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認為玉石是陰陽二氣的精純,對人體健康有著神奇的作用。
1200萬天價翡翠鐲子亮相成都
1、玉常被稱為護身符,這是因為硬玉(翡翠)含有的礦物成分主要為鈉、
鋁、硅、鉻、鐵,這些恰恰都是人體所需要的幾種重要的元素,由于玉的結構
相對疏松,加之構成玉的礦物元素較為活躍、擴散速度快,所以易使人體吸
收,因此長期佩戴玉能冰涼身體、安魂益氣、利血脈,使心肌平穩、血壓正常
并延緩衰竭和保持容光煥發。
2、愛玉之人佩戴玉飾品一般都不會輕易的取下,閑時還要時時將玉搓捏于
手中,這樣久而久之玉的礦物質就與人的皮膚分泌物相結合,使玉在把玩中能
夠越玩越高、越玩越水,把玉的溫潤和光澤養出來就會越發顯出其透明亮澤。
3、翡翠護身,平安一生。人生多有不測風云,從古至今都有玉能驅魔辟
邪、護身擋災,使佩戴的人如意吉祥、平安順利的說法。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
早已經成為具有靈性的神石了,直至今天,中國人都以玉來護身,佑其后代。
如小孩子受驚嚇要戴片玉,小孩子時常無故吵鬧要戴玉鎖,還有的長輩在小
孩子手上拴一串玉珠、帽子上縫些小玉佛,以求保佑小孩子能夠平平安安長
大、長命百歲。吉祥如意,富貴久長。
4、“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天然的玉有“十寶九裂”的說法,這是因
為大多天然的玉石都是有裂的,它可以吸收人身體的體液,其中的礦物質也可
以滋養人一生,戴玉久了就會和玉的品德一樣,所以古時還有“謙謙君子,溫
潤如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君子如玉玉生香,美玉含香香亦長”
說法。
從藥物學來講,長期佩帶寶玉石,可以保持人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不同的寶玉石有不同的作用。據礦物醫學研究證明,有些寶玉石能產生高強度的光電效應,其衍射力能釋放出足以影響人體生物電,調節新陳代謝的巨大能量。寶玉石特殊的光電效應能與人體發生諧振作用。有些寶玉石經過仔細切削打磨后具備聚焦蓄能的功能,白天吸光,夜晚放光。若光點對準某個穴位時,能刺激經絡,疏通臟腑,便會產生更為奇特的療效。嘴含玉石,借助唾液與溶菌能生津止渴,除胃熱,平煩懣之氣,滋心肺,潤聲喉,養毛發。寶玉石對菌類還有抑制作用,故可治療人體的面部斑痕及過敏等癥。最近人們還發現,有些寶玉石有一種微妙的礦物物理作用。如金剛石所以能“避惡驅毒氣”,是因為金剛石能吸收太陽光的短波波段,從而變成紫外光的理想“儲存器”,故對人體有消毒滅菌之功能;藍寶石能緩解呼吸道系統的疾?。婚蠙焓苤螝獯透邿鸬母煽驶蜓?;漢白玉能化瘀、止血;綠松石、青金石能解毒;水晶,在《山海經》中,曾被譽為水玉、水精、菩薩石等。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水晶“辛寒無毒”,主治“驚悸心熱、安心明目、去赤眼、提神、利便、補臟、降血壓、溫肺腎、熨熱腫、摩翳障”,還能治療“肺痛吐膿、咳逆上氣、悅顏色”等神奇功能。現代科學也表明:水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鐵、鎂、銅、錳、鈦、鋅、鎳、鈷等微量元素。水晶還有微弱的電磁場,可穩定人的情緒,增強應變能力。
佩玉的奇特功效
許多寶石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鉻、鐵等。由于玉石是蓄氣最充沛的物質,故經常佩戴能使這些有益物質通過皮膚的穴位浸潤進入人體內,從而能平衡陰陽氣血,祛病保健延年。
有一些玉石還具有奇妙的物理特征。例如金剛石能吸收太陽中的短波波段,使其成為紫外線的理想“儲存器”,為人體消毒殺菌。又如黃玉、水晶等,也具有特殊的“光電效應”,在略施壓力切剝以及精密加工的打磨過程中,會使這些效應聚焦蓄能,形成一個電磁場。它相當于電子計算機的諧振器,能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人體各部機能更加協調、精確的運轉。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人民已懂得將玉石雕琢成飾物佩帶,并運用在保健醫療方面。
據古代醫藥名著《神農本草經》等記載,玉石具有“解憤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療效。含有玉石或用以作引子的方劑也為數不少。
民間素有佩帶玉鐲的習慣,既有修身養性的作用,又有預防中風的說法。
中國玉器之最
1、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是:距今8000年前,山西湖縣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的小石刀。
2、我國至今發現年代最早的裝飾用彩石玉器是距今7000-68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璜、珠、墜等。
