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華羅庚曾說:
“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span>
是的,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更是拉分嚴重的科目。
一教師總結規律發現,在學霸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最厲害。
以下這五招,只要孩子每天花30分鐘堅持練,以后學習后勁就會越來越強,進步也比別人快。
語文學習第一招:朗讀
諺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span>
朗讀,是語文學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能做到每天抽出一些時間做到“多朗讀”,孩子的語文能力必得到飛速的提高。
朗讀主要有三大好處——
1)通過聲音的起伏轉折,更好理解文章深層含義,提升語文感知。
2)拓寬詞匯量,加強詞語運用能力,使語文基礎更堅實。
3)提高孩子理解和記憶的深度。
家長在鼓勵孩子朗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引導孩子有規律地朗讀,比如每天朗讀一篇課文或一首詩。
√朗讀材料可以豐富多樣,課文、古詩詞、新聞報道等等。
√在朗讀過程中,家長可以適時點評,引導孩子理解文章詞句的含義。
√鼓勵孩子模仿優秀的朗讀音頻,做到語速適中,語音清晰。
默讀三遍不如朗讀一遍。
請家長讓孩子明白,提升語文素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朗讀!
語文學習第二招:練字
美國心理學家艾麗絲·帕丁頓表示:
“潛心練字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span>
練字無疑是對學習基礎技能的強化。
高考閱卷老師還強調,書寫是能否多給分的一個考量因素。
卷面一塌糊涂的孩子,哪怕題目寫得再好,也很難得高分。
相反,字寫得好的孩子,老師看了心情好,一般會多給分3-5分。
對小學生來說,熟練的書寫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四步練字法”是一個受到許多小學生喜愛的練字方法,值得參考:
√第一步,清晰地觀察每一個字的筆畫和結構,勾勒出字的輪廓。
√第二步,慢慢地讀出字的拼音,對照著筆畫和結構。
√第三步,用筆在字的輪廓上描繪出字的形狀。
√第四步,嘗試自己獨立地書寫這個字。
家長在監督孩子練字時,還要注意這3點:
1)讓孩子選擇喜歡的教材和練字本來練字,這樣更好堅持。
2)在練字的過程中,要保持正確的握筆和坐姿,這對于保持書寫的規范非常重要。
3)練字的最佳時間是清晨或晚上,在這段時間,人的注意力集中。
'多練字',不僅是為了標準的字跡,更是讓孩子從中培養責任感、毅力和嚴謹的態度。
一字一世界,提高語文能力,從寫好每一個字開始。
語文學習第三招:積累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老師對學生有一個要求——
至少掌握1000個成語,熟悉100個寓言故事,記住200條膾炙人口的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還要熟讀300多首古今詩詞。
為何她要如此重視積累?
因為,積累的好處太多了!
1)能為未來學習打基礎: 如果一個孩子能在他的記憶黃金時間——16歲之前,吸收和掌握大量語文精華,無疑會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根基。
2)能提高表達能力: 知道更多的詞語、熟悉更多的故事場景,可以在寫作和口語交際中豐富和提高表達能力。
3)能拓寬眼界: 通過積累掌握人生百態、歷史風云等多維度的知識,從而拓寬眼界。
要培養孩子的積累習慣,家長需做到:
1)鼓勵孩子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記錄下自己覺得重要或有趣的知識點,同時定期復習,加強記憶。
2)讓積累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每天早餐后背誦一首詩詞,睡前講述一個寓言故事。
3)家長自身也要保持學習和積累的習慣,通過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激發孩子的積累興趣。
積累,是語文學習的一大重要保障。
多積累和不積累的孩子,語文成績存在顯著差距。
一個能靈活運用積累的知識的孩子,一定能在語文學習上獲得更大的優勢!
語文學習第四招:閱讀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法寶。
教育部就曾調查發現:
家庭藏書量>100本的孩子,和家庭藏書量<20本的孩子,語文成績差異非常顯著。
那要如何讓孩子享受閱讀呢?
首先,父母要幫孩子避開這幾個誤區:
√僅把閱讀看作一種任務,沒有真正沉下心來理解內容。
√閱讀材料選擇單一,或者片面追求所謂的“名著”,而忽視了閱讀的多元與樂趣。
√無法堅持定時定量的閱讀,只是零散地看一下書。
√看書時頻繁被電子設備干擾,分散了注意力。
養就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需要:
√為孩子創建適合閱讀的理想環境,使之閱讀時能專注。
√引導孩子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既有經典,又有現代文學,以保涉獵廣泛。
√設定適當的閱讀時間和目標,讓孩子清晰自己的閱讀規劃。
√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適時和TA交流討論,激發孩子的思考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取決于良好的閱讀。
閱讀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語文學習第五招:背誦
哈佛學霸陳頡祺說:“背誦很重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重要?!?/span>
背誦的過程,也是培養語感、激發思考力、強化學習內容的過程。
背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保障。
監督孩子背誦時,家長首先要幫孩子避免以下偏誤:
√背誦而不理解,僅僅是空洞的背誦。
√背誦沒有方法,死記硬背。
√背誦沒有目的和計劃,缺乏對結果的科學預估和反饋。
培養孩子良好的背誦習慣,要注重這四點:
1)讓孩子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感到枯燥且效果不佳。
2)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背誦方法,如循序漸進,分段背誦,讓背誦變得輕松而有效。
3)適時反復多背,讓孩子在重復的過程中加深記憶。
4)根據孩子的背誦情況,給予適當的反饋和鼓勵,增強背誦的積極性和持久性。
背誦,是提升語文素養和學習力的重要手段。
一個勤背誦的孩子,學習會更有條理,理解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陶潛先生說過:
“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家長要督促孩子多朗讀、多練字、多積累、多閱讀、多背誦。
相信只要孩子每天能花30分鐘堅持做好這幾件小事,再加上家長和老師的指導,孩子的語文成績一定能日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