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教育第一新媒體】
許昌日報社主辦
編審:松召峰
2009年秋天的這個時候,恰逢我們許昌實驗小學校慶,我校幸運地獲得了首屆河南教育名片學校,到今天第九屆河南教育名片發布,六年已經過去了。九九歸一,這是所有在座的同人帶給我們的姻緣,謝謝大家。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起初我認為,學校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2004年,許昌實驗小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適合教育的辦學理念,我們在做真人、辦實事這種精神的堅守中,提出了學校的辦學目標和育人目標。
我們的辦學目標是把學校創建成綠色、人文、書香、智能的校園,就是大家看到的許昌實驗小學現在的這個樣子;我們的育人目標是培養氣質儒雅、身心健康、學有興趣、有責任心的中國人,這是我們學校學生的核心素養。
之后10年間,我們創辦了許昌市第一、第二外國語實驗小學,創辦了許昌市中小學教育實驗基地,托管了許昌市學府街小學,收復了許昌市電大校區,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小小的地盤。
2014年,我們又整合了許昌煙卷廠私立學校。與此同時,我們就課堂教學、高效教學、家校合作、教育創新、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信息化技術等話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整個社會的嘖嘖稱贊中,我們陷入了沉思:一路走來,我們相信行動的力量,同時也認識到,教育其實并不那么簡單,教育的話題永遠不會簡單。所以,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學校教育中的一些話題。
校長對一個學校來說固然重要,但是他的作用在逐漸弱化,他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減弱,隨之而來的是老師、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得到提升和升華。
我想,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是什么?就小學而言,我非常贊同劉肖總編輯所講的,小學就是為學區內的適齡兒童提供優質服務的地方,它是不是全國名校沒有關系,只要在當地有名,甚至是河南省有名就足矣。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我們河南教育名片學校,而沒有全國教育名片學校。
教育每一次改革,必須以達成教育的目的而展開,這是教育問題思考的邏輯點。
前幾天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全國小學校長大會上,我在一個小組會上做了這樣的發言——現在的學校,擁有富麗而奢華的校園,千奇百怪的理念,五花八門的課程,眼花繚亂的策略,細如發絲的評價,一校一品、特色立校的盲從,軍事化、監獄式的管理等,這不是真正的學校,這是對真正教育的背棄。我們可以感覺到,現在的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乃至家長,離我們的孩子漸行漸遠。
教育需要回歸,教育也正在回歸。所以,對學科價值的探尋是我們認真思考以后得出的理性結論,這也體現了我們許昌實驗小學對學校價值和品質提升的內省與關注。
學科價值是學科固有的屬性,我想它至少有三個方面:這是什么學科?這個學科對學生的發展有什么意義?繼而這個學科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什么意義?
教育真的很復雜,它需要我們對學校教育的一些話題進行重新思考。現在,規模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計劃經濟的術語,而我們不少人希望把學校做大做強,這不是目的,有時候我認為是悖論,離我們真正的教育越來越遠。
當然,教育永遠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也不希望教育盡善盡美,教育解決不了教育過程中的所有問題,老師也成不了人倫之至,教育就是過日子,教育就是生活,優雅而婉轉,平不得、慢不得、急不得。
小學6年是所有學段最長的,我想,自有它的特殊意義。它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就在于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奠基,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基,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奠基。
有人說,河南的教育是大學不大、高中不高、初中不中、小學不小。我不贊同,我有理由相信,我們許昌實驗小學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選擇的路徑是對的,我們對未來許昌實驗小學的發展充滿信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兩句話:“國家把學校交給了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老百姓把學生送進了學校,便在不知不覺當中把整個家庭托付給了你。”這兩句話永遠不過時。讓我們共同努力,做整個的校長,做真心的老師,辦真正的學校。這就是學科的價值,這就是學校存在的價值,這也是我們今天相聚的價值。
許昌實驗小學教師排演的《雷雨》扣人心弦
孩子們在舞臺上盡展才藝
常態化的課堂最吸引老師的目光
(本文系杜偉強校長在第九屆河南教育名片發布儀式暨“學科價值與師生發展”觀摩研討會上的主題演講)