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記不清朝代?這篇文章在精美文物中幫你厘清歷史脈絡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嚴禁盜用!

導言
今天又是一篇博物館之旅。
在之前的分享中,已經帶大家參觀過了各地的博物館,見識過了各樣的珍貴文物,可跟你即將在下文中的所見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
這座博物館中的藏品,隨便拎出來一件,價值連城甚或無價,放在任何一座普通的博物館都可作鎮館之寶,有些寶貝甚至在如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級的寶庫中都能綻放耀眼光芒,他們被寫進歷史教科書、出現在《鑒寶》、《國家寶藏》等熱門節目,即使毫無興趣的外行,也對它們或多或少有所耳聞。
比如,這件:
又比如,這件:
再比如,這件:
還有這件:
和這件:
有沒有眼熟的?
沒有也沒關系,因為讀完這篇文章,你不僅能認識它們,還能認識更多璀璨的無價之寶。
今天帶大家參觀的,就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最受歡迎(之一)以及中華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

王朝更替

我想,說到中國歷史朝代,大多數年輕人起碼能脫口而出“三國兩晉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可是能完整地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復述歷朝歷代,大概會難住一些人,更不用說道出各朝代的起止時間。
十六國夾在哪兩個朝代之間?五代十國夾在哪兩個朝代之間?你知道“新朝”嗎?你知道遼、西夏、金的興滅順序嗎?
不知道也不用妄自菲薄,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國家博物館中有一組基本陳列叫“古代中國陳列”,以王朝更替為主要脈絡,將珍貴的文物分為八個部分展示了出來,這八個部分是: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
歷朝歷代的文物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從中可以一覽歷史沿革和文明輝煌。
下面就隨我穿越千年,窺探古老大國的萬千氣象。
【遠古時期】

約200萬年前至約公元前21世紀

我國有人類文明的遠古時期包括200萬年前到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以及1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的新石器時代。
中國是人類進化的重要地區之一,在170萬年前,被稱作“元謀人”的直立人就生活在這里,稍晚一些,藍田人、北京人、鄖縣人等均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之前“湖北博物館”一文中提到鎮館四寶之一——鄖縣人頭骨,就是早期直立人在我國生活的明證。
北京人背鹿塑像
約25萬年前,直立人進化為智人,腦容量已與現代人接近,再經過十多萬年的進化,從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在中國各地誕生了諸多文明: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浙江寧波的河姆渡文化、浙江杭州的良渚文化、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文化......
不論是舊石器時代的遺骸遺骨還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跡,都訴說著人類童年的懵懂和古老大國的滄桑,且隨我看看萬年前的遺珍。
直立人的頭骨:顧名思義,直立人即是可以站立、解放雙手的古人類,解放的雙手學會了制造工具,然而他們的腦容量依舊很小,頭部保留了較原始的特征。
原始牛犄角(舊石器時代中期,20萬年-5萬年前):智人的武器或飾品。
金牛山人頭骨(復制品,舊石器時代中期,約28萬年前):金牛山人雖然生活時代較早,但其顱骨形態與北京人區別明顯,多數學者主張將他們歸入早期智人。
關于現代人的起源,學術界仍有“單一地區假說”和“多地區假說”的爭論。前者認為現代人起源于北非或中東,然后擴展到其他地方,其主要根據除了非洲地區人類起源最早,還有非洲現代人的基因變異比歐洲人和亞洲人都多,基因變異多意味著歷史長;后者認為現代人由各地的智人甚至直立人演化而來,包括非洲、亞洲和歐洲,凡有直立人的地方都可能是現代人類的起源地。
至于人類是來自非洲還是“土生土長”,且留給專家們慢慢探索,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古人類令人驚嘆的創造力。不信?看下面的文物。
鷹形陶鼎(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萌不萌?在“山西博物院”一文中提到過萌王文物——鸮卣,哪個更萌?
山西博物院的鸮卣:
別看這么可愛,它們都是鷹的形象,雄鷹和貓頭鷹,可都是猛禽啊!
蚌塑“龍虎”墓(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墓中央是一壯年男性,兩側用天然蚌殼堆塑出似龍、虎的動物形象,是仰韶文化獨特的墓葬方式。
玉琮(良渚文化,約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一種禮器,一種溝通天地的法器,上部較大、內圓,象征天,下部較小、外方,想征地,外表的神人獸面紋體現了當時的巫術活動情況。
玉龍(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這件文物你很可能見過,在之前的“武漢游記”中,大禹神話園門前的兩座雕塑就是仿照它的玉豬龍;它是中國龍的最早形象,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裸體浮雕彩陶壺(馬家窯文化,約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融浮雕和繪畫的手法于一身,裸體人像的下腹處塑造有生殖器的形象,這種男女同體的崇拜物具備溝通天地、人神的能力,是一種禮器或葬具。
鏤雕旋紋象牙梳(大汶口文化,約公元前4200年-前2500年):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遠古時期的梳子,幾千年前的梳子,比現在市場上的很多梳子都精美。
看完神秘的遠古,我們進入青銅時代,去看看夏商周的風采。
【夏商西周】

