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氣候問題已經逐漸演變為一場全球性危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則一直致力于推動經濟變革,意圖借此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在蓋茨看來,若想從自然環境的災害當中拯救地球,人類需要做到以下這些事:
1、每年撥款350億美元用于氣候和清潔能源研究;
2、將一切都電氣化;
3、考慮到牛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據溫室氣體總量的4%,人們應該大量吃“假肉”,即人造肉;
4、鑒于鋼鐵和水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16%,若能將捕獲到的30%的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中,創造出一種不同類型的鋼鐵,這一行業也就能實現節能減排;
5、廣泛采用新一代核能來補充風能和太陽能。
簡單來看,蓋茨將很大一部分希望寄托在科技身上。
他特別提到,像印度之類的中等收入國家,在2050年要滿足基本住房、照明和交通等基本能源需求,如果按照目前的綠色溢價(即產生碳排放和不產生碳排放產品之間的成本差價),需要政府補貼數以萬億美元的資金,這是不現實的。
但如果通過新能源技術創新,將綠色溢價從目前的水平降低95%,就能夠在滿足發展中國家基本民生需求的前提下,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此外,對于自己多年來一直推崇的能源問題解決方案——核能,蓋茨也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在自己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中寫道,“核能是唯一可24小時不間斷使用的無碳能源,沒有比核能更加高效和環保的發電方法”。
他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追求一切可實現氣候變化的方法并予以應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應探索核裂變(核電站)、核聚變、‘綠色氫氣’(在生產過程中不排放溫室氣體的環保氫氣)等一切的可能性。
蓋茨也稱,現階段,讓人們接受核電站似乎仍有些困難,但只需再等5年,新型核電站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就能夠得到驗證,成本也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