3、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是:距今3000年前,殷商時代,河南安陽小屯村北出土的營玉鱉,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澤和紋理特點,將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來琢成鱉的背甲,頭、腹、足均為青白色,黑色雙目和白爪上都留著黑色爪尖,從而把玉鱉表現得更為真實、神韻天成,妙趣橫生。
4、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是: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1644年)。
5、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漢代玉器是: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縷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馬、玉熊玉鷹、玉避邪皆以和田玉制成。
6、自古以來,我國最大的一件玉制品是《大禹治水圖》玉山,現藏故宮博物院寶館,為青白玉,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約5300多公斤,由清代揚州玉工制作,前后共用了10年時間完成。
7、中國最早的大件玉器是:元代《瀆山大玉?!?,現存置在北京團城玉弓亭內,重3500公斤,高0.7米,直徑1.35米,橢園形經圍4.93,底深0.55米,壁厚0.22米,醞酒三十余擔,傳為忽必烈醞酒器物。
8、明代末期的陸子岡是我國最著名的琢玉大師。
9、我國最早的一部金石學圖錄是寬闊代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
10、我國第一部專門的玉器目錄是元代的《古玉圖》,成書于1341年。
11、我國第一部古玉學術研究專著是清光緒15年(1889年)吳一薇編撰的《古玉圖考》。
12、我國近代考古學興起后的第一部運用發掘出土玉器并參證古文獻進行論述的重要著作是近代考古學家郭寶鈞先生所編撰的《古玉新詮》。
13、中國最大的玉王是1984年遼寧岫巖縣內采掘到我國最大的一塊玉石王,需要有15個成年人拉手才能圍上,長7.55米,寬6.95米,高5.7米,體積106.8立方米,重量為267.76噸,形狀不規則,質地細膩,有深綠、綠、淺綠、紅、黃、黑六種顏色。
14、中國最大的水晶王是屹立在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院內的重達3.5噸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蘇東??h房山鎮拓塘村。
我國是一個“玉石之國”,傳統的玉石以軟玉為主,次為岫玉、南陽玉、瑪瑙、青金石、綠松石和孔雀石等。在考古發掘中,有時能出土一些水晶、紫晶、鉆石、祖母綠和碧空等工藝品,它們現今都歸屬于狹義概念的寶石,不稱為玉石。而象石、珊瑚、琥珀、貝殼、煤精以及骨器、龜甲等工藝品,因質料皆同動物或植物有成因關系,在現代寶石學中則屬于“有機質寶石”或稱“動植物性寶石”。
十九世紀后半葉,法國礦物學家德穆爾將中國的“玉”分為“軟玉”(Neprte)和“硬玉”(JodEite)兩類。軟玉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而是專指由透閃石———陽起石礦物組成的玉石的總稱,即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鈣錳?,F在有人把硬度小的玉石(如岫玉)也稱為“軟玉”是不對的。硬玉則專指“弱翠”而言。稱“硬玉”是因為這種玉石是由硬玉礦物組成,同時也有因其硬度比軟玉稍大的緣故。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納鋁。所以,現在當我們單獨談到“玉”的時候,就是指軟玉和硬玉。不過,象瑪瑙、青金石、綠松石、孔雀石、南陽玉、岫玉等由其他礦物組成的傳統玉石,我們有時也稱之為“玉”。為了避免與軟玉和硬玉相混淆,最好稱其具體名稱或統稱之為“玉石”。玉石,包括軟玉和硬玉,而玉并不包括所有的玉石。因此,“玉”和“玉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必須分辨清楚。
從目前國內外的資料看,寶石絕大多數都是某種礦物的單晶體,如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碧空、紫牙烏等等。寶石和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集合體的玉石,是容易區分的。
玉的分類
通常將玉分為硬玉類和軟玉類。
硬玉類——硬玉即為翡翠。
質量優良的翡翠相對來說較為稀有,價格昂貴,能迎合高檔消費者的品味,主要產于緬甸,在山上稱為山石,在河底稱為水石。
軟玉類——即白玉、青玉、碧玉、黃玉等。
軟玉比較便宜,故需求量較大,產量也多于翡翠,主要產地在我國臺灣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