約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夏朝(約前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初期,是中國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人自稱“華夏民族”,“華夏”也是中國的代稱。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國第一個有同時期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后來,盤庚遷殷,國都穩定,因此商朝又稱“殷”或“殷商”。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東周因諸侯割據、王權不興,又叫春秋戰國時期,放在下一部分再聊。
商代晚期,周人的封地強盛繁榮,姬昌(文王)遷都豐,后其子姬發(武王)營建鎬京,公元前1046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周,史稱西周。西周后期社會矛盾激化,國人暴動,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
夏商西周是我國最早的朝代,建立了國家,進入了奴隸制社會,王權政治得以強化并不斷完善,青銅鑄造達到鼎盛,西周推行禮制,誕生了很多精美的玉器。
下面一起看看那個時代的文物。
后母戊鼎(商王武丁時期):也許它的另一個名字你更熟悉——司母戊鼎;重達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后母戊鼎是商周青銅器的翹楚之作,是這一時期青銅文化發展高度的代表。
“子龍”青銅鼎(商后期):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
“婦好”青銅鸮尊(商王武丁時期):酒器,是商后期青銅器造型藝術的代表作。
雙性玉人(商王武丁時期):玉人裸體,雙面雕刻,一面為男性,另一面為女性,通體以陰線雙勾刻畫肌肉和關節。
四羊青銅方尊(商后期):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體型最大的方尊,造型雄奇,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珍品。
青銅面具(商):出土于三星堆,類似的人首或面具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標志性的器物,在之前分享的“成都”一文中有所提及。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卻也是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璀璨的時期。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和戰國,其分水嶺是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上文提到東周就是春秋戰國,其實不全然,東周在戰國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要長于東周王朝。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逐鹿中原,雖歷史動蕩,卻思想激蕩,誕生了很多影響深遠的著述,這段風云歲月的魅力可從下面的文物感受到。
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戰國 魏):帶鉤是古人系腰帶的掛鉤,多用青銅鑄造,貴族用品多用金、銀、玉等,此帶鉤工藝精湛,堪稱古代最華美的帶鉤。
青銅冰鑒(戰國 曾):冰鑒是用來冰鎮酒的器物,由一個方鑒和一件方尊缶組成,尊缶內盛酒,鑒、缶壁之間的空間放置冰塊,這樣,古人夏天也可以喝到“冷飲”。
“蔡侯申”青銅方壺(春秋 蔡):蔡侯申即蔡昭侯,春秋時期蔡國國君;銅方壺是一種高等級的酒器,多隨葬于高等級墓葬中,一般成對出現。
“鄂君啟”錯金青銅節(戰國 楚):節是一種憑證,這是楚懷王頒發給其子鄂君啟的水陸貨物運輸免稅通行證。
人形青銅燈(戰國 齊):旁邊的長柄銅勺用于添油,這是齊國宮廷中的器物。
獸形青銅尊(戰國 百越):酒器。
青銅戟、戈、矛: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所以有“枕戈待旦”沒有“枕戟待旦”,否則就被矛刺穿腦袋了。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園220年

