。并且美國的插畫市場已非常的完善和專業化,有兒童、科幻、食品、幽默等不同類型,同時每種類型都有專門的插畫藝術家。日本是亞洲地區動漫類產業的巨頭,其插畫風格也獨具特色。日本是個島國,且戰后的日本深受西方國家文化的影響,但是他們在學習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并沒有拋棄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而是改革出了獨特的“東洋風韻”。吸收外來文化同時堅持走自己的路,是日本人“菊與劍”精神的另一番寫照,可以說日本的成功從一定程度來說與其民族特質相關。
1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就不得不說到中國的水墨藝術,作為中國傳統的重要組要組成部分,它是非常能夠凸顯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有著獨特的藝術特征和審美價值。水墨風格的藝術符號是在華夏文明長期的發展國程形成的,蘊含著中國特有的哲學和人文精神。水墨元素有著其獨特的審美特質,它秉承了中國哲學思想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無我相融”的和諧境界。這種藝術境界是人的心靈與自然間的完美融合,是貼近自然、超越自然的最為心靈化的藝術。
水墨元素獨特的表現形式首先體現在水墨藝術中特有的簡約的形式語言,中國在文學上講究含蓄而有余味,在繪畫上則注重對空白的處理,主張“以少勝多”、“以一當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計白當黑”,即是要用極少的要素傳達出最多的信息。“虛實相生,無出處皆成妙境”,可以說是對中國繪畫文化簡約美感的總結。簡約并不等于簡單,更不等于簡陋。簡約是以簡單的筆法去表現最豐富的寓意,這是外在形式與內在精神的完美契合。中國的哲學崇尚虛無,反映在中國繪畫上就是注重留白,講求意境。在中國繪畫中,留白的部分不僅僅能襯托出畫面的主題,同時也擴大了畫面的意境,這便是所謂形象的延續。這種留白雖不著墨,卻可讓人產生聯想,從而獲得無窮美感。比如在中國的山水畫中,雖然看起來給人感覺山水秀麗或景色壯觀,但這些畫都不曾講畫紙填滿,沒有繁瑣的去勾畫每一處景色,而是留出或多或少的空白,這個空白處可以是蒼天流云、也可以是飛瀑溪流,與畫中主體的山石樹木、亭臺樓閣等前后相疊、上下交錯、渾然天成,形成簡約的效果。
在現代cg插畫中充分領悟中國水墨元素的精髓,靈活運用傳統水墨構圖的特點,四季風光、朝晴晚雨、空間相措都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幅插畫作品中。同時,在一幅插畫中注重水墨元素的虛實對比,或“密不透風”、或“疏可走馬”這樣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視覺效果。在現代cg插畫創作中對于人物部分的雕刻同樣可以使用水墨元素的線條之美,或工筆細描、或鐵線銀鉤,都能凸顯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從來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同時借由墨與水之間不同比例而產生的干、濕、濃、淡的變化,墨與水相互交融,構成有情趣和意境的畫面。簡約的水墨風格美感使用在現代cg插畫中,契合了現代插畫家去繁求簡的目標和精神特質,在現代cg插畫中,插畫家可以通過高科技所帶來的視覺效果創造出具有水墨風格的肌理效果,并賦予其帶有手繪性質的獨特美感,創造出將水墨技法滲透進現代cg插畫中的插畫風格,并在現代cg插畫中給予中國水墨元素更豐富的傳承、創新和發展。
2
東方繪畫以中國畫為例,無論是工筆重彩還是水墨畫的色彩都著一般表現物象的固有色,但是中國畫“以線造型”,“以墨為主”,“墨分五色”等等觀念形成了中國繪畫整體的寫意風格,不刻意追求反應更客觀物象在特定光線下的色彩,而是追求“氣韻生動”、“隨類賦彩”。“隨類賦彩”是中國繪畫寫意中的特質,乃是側重自我感受給予不同對象賦予色彩。中國民間美術色彩是在特定的民間文化環境中產生的,它不僅僅是美的表現,也是民間文化的表現,是民間文化的載體。中國民間美術色彩是寫意的色彩,不是眼中所看見的外在物象色彩,是心象色彩,不是科學意義上的色彩,是感性思維上的色彩,是打破空間的色彩,具有象征性,裝飾性,符號化的特質。
在用中國民間色彩表現事物的時候,天空不是藍色而可以用紅色,大地不是土黃色而可以用紫色,完全不被物象原本的固有色彩所束縛,使得觀者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和視覺美感。現代的cg插畫家們也重視運用民間的美術色彩語言。呀呀老師具備的國畫功底,使她的畫古韻十足,洋溢著水墨風情,在色彩處理上不拘于客觀印象,揮灑自如,用色傳神。翁子揚老師卻喜歡把中國古典人物的形象用漫畫插畫的造型結合西方油畫質感表現出來,技法特殊,畫面色彩濃艷艷清新,造型生動和諧,并且畫面很有古典氣息。
中國民間美術造型注重象征性和寓意性。造型語言與中國民間文化觀念相重疊,并與民眾的生活態度、價值標準、審美標準相一致,擁有民族親和力。我們將民間美術造型運用在現代cg插畫中,要把握這些造型的寓意,再用現代的cg技術給予它們新的活力。
3
在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新興的藝術形式出現是社會、藝術進步的必然,在最開始或許會顯得與固有的傳統插畫藝術格格不入,但是我們應該將cg插畫藝術發展并完善,設計師們也在尋求將把民族傳統文化根基的“中國元素”作為現代cg插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和外在的具象物質支持。將傳統的精神和對傳統藝術新的認識方式,融入到現代cg插畫中,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該文來自于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民族民間服飾元素在現代動漫服飾中的應用研究》2008sk237zd)
參考文獻:
[1] 王佳竹.傳統插畫藝術與現代數碼插畫藝術[j].文教資料, 2009(15).
[2] 迪尚.電腦圖形設計[m].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
[3] 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 勒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浙江傳播出版社,2005.
[5] 胡杰.作為時尚化創新的中國元素[j].新世紀周刊,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