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閆凱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碩士
本文審稿:李劼慧,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
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0》數據顯示,自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趨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內復發率達到2.5%,其中1個月內復發率為35.7%,而復發后病死率達到32.1%。目前研究發現,年齡小于60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約占1/3,而且病情進展迅速、易復發。
心臟供血源于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血供突然急劇減少或中斷時,會使心臟血供中斷,心肌缺血。嚴重持久的缺血會引起心肌壞死。
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心肌壞死的一種疾病。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并伴有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這是因為在飽餐后,尤其是進食大量油膩,高熱量食物后,人體血脂水平突然升高,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一方面會導致血液流速緩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臟負荷增大;另一方面會導致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堵塞管腔,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飽餐后為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會重新分流,更多地流向胃腸道,使心臟冠脈供血相對減少。在有冠脈狹窄的基礎上,一旦供血減少,就會出現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引發心肌梗死。所以,吃飯時切忌“吃的快、吃的多、吃的猛”。
此外,過勞、激動、寒冷刺激、便秘、吸煙、大量飲酒……也是心梗的常見病因,日常生活中大家同樣要給予重視。
(1)突然發作的持續而劇烈的胸骨后壓榨性、刀扎樣疼痛
(2)疼痛一般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區,有可能放射至肩部
(3)少數患者無疼痛
(4)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緩解,伴有煩躁不安、出汗、瀕死感
(5)全身難以形容的不適,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
(6)心律失常
一旦發生心梗,應該迅速就醫。撥打120電話,越快越好,一刻也不能耽誤!時間就是生命!心肌梗死一旦導致心臟破裂,后果不堪設想!
此外,在等待就醫的過程中,要保持鎮定,不可有強烈的情緒起伏,否則會讓病情更加嚴重。
抽煙喝酒:損傷全身臟器,嚴重者導致器官功能下降。
飲食沒有規律,暴飲暴食,用饑餓方法減肥:攝入大量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血脂升高,影響血管健康。另外,長期這樣不合理飲食,胃功能也會下降。
不運動、運動方式不正確:運動量要符合自身需求,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例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活動,不要盲目運動而損害身體健康。
頻繁熬夜:長期熬夜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心臟負擔加重,影響心功能,長此以往造成心臟衰竭。另外,熬夜會加速衰老,情緒低落,精力渙散,注意力無法集中。
預防心肌梗死,除了在一出現癥狀時及時就醫,還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1、合理膳食:低鹽低糖低脂,減少油膩食物攝取量,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注意飲食攝入量。
2、合理安排作息,保證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更要避免在過勞時搬動重物,從而增加心臟負荷。
3、放平心態,控制情緒,切勿大喜大悲。
4、戒煙限酒,控制體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5、規律運動,鍛煉身體。
6、對于有基礎病的人群,遵醫囑規律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7、發生過心肌梗死的人群,要警惕癥狀的再次出現,一旦再次發生,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