秦滅六國,統一中國,漢分東西,傲然世界,漢以后,中華民族都叫作“漢族”。
在兩漢之際,還有一個新朝(公元8年-23年),是西漢外戚王莽篡權所建立的朝代,短短十幾年后,就被東漢代替。
秦漢是中國社會轉型期,也是中國文化整合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國家治理體系,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也決定了以后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
來看看這一時期的文物。
陶俑和陶馬(秦):大家都熟悉,陜西的兵馬俑。
彩繪陶兵馬俑(西漢 公元前202年-前8年):出土于山西咸陽楊家灣兵馬俑,是劉邦長陵的陪葬品。

金縷玉柙(西漢):也叫金縷玉衣,之前的“博物館”文中提到過,是漢朝王公貴族下葬是所穿的衣服;此為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衣。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西漢):水禽銜魚的造型在漢代文物比較常見,說明比較受當時人們的喜愛。
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西漢):這只犀牛形象是生活在古代中國的蘇門犀,古代中國盛產犀牛,春秋時用犀牛做成的犀甲是武士艷羨的裝備,后由于大量捕殺,在西漢晚期就已經絕跡。
石天祿(東漢 公元25年-220年):天祿是東漢時期立于墓前的神獸,常與辟邪配對。
擊鼓說唱俑(東漢):
彩繪石騎馬人(東漢):
七牛虎耳青銅貯貝器(西漢):貯貝器是云南的古王國——滇國特有的青銅器,上部往往塑有生動的形象。
再比如這件貢納場面青銅貯貝器:
【三國兩晉南北朝】

公園220年至589年

這又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動蕩時期,政權更迭最頻繁、割據戰爭不斷,在304到439年間,短短的一百多年,就更替了十六國。這一時期外來文化沖擊也非常顯著,佛教輸入、波斯和希臘文化均有流入,本土玄學興起、道教興盛,各種文化沖撞融合,交相滲透,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影響力,留下了很多精美的遺跡遺物,很多著名的石窟(比如云岡石窟)就是在那時興佛滅佛的沖突中開鑿的。
來看文物。
陶武士俑和陶牛車(北魏 386年-534年):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甲騎具裝俑的形象。
青瓷魂瓶(西晉 265年-316年):魂瓶是三國和西晉時期獨特的隨葬明器,瓶上堆塑仙人、瑞獸,體現了當時的“升仙思想”。
陶牛車(北齊 550-577年):牛車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俑群的中心,是當時盛行乘坐牛車之風的反映。
【隋唐五代時期】

公元581至960年

到了隋唐時期,分裂動蕩的中國終于又一次統一。從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滅亡,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公元907年, 朱溫滅唐自立,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從統一又走向了分裂。
正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雖然跳不出歷史的輪回,但這一時期的唐王朝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階段,政治、經濟和文化均高度發達,是世人仰慕向往的國度。大唐盛世崛起于隋朝,衰落于五代十國,至今仍是國人的夢中盛景。
下面來看看盛世的文物。
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唐開元十一年 723年):大唐兼容并包,胡風盛行,駝背上的樂隊由三名胡人、兩名漢人組成,音樂舞蹈也非常多元。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后梁 907年-923年):
彩繪武服陶俑(唐麟德元年 664年):
彩繪陶戴幃帽女騎俑(唐顯慶二年 657年):幃帽本是西北地區的游牧民族出門防風用的帽子,傳到中原地區成為貴族婦女出游的時尚裝束;這打扮,我覺著放到現代依然時尚。
紅衣舞女壁畫(唐顯慶三年 658年):舞女所跳的是巾舞,一種從漢代就開始流行的舞蹈,從壁畫可以看出,唐人前衛豪放,女性穿低胸裝很常見。
三彩黑釉陶馬(唐):唐馬雕塑的特點是頭小、臀圓、體態勻稱、膘肥體壯,是當時西域馬的寫照。
鎏金銅觀音造像(吳越 893年-978年):大家如果多轉寺廟,會看到這種姿態自然舒適的菩薩像,與莊嚴的菩薩大不一樣,這種姿態的菩薩就出現于唐朝。
各種胡人俑(唐):大胡子,戴高帽,當時唐安城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
【遼宋夏金元】

