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擁有無限可能,不應該被某個大學專業所框定!
------尚憶大腦教育 張海洋
在大腦時代,人們懂得科學訓練大腦、釋放大腦潛能,擁有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吸收知識的速度可以比現在快十倍,學習技能的數量可以比現在多十倍,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充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社會將因此發生許多激動人心的變化,其中一個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不需要上大學!大學因此而沒落!
現代大學在我國已有百年的歷史,培養了無數的人才,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科技快速發展、知識迅速迭代的今天,大學的模式已經慢慢失去了人才培養的優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才成長的障礙。這將會導致大學的沒落!
大學為什么會沒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學所代表的知識傳授體系,效率越來越低,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目前的大學體系有幾個明顯弱點:
在這種大學體制之下,一個人如果想學一項技能、想擁有一個職業專長,他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才能去學習。為了要去考試,他需要先經過與這項技能不太相關的十多年基礎知識的學習,即使最后參加了考試,他也只有少得可憐的幾率能夠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結果。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大部分人都很難學到自己所心儀的專業或者職業技能,而不得不接受自己根本不想要的結果。即使有人很幸運,上了心儀的學校、進入了心儀的專業,但是,他一輩子基本就被這個專業綁住了,不大可能再去重新參加高考、重新學習另一個專業。
這導致的結果是:
一個人一輩子往往只能學習一個專業,只能用一個專業技能去應對漫長的人生!
一個程序員,工作到三十多歲,公司裁員了,發現再也找不到合適的公司。他除了會編寫程序,還會什么呢?只好去送快遞、去擺攤,做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這種情況讓多少中年人惶恐不安?
一個公務員,在單位里工作了幾年,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他還有其它選擇嗎?他能轉到另外一個工作領域嗎?他能重新再去讀一個大學、考一個新的專業嗎?幾乎不大可能!只能強迫自己接受這種日復一日的單調工作!這種情況讓多少人失去了生活的熱情?
一個會計,日復一日埋頭在數據堆里,同樣是數據,有些人可以用來做云計算、有些可以用來做通信、有些人可以用來做人工智能,而自己只能進行枯燥的加減乘除。他也曾想過把數據玩出花樣,或者去做一個跟數據無關的工作,可是,他還有其它技能嗎?只能繼續把頭埋在數據堆里,繼續枯燥的四則運算!
目前大學教育體系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讓人們產生這樣的錯覺:學習專業技能實在太難了,人的一生只能學習一項專業技能。當這項專業技能跟不上時代發展或者找不到用武之地的時候,整個人就廢了!從來沒想過可以重新出發輕松掌握更多新技能!
我們不禁要問:人生難道就只能有一種可能嗎?
其實我們看看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后幾乎有半數所從事的工作是跟他們大學所學專業不對口的,也就是說他們花許多苦功所學的專業其實并沒有多少用處。而對口的那些,在未來的工作中,換其它工作或者換其它崗位的,也很常見,這也意味著他們之前所學的那個專業在整個人生中其實并沒有多大分量。
社會在快速發展,知識和信息都在不斷更新迭代,人們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技能,到底有多少是在大學里學的?有多少是在中小學里學的?恐怕不是很多!大部分知識和技能都是在社會上、工作中學到的!既然是這樣,那又何必花那么多時間去考那個或許根本用不上的專業呢?早一點從社會上學、從工作中學豈不是更有效率?
許多人,花了十多年時間,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畢業,這個過程中花費了無數的時間、金錢、心血,只學到了一個專業技能,而這個技能在未來能真正派上用場的幾率并不是那么大!目前大學體系的這種低效率,怎能讓人滿意?
如果我們同樣花十多年的時間,能夠學到十個甚至十多個技能,而這些技能對于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人生,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夠幫助我們靈活應對各種人生困境,能夠幫助我們輕松突破各種人生瓶頸,能夠幫助我們充分實現人生價值,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更值得期待?
人的一生擁有無限可能,不應該被某個大學專業所框定!
有些人可能會說,雖然大學這種模式培養人才的效率比較低,但如果取消大學,人才更不可能培養出來啊!
當然,我們沒必要一下子把大學這種模式拿掉,但我們可以發展另外一種更有效率的模式,讓人才能夠更快更好地成長。當更多人選擇新的成長模式的時候,大學慢慢就沒落了。
怎樣才能讓人才的成長
更有效率呢?
01
需要大大提升人們的自學能力。
如果人們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從小就在科學發展規劃的指引下自由學習,十多年時間,完全可以吸收非常多的知識。尤其在知識隨處可及的今天,通過書籍、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輕松學到各種專業知識,不一定要等到上大學的時候才學。
02
社會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促進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繁榮發展。
大學里所教的絕大部分專業,都能夠通過社會教育培訓機構進行開展;大學里所傳授的各種職業技能,都可以通過教育培訓機構來傳授,而且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大學里所培養的各種人才,都可以由各種教育培訓機構培養出來!
我們可以比較兩個場景
01
當今大學模式下的場景:
孩子們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學各種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做大量自己不愿意做的題,參加各種自己不喜歡的課外輔導班,還要參加令人討厭的中考以及能把人逼瘋的高考,消耗了所有的精力、熱情、理想,然后不情愿地進入某個不喜歡的大學、學了某個不感冒的專業,找了某個純粹為了謀生的工作,最后身不由己地走完了平淡乏味的一生。
02
大腦時代的場景:
孩子們從小就訓練大腦、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在合理的指引下,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自由學習、到各種培訓機構接受培訓,像個海綿一樣吸收無數知識、掌握大量技能,在人生中嘗試各種可能,找到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工作,熱情洋溢地度過充實而快樂的人生!
你希望自己身處哪個場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經歷哪個場景?
要想實現第二個場景,除了要科學訓練大腦、培養強大的學習能力之外,還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要繁榮地發展起來。畢竟,系統的知識需要有專家給予指點,掌握專業的技能需要有專家提供訓練,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成長的氛圍,這些都需要由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訓機構來承擔。
在不久的將來,教育培訓機構在社會的發展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教育培訓機構將會承擔起為國家培養各行業人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