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掃掃朋友圈,看到一位武友又轉發了個閆芳的推手視頻,想必大家對這個已經耳熟能詳了,閆芳大師猶如全身帶著高壓電,徒弟們一沾她身就又蹦又跳大喊大叫,跟踩了電門一樣。雖然還有其水軍經常以“你們不懂”、“你們功夫不到家感受不到”為托詞來為閆大師打掩護(也是搞笑,要挨閆大師打還得功夫到相當水準才能挨出個中滋味來),但傻子都知道是假的。也怪閆大師和高徒們表演得太過火了,你順勢借力地來個懶驢打滾餓狗搶屎什么的,沒準真能蒙蒙人,這一個個的演技浮夸,移動方向完全違背力學原理,也別怪大家看出貓膩。。
當然我這個貼子并不是為了再揭露一次閆芳,而是從我個人體會來說說太極推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想必相當一部分武友看過武林大會中王占軍的比賽,雖然對武林大會的水平褒貶不一,但王占軍的一些打法還是表現出了太極拳的真東西,他的拳腿基本上是散打打法,有些擒拿配合摔法的動作確實是太極拳的東西。不過王占軍身高體壯,即使不用什么技巧,在功力上也碾壓所有對手,我想講述的是我親身體會的一般所說的太極拳四兩撥千斤的技巧。
2000年我在內蒙當教練時,曾追隨一位老先生學習了兩年,這位老先生是傳統武術出身,當時已經七十五歲,但身體狀態可以和十四五歲的半大隊員比拼30米沖刺不落下風,令人驚嘆,如今老先生已經九十余高齡,為免某些一心黑武術的噴子對老先生言語不敬,此處隱去姓名。
這位老先生是回民,練通背和彈腿出身,絕對是屬于傳統武術中能打的那一部分人(易武網友們應該能相信我的鑒定眼光吧),他父親是國民黨高級軍官,在那動蕩十年中靠自己的一身功夫保下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對太極拳用他自己的話說只是略通,因為他只懂推手不懂打法。我當時25歲,身高170,體重70公斤左右,雖然已經當教練了,但也一直在進行嚴格的體能和技術訓練,功夫并沒摞下,力量數據是臥推105公斤4次,深蹲140公斤3次以上,硬拉170公斤3次,這個力量數據絕不會低于國內同級別的現役散打運動員。但老先生這個“略通”的太極水平卻能把正處體能巔峰狀態下的不才在下區區我玩弄于股掌間。
當時和老先生玩的是定步單推和雙推,就是大家平時看到的兩個人站在那里來腳下不動來回推手,沒辦法,當時我只會這個,不過事后回想,如果玩活步的話恐怕只會死得更慘。
另一種感覺是用上力了,但這個力發不出去,完全被憋回了自己身上。
每當蓄力想往外發的時候,老先生就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樣,兩只手一個托我肘一個壓我手腕,力量就給憋回去了,身體力量根本用不上,成了我手臂肱三頭肌的力量和老先生整體前壓的力量對抗,那肯定是對抗不贏的,就算拼命再使勁,老先生迎著我的勁再向前一壓,這個力就把我自己推出去了。這個感覺有點不好描述,大家可以試試面對墻貼墻站立,手抬起來放胸前,倒肘夾緊,然后整個前臂貼著墻,然后拳頭向外使勁壓墻,爭取把手臂伸直,就是這個感覺!
當時基本沒接觸過傳統武術,所以感覺非常神奇,后來老先生給我講了不少傳統武術技法的原理和練法,才明白因為長期的推手訓練,他手上對對手力量變化非常敏感,也就是傳統武術所講的聽勁,能夠第一時間感覺到對手力量方向大小變化,并且近乎本能地迅速地應變,這不是什么神功秘仙術,而是實實在在的長期訓練得來的功夫,和拳擊手本能性的躲閃和拳法搶點是一個道理。
由此想說一點別的東西,其實傳統武術不象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吹得那么神,也不象一些武黑所講的那樣一無是處,和現代搏擊一樣,都是實實在在的格斗技術,只不過在打法風格和訓練方式上存在一些區別,但都跑不出技術和身體素質兩方面。
我個人認為傳統武術現在之所以在實戰上表現很差,有兩方面原因:
一提起傳統武術就爭議很多,支持傳統武術的人往往都只能拿歷史上那些不知道真假的故事來說事,或者就是我鄰居的二大爺多厲害這種傳說,底氣不足。傳統武術發展成現在這種只能在武打片里大顯神威的局面,被黑成這樣卻拿不出什么象樣的戰績來證明自己,也實在是種悲哀。但現在要挽救傳統武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改變風氣,不改變這種人性,那也只能順從歷史規律,不管曾經多么風光,該淘汰也只能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