公元916年至1368年

五代十國后,雖然中國整體統一,但周邊的少數民族異常強大,長期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禮,在宋朝時,北方還有遼、西夏、金等強權環伺,最終,它們都湮滅在蒙古的鐵蹄下,江山一統,元朝建立。
雖然不比盛唐氣象,但這時的中國從多民族政權的并立逐漸走向統一,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品經濟活躍,城市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發達,宋元海外貿易繁盛,與各國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來看看這一時期的文物。
佛宮寺釋迦塔(遼清寧二年 1056年):這就是山西有名的應縣木塔(模型),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木塔。
綠釉鴟吻(西夏 1038年-1227年):在寧夏(西夏所在地)旅游,時不時在一處古跡就可以看到鴟吻,這是殿堂正脊兩端的裝飾物。
雙鳳麒麟紋石雕(元 1206年-1368年):此為元大都皇宮或者皇家園林的丹陛石,是元代石刻藝術精品。
帶有游牧文化色彩的北方陶瓷:

綠釉陶建筑構件(西夏):形象分別為摩羯和海獅。
【明清時期】

公園1368年至1911年

這一時期是封建王朝體系的最后階段,中央集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然而,作為農業文明古國的中國正與后起的工業文明大國悄然拉大差距,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孝端皇后鳳冠(明萬歷 1573年-1620年):出土于明十三陵的定陵地宮,鳳冠的主人是孝端皇后,因其無子,引發了一場立太子的“國本”之爭,是影響萬歷朝由治轉亂的關鍵。
清朝皇帝畫像:
明清時期的陶瓷制品:

文化自信
如果你堅持讀到這里,相信泱泱中華史一定在你腦海里形成了一個大致的輪廓,或古樸大氣、或精美絕倫的國寶也許或多或少會給你一些震撼。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沒有中斷過的國家,千年的歷史文化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盡都蘊含在文字、遺物和遺跡之中,世界上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保存如此豐富的文獻和文物,媒體常說我們應該有文化自信,坐擁這樣厚重的歷史,確實不該不自信——流行文化可以后天習得,就如同人的外貌,長得不好,整整就好,代價很小,可厚重的歷史,那就像是人的天賦氣質內涵,后天補不了,只能老天爺賞!
美國的電影再好看,日本的動漫再精彩,假以時日,中國都可以做出來,但是歷史,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得天獨厚,無與倫比!
所以,中國人應該從骨子里就透出自信!
時至今日,仍然有些人崇洋媚外、奴顏媚俗、聽憑擺布,是不是無德暫且不論,無知是肯定的,缺乏了解,當然自卑!
那么,我們接下來就再多了解一些中國的歷史文化。
上面是輪廓,下面進入特色:選取中國史前八大文化的海岱文化、古代瓷器、古錢幣、玉器和佛造像等方面進一步看看祖國的博大。

特色文化

【海岱朝宗】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史前已經有諸多文明如繁花盛開在神州各地。專家把中國史前文化分為八大區域:燕遼、甘青、中原、海岱、兩湖、江浙、巴蜀、雁北。各種文化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展開全面交流,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造就了多元一體的中國傳統文化。
海岱文化源自東方的東夷文化,后衍化為齊魯文化,商周時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面貌,主要分布于山東、江蘇等地,秦漢以后深度融入中華主流文明,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下面的文物大都出土于山東的臨淄、高青、臨朐、海陽等地,這里是古代齊文化的繁盛之地,體現了強烈的齊文化特色,一起看看。
“豐”青銅觥(西周早期):出土于山東高青陳莊,這里曾是貴族采邑的軍事城堡。
龍紋青銅鼎(戰國早期):淄博市臨淄區出土,一同出土的有六件形制相近的鼎,于中原地區奇數組合的鼎制有所不同。
獸柄青銅豆(戰國早期):出土于淄博市臨淄區,為豆形燈,柄布是虎,前足握兩龍,后足踏五龍,龍身有鱗,造型奇特,設計巧妙,鑄造精良。
鷹首青銅壺(戰國時期):淄博市臨淄區堯王戰國墓地出土,青銅壺的蓋和器口共同構成鷹首,鷹喙開合自如,提梁也很別致,整件器物造型生動,設計精巧。
青銅犧尊(戰國晚期):淄博市臨淄區商王墓地出土,仿獏形,造型精美,裝飾華麗,是戰國時期齊國錯金銀和鑲嵌工藝的巔峰之作。
銅人形足方爐(戰國晚期):淄博市臨淄區商王墓地出土,青銅方爐是貴族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流行于戰國、秦漢時期,方爐足部大都為人面鳥身狀,表明山東地區古代先民對于鳥類的迷信和崇拜。
【古代瓷器】

中國在一萬年以前就有陶器生產,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開始燒制原始青瓷,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瓷器的國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青瓷的燒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產生了南越和北刑兩大磁窯體系,宋代誕生了著名的汝、哥、官、鈞、定五大名窯,制瓷水平空前發展,元明清時制瓷業更加繁榮,各種顏色釉瓷五彩繽紛,彩繪瓷器種類繁多,開創了中國瓷器發展的新紀元。
來看看精美的瓷器。
青釉虎子(西晉):
仿套料凸雕夔紋瓶(清 乾隆):
仿朱漆菊瓣盤(清 乾隆):
仿雕漆描金雙龍戲珠紋冠架(清 嘉慶):
天藍釉刻菊花紋長頸瓶(清 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紋凈水碗(明 崇禎):
綠地粉彩番蓮紋喇嘛塔(清 乾隆):
【錢幣、玉器和佛造像】
錢幣、玉器和佛像,不僅是經濟、裝飾和信仰,它們也體現了濃濃的中國文化特色。中國的錢幣,從貝幣到布幣再到銅錢和紙幣,自成體系,影響深廣;中國的玉器,溫潤精美,山川之靈與中國人的氣質緊密結合,謙謙君子成了國人的向往,和歐美人喜歡棱角分明的鉆石截然不同;中國的佛像,從傳入伊始,經歷了異域形象、本土化、世俗化等的變遷,已融入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戰國時期的刀幣和圜錢:
元明時期的鈔版:
鳳冠人像玉和高冠鳳鳥配玉:
各種帽頂飾玉:
乾隆帝御題如意:
鎏金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頭像: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坐像:
鎏金銅綠度母坐像:

結語

在國家博物館的大廳中,散布著許多中外先賢的雕塑,其中最顯眼的,要數位于大廳中央兩側的孔子和老子頭像:
他們默然而對,杳窎悠遠,滄桑深邃,靜默無語卻金聲玉振,振聾發聵,響徹千年萬里,貫通古今往來。
站在二老之前,智慧的眼目下,我良多感慨:人類真的好獨特,沒有最強悍的肌肉,沒有最敏捷的技巧,沒有最堅硬的皮膚,卻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與日月爭輝,共星云璀璨,此乃文化之力量與輝煌!
如此渺小又如此偉大,有人說,這是因為人有靈魂,我不確定靈魂是什么,但它讓人類有了思想,從此,一切與眾不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春秋戰國是什么朝代
寶館尋珍(16)
夏商周美術----青銅器
中國酒文化
自齊國受封建國開始,齊文化就被賦予銳意革新的精神內核
春秋戰國時期鏤空獸首青銅壺 M46N1:1仿制品 歡迎大家品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卓尼县| 霞浦县| 读书| 龙海市| 阿瓦提县| 得荣县| 星子县| 富民县| 镇江市| 定日县| 曲周县| 安龙县| 清水县| 汪清县| 阿合奇县| 广平县| 故城县| 阜阳市| 田林县| 错那县| 深水埗区| 白城市| 浦城县| 应城市| 电白县| 宜川县| 山丹县| 余庆县| 白水县| 伽师县| 丹凤县| 天峻县| 乌什县| 阿合奇县| 太湖县| 慈溪市| 逊克县| 左权县| 丰镇市|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